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電視臺的發展中,節目質量非常關鍵。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編輯記者通過對節目本身的合理設計、編輯,能夠影響節目的觀賞性和感染力。因此,從這種角度來說,編輯記者的專業能力、創新意識等因素都會對節目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并會對觀眾評價和收視率等產生影響[1]。本文將針對區縣電視臺編輯記者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內容進行分析,以研究在新媒體不斷發展、不同電視臺之間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如何做好新聞編輯工作,做好區縣電視臺記者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
電視采編工作對于節目制作來說非常重要,它的工作內容就是通過對電視臺定位和目標的理解,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工作。由于編輯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需要高度重視編輯記者的業務能力素質,努力培養創新能力。當然,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一系列的基礎,比如過硬的政治素質、廣泛而深入的知識結構以及必要的專業技能、強烈的創新意識等。此處主要結合筆者對于編輯記者日常工作的思考,分析怎樣做好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
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基礎是堅實的知識儲備。對于電視欄目的創設和發展,需要編輯記者在深入分析國家政治生活熱點、學習和理解黨的方針政策的基礎上,深入調研當地群眾實際需要才能夠完整。通過梳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突出職業道德要求,才能夠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把編輯工作與傳播信息、輿論監督等功能結合起來。
電視節目的編排,需要形成對于受眾的正確引導機制,編輯記者則是確保節目質量、完成電視節目從內容到形式上實現完整性的重要基礎。通過杜絕錯誤信息和價值觀,傳播正確的信息和價值觀,節目才能夠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基礎上,使觀眾獲得準確的信息[2]。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基礎是基礎知識儲備和學習,通過積極學習和牢記責任,才能夠確保節目內容與時代的脈搏同步,并推進節目制作的專業化和精品化。
電視節目的播出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存在較大關系,而現實生活中又存在多種要素。所以,電視編輯記者如果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在對電視稿件進行處理期間,將面對較大問題。對于縣區的編輯記者來說,他們接觸的事物和見識都比較少。隨著網絡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一些新事物和新詞匯的產生,編輯記者需要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保證能夠符合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如果在節目進行編排期間產生了一些新事物,編輯記者無法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對其判斷,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3]。所以說,編輯記者一定要具備較強的敏銳性,能夠在處理事物期間掌握實際要求和發展本質,依據相關政策和對問題的分析,給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和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能力,保證能夠為編輯記者的有效決策和積極發展提供支撐,以增強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
編輯記者知識的廣度對于節目的內容有著重要影響,但要提升節目質量,離不開專業技能的提升。在節目制作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全過程的管理。比如,在前期,需要對節目播出中用到的稿件進行檢查,明確節目的內容和范圍,在完成節目錄制后,還需要進行必要的編輯工作,并且要審核成品的質量。如果編輯沒有對節目制作中核心環節的深入理解,也就無法針對這些環節進行必要的技能儲備,制作出的節目通常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需要編輯記者能夠在強化自身的專業性的同時,加強平時的積累和編輯工作中的能力提升。編輯記者通過學習和掌握更多專業制播知識,提升編輯能力,通過不斷的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節目編輯工作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發揮出編輯記者的作用來。在這一過程中,編輯的專業技能是基礎條件。
編輯記者在電視節目中主要負責后期的制作和編輯工作,這一角色對于節目質量的影響是極為關鍵的。從工作內容來看,編輯記者要完成與節目選擇、技術處理和編輯等工作。為了獲得更好的播出效果,編輯記者需要從創新意識入手,加強對新媒體和先進制播技術的學習。在擁有必要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深入分析觀眾需求,對于如何確定節目內容、表現形式等進行創新,使觀眾能夠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獲得準確的信息和深度的藝術感受。
一個電視節目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就要看編輯記者本身是否具有自己獨特的視角以及創新的意識。一個素材,通過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整理,所要表達的意義和思想就可以呈現出不同,這就需要記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形成自身的獨特風格。電視節目創作是大眾傳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具有傳媒的規律性和創作的藝術性。在實際中首先要遵守傳媒的規律性,在規律性的基礎上再創作中形成自身特例鮮明的風格,在客觀的角度上對待節目所要表達的內容,確保節目的真實性[4]。同時節目中要融入編輯記者的感情和傾向,使觀眾看到與其他報道截然不同的風格和效果。形成獨特風格的過程相對復雜,需要豐富的實踐積累。初期的編輯記者很難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形成,在節目制作和實踐閱歷豐富后,才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節目的內容,然后表達出不同別人的意義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5]。
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借助于編輯記者的精心編排,能夠呈現出多樣化的節目內涵。而這對記者的藝術加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電視節目的發展中,需要突出藝術化思維的作用。作為制作節目的主要創作人員,編輯記者通過對節目編排工作的藝術化改造,可以強化節目具有的觀賞性和思想性,使觀眾更好的接受,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增強節目的播出效果[6]。通過電視節目的精心編輯和包裝,能夠使觀眾獲得視覺享受的同時,不斷積累對于電視臺的良好口碑。
一個電視節目要想做到吸引觀眾,正確引導社會的輿論導向,就一定要提高編輯記者自身的知識儲備、理論基礎以及專業技能的水平。所以想要電視事業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就必須要提升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專業素質和水平,確保電視節目的質量。制作精良的電視節目會受到觀眾的喜愛,還能夠對觀眾的思想和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節目的傳播力,就需要區縣電視臺從內容制作和編輯入手,強化編輯記者的業務能力,在堅持正確導向的同時,增強執行力,這樣就能夠在提升播出效果的同時,實現廣電事業的更好發展。對于編輯記者來說,其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一定的知識儲備、必要的理論基礎以及過硬的專業技能。在提升節目質量、增強傳播效益的目標指引下,區縣電視臺要努力做好編輯記者業務素質提升和創新能力培養工作。
[1]王小平.如何有效提升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J].中國報業,2013(22).
[2]高學強.淺談如何加強區縣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的培養[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2).
[3]傅光瑋.淺議編輯記者在新聞報道中應具備的素質[J].黑河學刊,2011(5).
[4]張寶坤.加強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芻議[J].今傳媒(學術版),2014(4):129-130.
[5]郝凌云.加強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的研究[J].華章,2012(14).
[6]高學強.淺談如何加強區縣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的培養[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