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9)
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伴之而來的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大學生來說如何充分利用這一發展平臺,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容易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如果不能對這些信息的真偽進行及時的辨別,就會造成大學生法律意識問題的出現,進而阻礙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可見,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在自媒體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自媒體也被稱作是公民媒體,在2003年的7月,由美國的學者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所提出。主要指將普通的大眾經由一定量化的數字科技強化與相關的全球知識體系相連接,通過這種方式開始呈現出一種能夠使普通大眾強化理解與提供、分享其本身的事實。自媒體平臺在不斷的發展中依照其發展的交互性與自主性的主要特征,進一步使新聞的開放性與自由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傳媒生態發生巨大的變化。大學生群體作為自媒體發展下的受眾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的思維方式、所追崇的價值觀念與具體的行為方式都有著較為深刻的變化。可見,自媒體時代的發展,使得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和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與相關的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習的方式變得更為簡單,有關政府公告、學術動態或是社會新聞等的獲得更為便捷,大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便捷化的信息游覽。同時,大學生自己也可以通過使用一些便捷的軟件如微信、微博與QQ等進行平臺間的信息傳播,實現資源共享與熱點討論等功能。這對大學生來說,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加其自身的學識,還可以開闊其眼界,并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影響著大學生自身的內在思維方式。通過這些自媒體,大學生自己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到相關的法律熱點的資訊和及時了解到最新的法律法規與各項方針政策。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逐漸發展與成熟,相關平臺頁面的設計也更加的簡潔,具體參與程序也在逐漸地發生著簡化,相關特點的推送也更加的人性化,進而使得大學生獲取各種新聞資訊與法律信息的方式更加簡單。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茶余飯后的時間獲取到所需要的具體信息,并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信息傳遞,進而實現相互間的信息共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的優勢,有針對性設置熱點討論與相關法律知識競答等較為輕松便捷的方式來吸引大學生注意,使得大學生融入進來并進行觀點性的表達。不僅抒發了自身的情感,同時還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進一步為大學生良好的法律意識的養成提供一種更為和諧與開放的法律氛圍。
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與接班人,大學生自身有著較為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與責任感,而自媒體的發展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寬泛的自我觀點表達與訴求的網絡發展平臺,還使得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提升,整體的法律意識增強。自媒體平臺具有發展的交互性與自主性,這也使得新聞的發展與參與性得到顯著的提高,使得傳媒的整體生態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由于自媒體具有主體參與廣泛與較快的傳播速度等優勢,為大學生這一群體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知識獲取平臺。加之大學生群體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學習時間相對自由和知識積累方式更為便捷也決定著大學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法律新聞等資料。此外,自媒體的飛速式發展也為與大學生相關的法律熱點知識等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獲取平臺。對于大學生來說,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選擇出更加符合自身需要的自媒體平臺,并通過在不同的自媒體平臺發布與獲取相關的信息,參與到相關資訊的探討中,可以更為及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參與評論等,不斷增強大學生的學識與修養。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更加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高校也在加強對其的相關法律知識教育。在當前法律環境平等發展的條件下,只有掌握更多的相關法律知識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學生自身的合法權益。現階段,大學生由于受到國家相關法律宣傳與高校課堂教育發展的影響,開始意識到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越來越重要,加之社會對大學生整體的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只有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加強自身的法律修養,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然后雖然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的大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利用相關法律知識規范自己的行為方式,尤其是遇到一些校外糾紛時,大多數大學生不能夠充分利用法律知識這一武器來保護自己。在多數大學生中只是存在著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只要不觸犯相關的法律即可這一現象,如不殺人與不放火等,但是這種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較為片面。此外,還有部分大學生中認為違法就是一種犯罪行為,存在著認知上的偏差,這是因為違法知識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而犯罪則是指觸犯《刑法》的相關規定。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自媒體平臺的發展中還存在著監督與管理方面等的問題與不足,大學生作為自媒體平臺發展下的主要受眾群體,如果在自媒體平臺發展中存在著平臺管理人員管理不善與道德缺失等的現象,更加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式培養。加之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一些媒體人開始更加注重點擊量,開始將其作為衡量相關新聞信息價值等的重要指標,為了制造起更大的社會輿論,容易利用大學生所具有的強烈的好奇心,通過強化與歪曲一些法律特點,更有甚者利用一定的虛假報道,造成大學生法律知識的偏差性認知,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會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這是因為自媒體自身的監管力度不夠,網民容易無意識地受到媒體人的錯誤影響,在沒有完全了解具體事實真相的情況下肆意地發表相關的評論,容易造成網絡暴力等現象的產生。而一些沒有強烈自制力的大學生較為容易受到一些虛假報道的影響,可能會落入到一些圈套中,這就需要國家加強監督與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實力的不斷增強,人們所面對的現實壓力更為強大,一些學生難以抵住金錢與欲望的誘惑,常會通過互聯網與自媒體技術進行一些相關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而滿足其自身的欲望。特別是在網絡發展中存在著一些詐騙的行為,特別是對大學生的網絡詐騙行為與方式更加的多樣化。因此,應提高大學生自身的法律意識,避免大學生受到網絡詐騙與網絡誘拐等具體行為的影響。
我國大學生中存在的一些法律觀念與意識淡薄等問題,在既定的現實生活中較難做到正確應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教育方式,使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法制觀念,高校應加強對自媒體平臺的充分應用。這就要求應加強對自媒體平臺的有效監督和管理,更加重視互聯網的發展,進而保證互聯網用戶的根本權益。由于我國當前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存在著靈活性發展不足的現象,并且還稍落后于網絡技術發展的速度,這就要求應加強對自媒體平臺發展下互聯網法律法規等體系的建設,進而形成較為完備的互聯網法律法規體系。此外,對于運營商而言也應加強對自媒體平臺所發布的相關信息的內容進行審核,對于一些敏感性的內容做好必要的控制工作。對于高校來說,更應加強對大學生日常網絡行為的規范,在讓學生充分學習自媒體平臺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同時,還應使其自覺與主動地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正確法律意識提供必要的條件。
對于高校來說,應加強對校園網絡平臺的發展與建設,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加強校園網絡平臺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正確推廣,進而做好學生的正確法律意識培養等具體工作。一方面,高校應有針對性地對微博與微信等自媒體進行必要的監管,強化對不良信息的屏蔽,使學生得到正常的發展。除此之外,高校還應加強與自媒體平臺的發展互動,進而實現高校和學生間的聯系,使學生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和法律等相關實踐知識的同時,達到培養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
媒介應用素養主要是指人們在正確面對媒體信息時所呈現出的選擇能力與理解能力等,這就需要人們對相關的媒體信息擁有一定的質疑與批判心理,提高抵制不良媒體誘導的能力。從當前自媒體的發展來看,我國有關媒介素養的教育體系還相對不完善。多數大學生不愿意受到有關媒介素養教育等的影響,進而導致一些大學生中媒介應用素養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這就要求高校應加強相關媒介應用素養方面的教育課堂設置,可以采用舉辦相關的講座與比賽活動等方式,正確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有關媒介應用素養的教育中去。因此,大學生個人只有正確地養成媒介素養,進而才能夠有效地利用自媒體平臺,降低不良信息等的干擾。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展與到來,大學生逐漸成為這一平臺的主要受眾群體。但是由于受到信息爆炸式的影響,加之大學生自身的媒介應用素養不盡完善等多方面的影響,存在著一些監管不利的現象。只有深入分析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媒體時代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相關建議,并有針對性地發展與執行,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