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紅
旬邑縣職教中心 陜西咸陽 711300
數學教育作為文化素質教育中重要的基礎學科,擔負著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能力等各種各樣的能力、開發智力、提高文化素養的重任,在人才培養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然而,從目前的學習情況來看,有一部分學生普遍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無從下手以及學習困難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缺乏學數學的情趣和動力。本文從總結分析職高生學習興趣下降的具體因素入手,探討以人為本,培養提高職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職高生大多數是在中考時因成績不理想而被“篩”下來的學生,這難免給學生的心理上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地位低于普高生,還有的學生存在自卑心理,認為自身的智力水平落后,難以學好數學。這些不良的心理反應在主觀意識上就削弱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很多職高生認為學習數學對于今后的工作沒有多大的幫助,因此在學習數學時就出現了輕視的態度。面對教師指出的學習錯誤不能進行有效的改正,在數學考試中對于錯題沒有進行總結,使得相似的錯誤經常出現,讓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缺少興趣。
職高生在數學學習時依舊運用傳統的學習方式,僅僅依靠死記硬背公式、套用例題解題方法、照搬書本解題思路等,類似于這些“呆板”的學習方法不但起不到靈活學習數學的效果,還會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枯燥無味,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數學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相當解題的能力才能掌握好知識點。教師應在教學中設計針對性的題目,從學生的知識能力、邏輯能力、分析能力等多方面著手,通過結合講練結合的方式來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
思維是知識發覺的根本動力,只有培養出了活躍的知識思維,學生才能對數學產生“好感”,增強數學知識的學習動力。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讓學生學會創設思維空間。筆者在引導學生“識函數圖”時就從坐標軸和上面對應的x、y結合圖形講解,讓學生大腦中形成函數、曲線等空間概念。
現代教育理念對職高教育提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要求,旨在強調師生之間能夠創造友好關系,在教學過程中互相配合,在共同努力下完成教學工作。依次達到良性循環,提高職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教育家陶行知曾強調“現實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的數學知識都是實際生活的總結,來源于我們周圍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職高數學教育中必須要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能夠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學生接受起來容易一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靈活處理教材,不要只看教材,忽略學生實際教材作為數學教育的工具,同時要繼承傳統的數學教材,結合新穎的教材優點,注重知識點之間的鏈接,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成績。
鼓勵制教學的重點用鼓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足夠的學習信心,這樣在學生學習感到苦惱時依舊能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性的設計問題,對學習成績差、害怕回答錯誤常常不敢接受提問的學生,可以故意找些簡單的問題和題目交給他們做,學生不費多少力氣就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時立刻給予鼓勵表揚,會頓時鼓起學生學習信心,將消極的學習心理重新變得自信滿滿,這對于今后的數學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多媒體走進課堂,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結合了圖像、聲音等不同信息技術,能夠借助于虛擬的數學圖形將知識點具體的展現出來。一方面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對知識點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工作重在依賴于教師的“教”,但“授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加大指導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照顧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學習的需要,我采用分層布置作業,設計必做題和選做題,既鞏固所學知識,又給學有余力的同學以發展空間,使不同程度的同學都得到提高。
培養和提高職高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保證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細致分析阻礙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因素,并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靈活使用教材,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