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體時代下,觀眾收看電視節目的方式已然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電視臺的采訪模式、記者角色定位以及相關工作流程等也發生了改變。對此,電視記者應勇于面對這一挑戰,將傳統采訪模式中的消極、落后之處予以摒除,以更高質量完成采訪任務,從而使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能夠凸顯出價值。
新媒體時代下對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細致而言,其一,觀眾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為記者采訪技巧所帶來的轉變[1]。隨著各個媒體的不斷結合,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收看習慣也發生了變化,具體表現為觀眾對電視節目忠誠度的降低,即觀眾不再似以往那般被動收看電視節目,而是可以借助手機以及網絡工具等對電視節目予以觀看,這一現狀使得電視新聞節目一度處于被動狀態之中。
其二,在媒體時代下,對記者采訪水平的要求。在此時代下,不但對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收看習慣產生了變化,與此同時也對媒體的具體需求產生了轉變。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初,發布信息主要依靠的是電視媒體,觀眾和媒體之間的互動非常少。并且,在以往的采訪活動之中,記者對待采訪對象,主要借助方式為面對面交流,所運用的采訪工具也都為筆與紙,對記者采訪水平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對新聞信息的敏感度。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往對新聞記者的要求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采訪要求了,在此情況下,新聞記者必須對自身采訪技巧予以轉變,不斷提升自身采訪水平,以有效完成采訪任務,從而高質量的滿足采訪要求。以上為新媒體時代下對電視新聞記者采訪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探究,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電視新聞記者若想切實提升自身采訪能力,將良好的采訪技巧貫徹于實際采訪之中,則應對采訪前期的準備工作加以重視,這不但是作者良好采訪素養的體現,也是開展新聞采訪工作的必要前提[2]。對此,一方面電視新聞記者應對采訪目的予以確立,對被訪者的生活習慣、以及興趣愛好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且要善于了解觀眾心理需求,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采訪。要注意的是,還應對采訪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予以考慮,并針對此,制定好相應的預防方案,以對突發情況予以良好應對,使采訪質量能夠獲得顯著提升。另一方面電視新聞記者還應對相關采訪工具實進行良好準備,避免遺漏設備現象的發生,從而推動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
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電視節目所具備的工作模式帶來了嚴重沖擊,以往單一的播放形式,已經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3]。并且,由于多媒體的傳播方式極為迅速,若記者沒能及時進行進行采訪,就會喪失新聞傳播的實效性,使觀眾對新聞內容不會感到新鮮。所以,在此情況下,電視新聞記者應注重對自身采訪效率的提升,為信息來源的保存做好充足準備,爭取在第一時間獲得最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從而使觀眾對信息的及時獲知需求能夠得到切實滿足,這樣才能實現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支持。
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不但要對文字工作的開展質量加以提升,也要積極借助媒體資源,豐富自身工作形式。對此,一方面電視新聞記者應發揮出媒體工具的優勢作用,隨時與觀眾進行交流,將觀眾的建議融入至實際采訪之中[4]。另一方面在實際采訪過程中,記者還應做好隨機應變,借助多種方式媒體資源對觀眾意見予以及時獲取,且對輿論予以正確導向,從而使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采訪工作能夠得到順利完成。
電視新聞記者,還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新聞線索。在實際走訪過程中,不論新聞價值究竟如何,以及信息的豐富程度為何,記者都應對該內容進行深入探究,以找尋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同時,電視新聞記者還應具備良好的政治覺悟,并以其為走向,不斷對信息進行收集,從而使采訪工作的開展能夠凸顯出價值,使電視新聞記者的良好采訪技巧可以得到貫徹發揮。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下,媒體發展及融合使得電視新聞記者在實際工作之中,面臨著艱難的抉擇,特別是對于那些采訪經驗極為豐富的老記者來說,更是難以對這一形勢予以適應。然而這一趨勢卻是不可逆轉的。所以,對現如今記者來說,應善于探尋良好的采訪技巧,積極借助先進的采訪模式及工具等,不斷提升自身采訪效率、以及及時發現新聞線索等,以推動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采訪質量的提升。
[1]楊茜.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做好新聞采訪工作的對策[J].新聞傳播,2017(20):111-112.
[2]吉海濤.探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提高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216+246.
[3]牟薇.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探究[J].新聞傳播,2016(15):63-64.
[4]傅超.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采訪技巧探究[J].新聞傳播,2016(0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