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群
射洪縣陳古鎮文聚學校 四川遂寧 629227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必須從生活現實出發,加強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必須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是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探究性和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讓學生操作、觀察、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總結。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既是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又是實施素質教育,落實課程改革,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形成數學意識的需要。
數學是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教學時,依據教材特點,讓學生接觸現實社會,緊密聯系日常生活的景與物,人和事,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如教學“與數學交朋友”這節后,可安排一次濱江路建設活動,除了進行愛國,愛家的教育外,還要求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觀察工地建設,收集有關數據和信息,充分說出自己所觀察體會到的問題,活動中學生觀察十分投入,收集數據十分認真,說數學問題十分活躍。如有的說,我看見了濱江路河堤,橫切面是梯形。根據收集的數據,可計算出所用的混凝土立方數,以及所需的水泥,沙石,鋼筋的各種數量;有的說,根據所收集的數據,可估算出濱江路建設所需的資金以及我為濱江路建設怎樣出力……大大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激發了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培養他們人人參與學習和自覺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讓他們自己發現,獲取和鞏固數學知識十分必要。如教學“三角形的高”,讓學生理解“垂線段最短”時設計以下探究性實踐:1、質疑引趣,體育課上,怎樣測量跳遠的成績,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小組意見;2、探究實踐,分小組活動跳遠并測量,引導學生邊操作,邊觀察,邊比較,發現跳遠成績落腳點到起跳線的垂線段長度,并且發現垂線段最短;3、作圖驗證實踐,讓學生參與測量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距離,并進行比較,得出結論。這樣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主動發現知識,獲取知識,這樣,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沒有想象活動,就不可能創造。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創造性實踐活動,讓學生動腦動手,既能激發想象的內驅力,又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如教學“身份證號碼與學籍號”時,可事先安排學生身份證號碼做一些調查和分析,并收集有關身份證資料,然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認識其中的規律,并小組合作、交流。其次讓學生設計自己學校里的學生的學籍號,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相應的號碼。最后檢查設計的學籍號碼是否合理,并相互比較的設計更簡潔有效。這一實踐活動,可使學生體會分析、排序、歸納等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符號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學以致用。重視挖掘教材中與現實生活中有聯系的因素,讓學生做一做,想一想,量一量,用一用,學會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和創新精神。應用性實踐活動,可展示生活實際中能運用多種數學知識。如植樹節來臨,在植樹實踐活動中,可讓學生編出或計算直線、環形、方形等不同植樹方法所能植樹的棵數的問題、可編出或解答退耕還林中的面積問題。再如,學習“數據收集”,可讓學生廣泛收集各種商品、公司、學校等對象的不同期圖標,觀察分析圖標的特征、含義與所含的圖形,看看圖標中的哪些圖標較多,并用統計語言表達所收集數據,表明自己的觀點。最后,由學生創造性的設計展示本校形象的校標,這一實踐活動,可使學生通過收集、觀察、整理、抽象、分析、歸納等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應用的技能。
總之,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起來,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考察、調查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學到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意識,提高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