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婧
(大同市規劃設計院,山西 大同 037006)
伴隨著經濟社會水平的提升,建筑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日益繁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基礎設計影響整體施工的進度,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的水平。在實踐中有多種因素影響到結構的基礎設計,例如經費不能及時到位,施工技術水平有限,都給結構的基礎設計帶來阻礙。為了保證土木工程的前期設計以及后期施工質量,促進我國建設行業的發展,研究和探討結構的基礎型設計十分必要。
對于地基的設計,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以下兩處:1)地基質量重視水平不足,實際施工的地基質量與承載水平不能達到預期的要求。2)建筑在斜坡上的工程,常常忽略掉對地基穩定性的檢驗,容易造成后期返工的現象,影響施工進度的按時完成。另外,當實際建筑地基較為柔軟,必須要進行地基的承載力檢驗,預估可能發生的沉降深度,使得前期基礎設計與后期施工相一致,保證施工進度。
承重柱截面高度的設計不可忽視對建筑整體抗震水平的評估。若設計人員未能從整體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限制了截面的面積,會降低結構的安全性水平。另外,基礎型結構出現問題會伴隨著建筑整體的抗震水平降低,難以抵抗地震災害。
構造柱與承重柱的設計要認清二者的差別,充分理解二者的使用目的,科學合理進行設計,保證正常施工,有助于保證結構的穩定性,提高施工質量水平。
懸挑梁的設計要注意驗算撓度,確保梁的高度合理,保證截面的承載力,避免開裂,保護整體建筑。設計人員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避免發生常識性錯誤,準確計算截面面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水平,避免產生安全問題。
連續梁的設計要從整體出發,不能僅關注于單梁的設計標準,還要考慮到整體建筑物的安全性。連續梁的承載能力有限,在設計中提高全局意識,從建筑物的整體性能出發,考慮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避免產生安全隱患。
地基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后期的施工開展。在設計地基時,要嚴格遵守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確保地基的壓實度,保證施工質量水平。若是在斜坡或者邊坡上進行施工,一定要考慮到地形的影響,驗算地基的穩定性。若地基柔軟,則要驗證其承載能力和沉降系數,使其達到施工設計要求。
在進行結構基礎設計時,設計人員要有全局意識,考慮建筑物的功能,遵循施工規范。從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提高施工質量。另外,在進行設計時要處理好基礎設計和上層建筑的關系,處理好各類突出情況。在基礎設計上開展上層設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提升建筑物的質量。
設計建筑物地基時,設計人員要考慮到該部分對建筑物抗震性的影響。在進行設計時,要選擇合適的截面面積,有利于提高抗震能力。還要考慮到梁與柱之間的彎矩大小,避免建筑物開裂。兼顧以上兩點,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設計人員務必要弄清構造柱與承重柱的區別,保證二者的科學合理性。在設計構造柱時,要配合梁的設計,提高建筑物的墻體強度,提高抗剪能力,維持其穩定性。在設計承重柱時,要遵循施工要求,提高建筑物的承重水平。
懸挑梁的基礎設計要重視其承載能力。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其實際的強度和撓度,從相關標準出發,保證實際施工滿足建筑要求,提高施工效率。要始終按照科學的理念和理論,降低懸挑梁在實際使用中的裂開率,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穩定性。同時,從建筑物的實際需求出發,反復核算挑梁的截面,確保其承載能力在預期要求之內,保證建筑物的安全。
連續梁的設計,要依據具體的設計要求來反復對比核算實際情況。設計人員要有全局意識,避免只使用單梁設計標準的情況發生,保證設計要求與實際情況相一致,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現安全問題。從分析數據出發,計算梁與配筋的數量,科學分配,保護建筑物的整體協調和安全。
鋼混框架的設計中要重視對剛度的計算,考慮到地基的剛度和撓度。在進行設計時,常常以結構力學和彈性力學作為基礎的理論依據,設計簡單,可操作性強,但是不能滿足不同的建筑設計需要。鋼混框架對質量的要求很高,要求有良好的地基和較強的承載能力。若承載能力不足,就有可能發生下沉。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剛度和柔度,保證正常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量。
綜合考慮以上諸多因素,建筑結構的基礎設計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整體安全和穩定。在設計實踐當中,要求設計人員能夠綜合考慮建筑物的方方面面,重視該部分的結構設計,保證建筑物的各個部分都能滿足設計預期要求,同時提高建筑物整體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進行土木工程建設中,要明確基礎設計的重要性,保證施工質量,為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段亞洲,郎宏偉.土木工程建設中對建筑結構基礎設計的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3(7):309.
[2] 丁桂蘭,喬鳳嬌,王世建.土木工程建設中對建筑結構基礎設計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4(6):63.
[3] 宋 靜.在土木工程建設中對建筑結構基礎設計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