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南國都市報社,海南 海口 570100)
如何在新媒體沖擊的逆境之下,實現創收穩步增長?南國都市報轉變經營思路,積極謀求發展,在經營創收方面進行了大膽有益的嘗試。2017年3月,南國都市報抽調人手,成立了大活動部,以大活動部為核心和樞紐,開展報社經營創收活動。
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以“活動+報紙+平臺+服務”的經營模式,以新聞為抓手開展創收活動;搭建多種平臺,整合、盤活報社資源;充分發揮南國都市報的公信力,繼續做大做強原有品牌活動;利用南國都市報這塊“金字招牌”,以報紙品牌為支撐,整合資源,培育新的活動品牌,開拓新的創收路徑……多措并舉拓寬經營渠道。在報紙廣告和發行下滑的局勢下,取得了較好的創收成績。
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成立后,對報社的各項資源進行了摸底重組,在報社原有的小讀者俱樂部和南國情緣俱樂部的基礎上,又成立了南國理財俱樂部、金牌企業俱樂部、候鳥俱樂部等。以平臺為基礎,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開展不同的服務和活動,希望以此為報社經營創收提供更豐富、更有力的平臺支撐。
經過幾年的經營培育,目前“南國情緣俱樂部”已擁有注冊會員1萬多名。俱樂部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每月不定期舉辦“周末交友會”,每年舉辦一次南國萬人相親會。自2017年3月份大活動部成立以來,南國情緣俱樂部更是充分發揮品牌優勢,利用周末時間以及七夕、520等節日契機,先后開展各類主題的周末相親交友活動近10場,其中市縣相親交友活動2場。此外,自2011年以來南國萬人相親會已成功舉辦了六屆,人氣逐年攀升。一年一屆、越來越紅火的“南國萬人相親會”,更是成為海南島內外相親、交友的愛情盛會。大活動成立后,更是十分珍視這一活動品牌,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活動舉辦得更為出彩,以期達到既能增加創收,又能贏得口碑的目的。
2017年南國小讀者俱樂部先后開展了“六一兒童節,請留守兒童免費吃海鮮”、組織小讀者俱樂部會員參觀海南省規劃展覽館、南國軍事拓展夏令營、南國賣報小行家等活動,起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競爭激烈,搶占客源現象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大活動部積極謀劃、提前部署,并采用“宣傳保底金+提成”的創新模式,最終在報社各部門的配合下,大活動部部門成員協同作戰,順利舉辦了2017年南國軍事拓展夏令營活動,創下同比提高超10%的好成績。
在新形勢下,傳統媒體的經營模式單一,單純依靠廣告的做法已然行不通。但是,傳統媒仍然具有公信力這一優勢。南國理財俱樂部的成立,是大活動部對傳統媒體的金融創新融合,也是發揮紙媒公信力增加創收渠道的大膽嘗試。今年8月,南國都市報與浙江一家金融公司簽訂框架協議,成立了南國理財俱樂部。海南資訊發布微信公眾號“南國理財俱樂部”線上平臺同步上線運營,南國都市報報紙版面開辟了“南國理財”專欄。
3個月來,南國理財俱樂部進行了報社內部推廣,走進社區、走進車展、走進休博會等外部推廣活動,持續不間斷地進行注冊會員送好禮活動。隨著會員粉絲的增加,自11月中旬開始,南國理財俱樂部還推出了“南國理財微課堂”,每周四開理財微課講座。由于受海南本地人投資理念等因素影響,理財俱樂部的前期推廣十分困難,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俱樂部已逐漸步入正軌。
2017年4月份,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創建的“海南資訊發布”微信公眾號正式啟動運營。“線上推廣+線下活動”,有了微信公眾號這一新媒體平臺,大活動部不但有了更好的形象展示平臺,在開展各項活動時,也擁有了更方便快捷的報名渠道、宣傳推廣平臺,并增強了用戶互動性。
同時,在開展策劃活動時,也因為有了海南資訊發布微信公眾號這一“為活動而生”的精準定位的微信公眾號平臺, 實現了報紙與新媒體的互動共振,“一次策劃,多元傳播”,滿足了客戶宣傳的多樣化需求,更好地體現了南國都市報的媒體資源優勢。貼心及時的新聞資訊,以及不定期舉辦的豐富活動,有效提高了海南資訊發布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和粉絲量,并增加了用戶黏度,目標客戶群體也越來越龐大。
品牌效應能激發更大的市場潛能。如何在原有的活動品牌基礎上,培植新的活動品牌?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嘗試:
每年“三月三”都是黎苗同慶的節日,瓊中是2017年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 “三月三”的主會場,大活動以此為契機,組織來自省內外各行各業較高素質的單身男女嘉賓100余人,于2017年4月1日在瓊中紅毛鎮合老村舉辦“相約瓊中 緣聚合老”交友尋緣活動。
此次活動與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嫁接,力爭通過開展尋緣交友活動充分挖掘當地的生態旅游資源,將瓊中的民族文化、大美生態展示到全省乃至全國,最大限度提升瓊中旅游品牌內涵,助力瓊中旅游發展。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受到主辦方的高度認可。
“相約瓊中 緣聚合老”活動與市縣形象推廣完美結合的成功范例。活動既提高了瓊中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了南國都市報的品牌影響力,為報社帶來了創收,也為以后與更多企業單位合作埋下伏筆。
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在每年的11月份舉行,雖然正值冬季,海南溫暖的氣候,仍然適合穿旗袍。借助歡樂節這一契機舉辦旗袍賽事活動,不僅豐富海南的旅游產品,還能快速提升賽事活動地的關注度。在此背景下,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積極參與策劃,反復與合作方洽談溝通,最終促成了首屆文昌旗袍藝術節暨第十八屆海南國際旅游島旗袍邀請賽,于2017年11月18日晚,在文昌市清瀾半島漁人碼頭成功落地。
來自北京、內蒙古、哈爾濱等地的近500名旗袍佳麗云集在此,用旗袍演繹詩情畫意,盡展旗袍迷人魅力。活動給當地百姓帶來了一場絕美的視覺盛宴和藝術享受,獲得好評如潮;也得到省旅游委、文昌市政府、文昌市宣傳部、文昌市旅文委等部門的高度肯定。
借助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的契機,舉辦旗袍邀請賽,不僅增加了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的亮點,提高了歡樂節的觀賞性和群眾參與的廣泛性,同時,也填補了海南旗袍賽事的空白,豐富了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文化內涵,提升了海南的文化吸引力。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南國都市報,也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與往年不同,2017年的南國萬人相親會進行了相關產業的資源嫁接。為了充分發揮南國萬人相親會的熱點效應和品牌效應,2017年還同步舉行海南婚慶博覽會,以豐富南國萬人相親會的活動內涵,打造海南時尚婚慶產業品牌,為結婚新人與婚慶產業搭建交流平臺,為結婚新人提供一站式最佳服務;為結婚產業鏈條涉及的各行業的品牌商家,提供一個集中而具有相應規模的展示平臺,吸引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婚慶商家前來參展的同時,也吸引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結婚新人等婚慶市場目標群體前來海南,為海南婚慶產業注入新的人流客流,提升海南婚慶產業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最大限度挖掘其商業價值、激發市場潛能。
除了上述活動,大活動部還開展了“美食文化節”“最美陵水人評選”等活動,都起到了不錯的社會反響。
然而,雖然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在經營創收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首先,在專業人才方面存在短板,一方面,對現有員工培訓投入不夠,由于部門人員都是從各個部門抽調過來的,需要從頭摸索、學習,才能適應新的崗位需求,部門員工急需接受專業培訓;另一方面,部門還缺少具有活動策劃和新媒體運營等工作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急需補充新鮮血液。其次,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南國都市報自身以及所屬報業集團多年來形成的體制機制不夠靈活,導致經營創收工作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掣肘。如何克服和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思考。
綜上所述,雖然受到新媒體的沖擊,紙媒仍然有著自身不可忽略的優勢,要善于發揮優勢,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同時以新聞為抓手,增強活動的策劃性,通過活動進行自我營銷,樹立自我品牌,擴大影響力,最終帶來經濟效益。
此外,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紙媒也要及時搭建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形成自己的新媒體矩陣,并力求與紙媒形成優勢互補。
在人才建設方面,要注重對人才的開發和培養,在加強現有員工業務培訓的基礎上,面向社會招賢納才, 招募具有活動策劃、招商談判、客戶開發等綜合能力的人才,以及新媒體運營人才等。
在體制機制方面,要敢于根據情況進行改革創新,才能更加靈活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才能在經營創收和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得更穩、更遠。總之,紙媒只有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大膽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