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華
(宜城市廣播電視臺,湖北 宜城 441400)
“融合新聞”(Convergent News),主要指將圖片、文字、音頻、視頻、GPS定位信息以及超鏈接等各種多媒體產品形式進行科學有效融合的一種新聞形態。本文圍繞新時期融合時代背景下電視臺做新聞的思路進行了分析。
通過了解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里奇·高登對多種媒介介質匯流的媒介融合我們可以知道,媒介的融合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層次,即信息采集融合、新聞表達融合、結構性融合、策略性融合以及所有權融合。通常來說,融合新聞的含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融合新聞實現了新聞業務的整合化,有效打破的傳統媒體的限制。能夠將多種媒體進行統一的規劃、實現資源的共享,從而重新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新聞采編流程。具體流程主要包括:進行對新聞素材的有效采集,然后依照不同的受眾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加工,從而制作出風格和類別不同的新聞產品,最后,借助不同的傳播渠道將新聞傳遞給各個受眾群體。融合新聞通過實現將當前所擁有的媒介進行合理整合,依托整體的協調和統一規劃,從而有效提升新聞業務流程的暢通性和效率。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現代化的傳播終端普遍呈現出數字化的特點。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服務商和電信服務商紛紛抓住機遇,將其運營范圍滲透到傳播終端領域,并與傳統的媒體互相融合,從而促進各種數字移動終端作為新聞內容載體的推出,并廣泛參與到人們的信息生活中。新聞載體的數字化豐富了人們信息獲取的渠道,改變傳統人們通過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獲取新聞的形式,通過使用手機、電腦、PAD等各種設備,突破了信息獲取的時空界限,人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信息的隨時隨地獲取。
在當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融合新聞”是基于傳統新聞業轉型的一個具有創新性的品種。“融合新聞”主要依靠的就是傳統媒體所具有的品牌優勢和新媒體獨具的融合優勢,通過采用數字化的手段,實現新聞傳播模式的改變。將傳統的單一的新聞報紙轉變成集音樂、視頻、圖片、GPS定位信息及互動模塊為一體的集成化報道。使新聞的概念和敘事方式獲得了更新和進步。以媒體實踐的角度來看,當前我國的融合新聞仍處于探索階段,產生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樣本。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是一個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核心平臺。其所代表的是面向各類受眾、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全新的新聞內容生產、傳播和運營體系。該平臺主要以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作為主線,其不僅為人民日報旗下的各媒體提供服務,還為我國整個媒體行業提供了一個能夠支撐各類優質內容的良好平臺。通過有效匯聚各領域資源,從而提高融合發展的實力。
在我國,《人民日報》以及新華社等傳統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的新聞報道中也嘗試性地開展了融合新聞模式的報道。在2013年,我國新華社通過“新華通”這一媒體平臺,對于9月25日推出的長篇通訊《三北造林記》的內容進行具有進步性“二次呈現”,新華社的這篇報道以傳統的通稿為基礎,將其融入了圖片、視頻、文字、視覺圖標以及互動交流和對話框等各種新鮮的表現方式,拓展了用戶的閱讀體驗。
媒體大融合時代已經到來,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媒體傳播向多元化多媒體產業業態拓展,是加強現代傳播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當前融合新聞仍然處在一個探索階段,仍然存在著內容粗糙、直播性不強、報道表面化碎片化、技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等種種不足,但是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隨著技術手段的進一步提升和融合報道組織能力的進一步增強,融合新聞將成為新聞報道的主流。
這是做好一切新聞的根本,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陣地,都必須堅持黨性原則,整個媒體都要堅持黨的領導。始終保持互相團結穩定的干勁、加強正面宣傳,促進正確導向有效滲透到融合發展的全過程和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通過這一系列的融合使其成為主流媒體,提高主流思想輿論的影響力。也就是說,無論我國的媒體格局如何轉變,時代如何發展進步,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
傳播力靠渠道,公信力靠內容。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技術手段、內容建設、營銷渠道缺一不可,但優質內容是媒體的立身之本。一部媒體作品,無論在制作技術上如何先進、表現的陣容多么豪華,如果其傳播的思想空泛、內容三俗,受眾還是不會買賬。所以,必須把內容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內容贏得發展優勢。
當然,在今天,“內容”正在被重新定義。就新聞產品而言,“內容”不僅包括能停留在紙質媒介上的文字、圖片等固化形態,也包括留存在互聯網介質的各類移動新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