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云
安溪縣慈山學校 福建泉州 362411
新課改的深入推行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應用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營造出更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情境教學法就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情境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結合筆者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際經驗,對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探究。
首先,應用情境教學方法能夠還原歷史場景,幫助學生對相關歷史知識進行理解。由于初中生的年齡相對較小,所以對于實際聽到的、看到的內容的記憶更加深刻。通過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引出情境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事件進行還原,將抽象的歷史事件轉換成更加直觀的圖片或是視頻,讓學生能夠更清晰的、全面的理解歷史事件。
第二,情境教學方法的參與性較強,能夠幫助學生對歷史進行思考。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方法,離不開角色扮演法的使用[1]。而學生為了能夠更好的扮演相應的角色,就需要對角色進行深入的思考,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拓展了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進情境教學法時,對于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創建十分重要。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知識點的講解與傳授,對于師生關系的創建與維持、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較為忽視,導致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降低。使用情景教學方法,就能夠使得課堂學習氛圍更加輕松愉悅。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的使用更加普遍,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課堂氛圍的營造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甲午中日戰爭》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堂初始階段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甲午中日戰爭》紀錄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等影視資源,以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興趣。
問題情境的創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精神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也能夠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有著更多的思考,幫助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記憶與鞏固。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更多的使用了直接講解的方式,沒有對學生的主觀思考能力進行重點的培養。使用情景教學方法就能夠彌補這一缺陷。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戊戌變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完成相應的歷史時間背景等的講解后,讓學生以“加入你是光緒帝,在這樣的背景下會如何去做?”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也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享與展示。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對于相關歷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思考與記憶。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方法中,創設表演情境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創設表演情境,能夠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扮演活動,提升學生對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的認識[2]。同時,創設表演情境還實現了課堂教學氛圍的優化,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豐富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內容。表演情景的創設需要的時間較多,但是其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效果十分顯著,需要初中歷史教師進行重點掌握。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外交事業的發展》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中美外交關系的建立”、“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等歷史事件的資料收集,并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分角色扮演。在實際的課堂上,讓學生就相關歷史事件進行展示表演。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記憶與了解程度,還能通過表演前期的歷史事件信息資料搜集,完成對歷史事件因果的分析,提高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對于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更加重視。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引進情境教學方法,就能夠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程度。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三課《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播放《長征》的影視資源,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長征的艱苦以及紅軍的意志堅定。通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在完成資源的觀看后,分享自己的認識與體會,這樣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識與理解,還增加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方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創設問題情境、創設表演情境、使用語言情境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對于相關歷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思考與記憶,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歷史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