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天水市麥積區文化館,甘肅 天水 741020)
風光攝影作為最受大眾追捧的一種攝影形式,應用好拍攝的技巧拍攝出一幅與攝影者內心所向往的風光景色是極其重要的,所以,為了使得風光攝影作品可以給人以直擊心靈的震撼,應運用好風光攝影的技巧。
風光攝影的目的在于突出大自然與相關風景景觀獨有的魅力,形式美是攝影者突出風光攝影獨有魅力的重點,攝影者在側重表達風光攝影的形式美時,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在捕捉風光攝影的形式美時,攝影者應善于運用一些特殊天氣或自然現象來捕捉大自然景觀或人造景觀中的獨特風景,例如日落時金碧輝煌的故宮、午夜時分的埃菲爾巴黎鐵塔、云海里的黃山等。第二,在捕捉風光攝影的形式美時,為了使得風景更加的具有協調性與動感性,攝影者應善于仔細去研究風光攝影的構圖,將風景畫面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好,將風景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放在整體的一個畫面構圖上來進行考慮。對于風光攝影的構圖來說,攝影者在選定一個風景進行拍攝時,應選擇可以拍出該風景魅力的最佳選取角度及合適的鏡頭與角度,使得當欣賞者在欣賞該風光攝影作品時能夠達到給人以遐想,給人以心靈共鳴的感受。例如安塞爾·亞當斯在拍攝《月升》時,其就是為了可以拍攝到最佳的景色,選擇拍攝的最佳時間,并在如何構圖上花費了很大的心思,最終才造就這一攝影著作的。
攝影者在進行風光攝影創作的過程中應注重攝影內容的優美性與壯美性,首先,對于風光拍攝內容的優美性來說,要想使得風光創作體現出一定的優美性,那就應使得攝影作品呈現出細膩、素雅等特點,例如我國古詩詞中“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對風景優美性的描寫,這些對風景描寫的古詩句都體現出了風景細膩、素雅的特點,如果此時用攝影機來拍攝出這些古詩詞中的畫面,那么這些畫面優美性肯定會帶給人以恬靜、舒適的視覺享受。其次,對于風光拍攝內容的壯美性來說,其與風光拍攝的優美性肯定是相互與之對應的,如果風光拍攝的優美性可以體現出風景的細膩與素雅的話,那么其壯美性就可以體現出風景的激烈與狂野來。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風光畫面都體現出了風景的壯美性,再如門馳的《蘭格爾山脈》畫面中國呈現蘭格爾雄偉的山脈,當欣賞者第一眼看到門馳的《蘭格爾山脈》這幅攝影作品的時候,基本上欣賞者都會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盡管攝影者的攝影技術有多高超,但是,畢竟用眼睛親眼看到的風景還是要比從照片看到的風景來的震撼,為了可以使得照片上的風景可以呈現出用肉眼親身看到的風景的契合度,攝影者在進行風光攝影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對風光攝影創作的自然美與景觀美進行藝術的再創作。對于藝術的再創作來說,其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點:第一,攝影者可以利用攝影器材來進行對風光攝影作品的再創作,對于一些攝影器材來說,不同鏡頭之間配合拍攝的風景畫面是不同的,例如廣角鏡頭可以使得風光攝影的創作增加風景的縱深感,而長焦鏡頭則可以壓縮風景的縱深感等,所以,攝影者可以利用攝影器材來進行對風光攝影創作的藝術再創作。第二,攝影者可以以再造自然的方式來進行對自然美與景觀美進行藝術再創作,例如攝影者可以通過合成、加濾鏡等方式進行藝術的再創作,見圖3。(圖3是攝影者利用合成技術將圖1與圖2進行合成,來創作的一種再造自然)

圖1

圖2

圖3

圖4 《竹鄉人家》
攝影者在進行風光攝影創作的過程中,應注重“借情抒情”在創作中的應用,因為一件優秀的風光攝影作品,其必定蘊含著攝影者對相關風景畫面的思想情感,因為能使得攝影者拿起攝影機有拍攝沖動的,必定是眼前的景色可以激發攝影者內心情感的。在風光攝影的過程中,攝影者可以以攝影機的應用以及構圖等方式來進行“借景抒情”風光攝影技巧的應用。例如,攝影者在看到隱藏在山巒與層層疊霧中的房屋時(見圖4),此時攝影者一般會有超然脫俗、遠離庸俗社會的一種情感,而正是這種情感就是攝影者想把眼前的景色真實還原的動力。
綜上所述,在風光攝影創作的過程中,把握好側重表現風光攝影的形式美、攝影的具體內容應體現優美性與壯美性、對風光攝影創作的自然美與景觀美進行藝術再創作、在風光攝影的畫面中借景抒情這四項風光攝影創作技巧是極其重要的,其不僅可以準確地表達出攝影者想要傳達給欣賞者想要呈現出來的畫面,讓欣賞者可以引起與自己心中同樣的感受,而且還可以使得整個風光攝影作品可以將情與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作品承載可以在反映風景的同時,承載更多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