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璐 宋 磊
(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日益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在我們討論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時,不可忽視的便是新媒體可以帶給學生的改變。2018年1月3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以10~39歲群體為主,占整體網民的73.0%,并且網民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為25.4%,即時通信用戶規模也達到了7.20億①。可見,學生群體中使用微信已經成為常態,相關教育單位也應重視如何利用好微信這一平臺,使學生教育可以更加多元化、互動化。筆者思考發現微信公眾號剛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去助力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幫助相關專業學生提升專業能力,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
育人是教育不可忽視的,青年人作為社會的未來,他們的表現關乎著我們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大學生一般思維活躍、開放,容易被一些新鮮的事物吸引,我們可以運用這一的特點,使用公眾號,引導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②。在新時代新媒體的出現,可以是說錦上添花。
2016年10月15日到2017年 10月15日在我院公眾號中,思想政治教育類文章共發布47篇,總閱讀人次為6012人,例如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7年新年賀詞”這類文章,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與時俱進,把握好時代主題,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在合適的時間觸動學生內心,引發學生的思考,并且可以通過評論等方式進行互動交流,共同感悟,最終與學生產生思想共鳴。同時還有“他,為革命犧牲六位親人。今天是他的誕辰紀念日。”這類文章,文章講述了偉人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的奉獻,通過回憶歷史,讓同學們更好的緬懷我們的偉大領袖,在此基礎上激勵同學奮發圖強。
除此之外“新華社建社85周年習近平致信祝賀”這篇文章,不僅寫出了賀信的全文,同時對賀信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為我們解讀了作為政府喉舌的新聞人,應當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怎么做,同時加強政治意識,為各位新聞傳播學院的準新聞人們引領道路,激發大家為新聞輿論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公眾號中“思考丨習大大談高等教育”“厲害了|我的國,CHINA 2016”“紀念一二九運動|紅色理想,青年力量”“聚焦兩會”“馬克思和他的新聞觀”等等文章,真正做到用視聽化、互動化的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過去的傳統教學不同,新媒體的使用能用同學們愿意接受的方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現如今,學校中學生追求平等、自由、溝通的觀念已經隨處可見,而面對學生這種心理變化的特點,新媒體的出現剛好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校園。過去我們常常看到的是老師講,學生記的畫面,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變成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公眾號這一平臺的興起,給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學生在公眾號中發文,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寫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所寫出的文章可以供眾人閱讀,這會增加他的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學習專業的熱情。而對于那些閱讀公眾號的同學,公眾號中所發布的專業知識,不僅滿足了他對專業知識的需要,使專業知識更加牢固,并且公眾號下可以進行評論和發送消息,教學更加具有互動性,這樣也有助于學生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去尊重知識。
從我院“IMNU新傳”這一公眾號來看,自拓展公眾號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組織了新聞小組,初期人數在10人左右,在我參與公眾號工作(2016年10月15日到2017年 10月15日)這一段時間內,共發文235篇,圖文總閱讀數次102464次,圖文閱讀人次58532人,累計關注人數1264人,與學生專業相關文章共發文49篇,圖文閱讀人次14590人。新聞小組的同學們每日完成相關稿件寫作、圖片拍攝、排版布局等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了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新媒體環境下多種平臺的操作與運用。
在此之后新聞小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同學也參與其中,轉變為了通訊社,并在每班成立通訊委員,旨在讓更多同學都參與其中,現如今通訊社共有22人組成,并設立社長一名,副社長一名,部長十名,部員十名,分工協作完成審核和圖文編輯等工作,學院書記及各位老師也對通訊社的同學進行培訓,有不少同學將我們的公眾號比喻成自己的寶寶,可見公眾號的推行可增加學生提升專業能力的積極性。以“IMNU新傳”公眾號中的文章為例,“干貨|零基礎學Pr入門”“如何把握紀錄片的剪輯節奏”“學習學習再學習|超級‘學霸’,打印體筆記”等文章通過公眾號有效地將一些課堂知識移入到微信中,讓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可以瀏覽到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真正讓知識融入生活。
在進行學生的管理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符合新時代的新理念,利用了新媒體平臺,相較過去單一的教育方式也就有了一些優勢,這也要求管理者們要先樹立開放的管理思想,與此同時新媒體的使用,也可以對學生的課余活動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相關活動,可以調動同學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并且公布活動中優勝同學的名單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例如“提高消防安全知識,構建和諧美好校園”這類活動推送,公眾號下的評論,也是一種對活動的延續,讓活動精神在學生之間不斷加深,同時評論也可以知道同學們對于活動的真實感受,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同時也會有一些關于線上和路演的活動,不斷豐富活動類型,真正讓學生樂于參加,享受過程。不僅如此微信公眾號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我們可以利用公眾號發布一些公告和通知,學生可看到后迅速地在各個班級和宿舍等群體之中擴散,并且利用新方式發布一些活動及管理要求等,會讓同學們有新鮮感,在實時更新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上,我們可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同學們的業余生活,并獲得豐富、有價值的信息。
在2016年10月15日到2017年 10月15日期間,“IMNU新傳”公眾號中,關于學生日常管理類文章共發文131篇,圖文閱讀人次達37587人,例如我院公眾“新聞傳播學院召開‘一學一做’教育實踐動員部署會”“專家解讀更新版《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十里春風不如你 —— 我院女生節溫情來襲”等內文章正是體現出了我上文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努力讓學生的日常管理更上一個新臺階。
從“IMNU新傳”這一公眾號做起,我院在不斷拓展新媒體途徑,利用新媒體發展學生工作,現如今已擁有四個公眾號、一個微博賬號。同時也發現公眾號中不接地氣、對他人知識產權維護不到位的情況,我院也在就相關問題通過交流和實踐不斷進行改進。
注釋:
①數據統計來源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官網(CNNIC),1月31發布。網址: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801/t20180131_70188.htm
②來源于新華網. 2016年12月08日《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