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巧珍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圖書館在大數據環境下,傳統的服務模式較為陳舊、單一,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慧圖書館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圖書館作為現代化綜合性文獻資料中心,應該深入挖掘數據信息,融入大數據思維和技術,推動圖書館服務模式改革持續深化,提升讀者服務質量,謀求圖書館的長遠生存和發展。加強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研究,可以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圖書館在發展中,作為現代化綜合性文獻資料中心,在為讀者提供服務中,結合社會發展不斷創新和完善,推行全范圍深層次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主要目標,覆蓋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各個領域,圖書館原有的服務模式、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需要有新的變革,但是仍然有部分圖書館還停留在以往的服務階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圖書館在長期發展中,主要是堅持讀者至上原則,服務態度較為端正,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無論是編目還是流通方面卻以書籍為中心,忽視了讀者的個性化訴求,服務質量偏低。在文獻采訪中,極少情況下會考慮到讀者的實際需求,加之圖書館空間布局主要是為了滿足內部工作需要,便于各項工作開展和書籍資料的有效存儲,卻忘了讀者閱讀的舒適、便捷才是根本。與此同時,圖書館工作人員很少會征求讀者的意見,而對于教學、科研人員重視程度較高,存在差別對待現象,導致圖書館各項工作未能有效落實,局限性較大。
圖書館讀者服務中,由于工作人員認知和理解不足,服務技能單一,主要是以外借和閱覽等服務為主,難以滿足新時期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影響讀者服務質量。與此同時,服務方式受到種種因素限制,一對一讀者服務針對性不足,服務質量偏低。圖書館創新服務意識偏低,難以掌握現代化技術來輔助工作的開展,服務手段單一,讀者服務質量降低。
圖書館作為讀者服務工作主體,館員自身素質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圖書館服務質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縱觀當前我國圖書館服務現狀,圖書館工作人員較為匱乏,素質良莠不齊,絕大多數只能從事簡單的文獻采編和館藏服務,對于信息資源收集和整理方面的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無法為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服務質量偏低,讀者滿意度偏低。與此同時,圖書館信息化人才較為匱乏,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訓和考核,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還有待進一步強化。
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需要進一步的創新和完善,立足于實際,明確新時期圖書館的改革方向,拓寬信息資源獲取渠道,以求為讀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提升讀者服務質量。
結合圖書館不同讀者需求提供特色服務,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實現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分類和編目,根據讀者個性化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提升服務質量。特色服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被動服務模式的局限性,更加積極主動地為讀者服務,借助大數據思維和技術加強了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系,整合館藏資源,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讀者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制訂專題服務,提供特色服務。同時,建立電子個人圖書館,分析讀者閱讀行為,提供跟蹤推送服務。
知識服務主要是結合讀者實際需要來提煉圖書館知識,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過程,有效解決問題。但是由于種種因素限制,當前我國圖書館知識服務還存在一定局限性,存在資源浪費的現象,讀者閱讀價值缺失。而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知識服務應該進一步強化,其影響力也將逐步體現,通過信息采集和交互,實現信息的高效處理,為讀者提供知識服務常態化。
圖書館咨詢服務深度化,有助于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通過專業人員檢索和解答,為讀者提供數據和文獻線索咨詢服務。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館員綜合素質能力和服務質量,推動智慧圖書館建設和發展。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應該進一步創新,立足于實際,借助現代化技術輔助工作開展,通過大數據思維和技術提升讀者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