楊 慧
(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 宣城 2420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電視新聞經歷了由預制式向直播式等一系列的發展過程,因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開始由簡單的排列組合型進入復雜的創作型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承擔電視新聞內容的搜集、整合以及發布等工作。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不但需要對新聞具有較強的敏感度,可以捕獲到某個事件所具有的新聞價值,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職業操守,不得傳播虛假新聞。
第一,政治素質。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區別于娛樂編輯,其要求具備非常強的紀律性和政治性,所以需要編輯者需具有極強的政治敏銳性,具有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有一定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唯有如此才可以在目前日益復雜的政治思潮中堅定自己的立場。
第二,職業道德素質。不管什么樣的行業均有相應的行業基本素質要求,在各領域多種的素質要求中,職業道德素質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合格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不但需要具備專業技能與業務能力,更加需要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素質。
第三,業務素質。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而言,最基礎的業務素質是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新聞稿件的展示方式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實施播報的,所以對于文字的運用需要做到簡潔、正確,便于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對語言加以修飾。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是一種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作為一個合格的廣告電視新聞編輯,除需要具備扎實過硬的專業素質以外,還需具備優良的業務素質,然而這一切的著手點均是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作為一個合格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逐漸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加強對于專業理論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比如需要對于負責新聞收集的記者的相關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培育自己的思維能力與觀察力,保證所有新聞的傳播均可以體現出新聞事件的本質。具備較好的思維能力與觀察力還可以高效地把握新聞事件的根本性質,正確地編輯新聞事件的文案,保證新聞事件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
部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誤以為其工作僅僅是在辦公室里面梳理、編輯有關的新聞材料,接著對外發布新聞。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遠離了生活的新聞,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同樣也必然是遠離人民與其偏好的新聞。所以,為了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品質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便需要廣大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走出辦公室,多接觸鮮活的生活,留意身邊的新鮮的、具有象征性的各類新聞材料。由鮮活的生活里面所獲取的新聞,才是真正靠近群眾、吸引群眾的高品質新聞。生活會拓寬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者的工作的視野,增強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對于時事新聞的敏感性,是幫助新聞編輯加強綜合素質的最佳老師。所以,廣大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走出辦公室,將自己投身于真實的、火熱的和鮮活的生活里面去,有利于其自身業務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新聞報道對于時效性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有極強的新聞敏感度,可對將要出現的事情進行比較精準地預測,準確定位事件的新聞點。作為合格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以自身的職業敏感度對于正發生又或是剛出現的新聞實施精準掌握。例如: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以前,許多國家的媒體均認為當地并不會發生戰爭,然而央視國際頻道的一名新聞編輯在查閱了海量的歷史背景材料以后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且事實證明其所作出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廣播電視新聞區別于其他的傳媒形式,對于編輯者的文字表達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如何加強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文字表達能力,使得其可以巧妙地運用表達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轉變理念,達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才可以保證文章承上啟下,展示出整體美,給受眾以一種明快、簡潔的感覺。
從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不但可以看到生動形象的圖像,同時能夠聽到現場的聲音,這在較大程度上增強了新聞的真實性。電視新聞特殊的傳播方式造成其分工的多樣性。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不但需要整合海量的新聞材料,還需要突顯出關鍵的內容,在整體層面掌握新聞的指向性,即人們所說的輿論引導。新聞指向性可以充分展示出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所具備的個人道德素質與社會責任感,直接對節目受眾產生影響,所以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全面認識與掌握新聞規律。
總而言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對于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為新時代的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堅持與時俱進,逐漸提高本身的綜合素質,提升整體水平,以達到工作要求,為人民群眾提供真實的、有意義的新聞,推動新聞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