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山
陽高縣少年業余訓練體校 山西大同 038100
摔跤運動是雙方運動員直接通過抱、勾、絆等形式進行比賽與訓練的活動,運動員經常會受到運動性損傷。這篇文章以皮膚類擦傷、關節性損傷、腰背肌損傷等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部位及特點為寫作切入點,在簡要分析準備活動不足、運動員自身運動水平較低、運動安排不合理等造成摔跤運動損傷的原因后,提出一系列預防運動損傷的策略。
通常來講,運動員在摔跤運動中形成的運動損傷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皮膚類擦傷。摔跤作為一項激烈的運動,其運動員雙方在對抗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肢體的碰撞,其在倒地過程中為減緩地面對身體的傷害會用肢體等部位去支撐,進而造成皮膚擦傷。第二,關節性損傷是摔跤運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運動損傷,其關節脫節與肌肉拉傷最為常見。第三,腰背肌損傷。摔跤運動員在進行比賽與訓練時,經常需要長時間保持低角度的站姿來進行防守,其腰背肌長時間保持同一動作且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造成了腰背肌的損傷[1]。
第一,由準備活動造成的運動損傷。通常來講,摔跤運動員在開始摔跤運動時需要提前進行運動準備活動。若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極易在運動過程中給運動員造成嚴重的運動型損傷。其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摔跤運動與準備活動之間間隔的時間過長,其摔跤準備活動所產生的生理效應已經逐漸消失;摔跤準備活動過度致使運動員在開展摔跤運動時產生疲憊感等。
第二,摔跤運動員自身運動水平較低。摔角運動員自身運動訓練水平不足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來講,運動訓練主要包括運動員戰略技巧訓練、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運動員身體綜合素質訓練等要素。摔跤運動員若沒有進行全面透徹的運動訓練極易造成腰、膝、肘等部位的運動損傷。
第三,由運動安排不合理造成的運動損傷。一般來說,在摔跤比賽或者運動的前期開展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運動員摔跤運動的適應性,但是如在摔跤比賽進行的中后期開展大量的運動極易會造成運動員的疲勞訓練,加之如果教練沒有根據運動員的實際身體情況與狀態及時調整運動安排就會給運動員造成不可逆的運動性損傷[2]。
第四,帶傷運動造成的損傷。這一類要素造成運動損傷主要是一些運動員在受傷后尚未將身體回到原有的狀態就繼續參加比賽與運動,在無形之中加重了運動損傷。
第五,技術性缺乏造成的運動損傷。摔跤運動是一項講求實際性與實踐性的運動,其要求運動員掌握充分運動技巧。若摔跤運動員自身沒有良好的技術性極易在運動過程中造成關節的拉傷。
第一,提高摔跤運動準備活動的科學性。運動員在摔跤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與準備活動密切相關。若想要對摔跤活動的運動損傷進行有效預防就必須要構建科學有效的準備活動。首先,教練要對運動員的身體情況與運動狀態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為摔跤運動員構建科學有效的運動準備活動方案,通過低強度運動、適當的拉伸活動等專項訓練內容來提升摔跤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提升摔跤運動員運動神經的敏感性與興奮性,為運動損傷的預防提供基礎[3]。
第二,加強摔跤運動員的基礎素質培養。通常來講,摔跤運動員若想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并對運動損傷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就必須要對抗打擊能力、瞬間爆發力量等內容進行培訓,若沒有對以上內容進行全面科學的培訓極易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對此,教練要將運動員運動損傷預防的重點放在摔跤運動員的常規性運動層面,通過多樣化訓練模式的開展來逐步培養摔跤運動員的反應能力、肌肉的靈活度、對抗持久力等方面的技能,徹底從根本上對運動損傷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
第三,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摔跤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可以從根源上將摔跤運動的損傷降到最低。首先,有關體育管理部門應該定期組織摔跤運動員進行自我安全保護的培訓與講座,在端正運動員摔跤運動訓練態度的同時逐步提高運動員對摔跤運動重要性的認知以及未來發展的信心。其次,教練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過程中還需要對運動員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性引導,并密切關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對其中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及時進行技術性指導。
綜上所述,摔跤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其在活動開展中不可避免地會給運動員帶來損傷,而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可以及時對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進行規避,進而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