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術不端行為及其檢索系統的科學利用

2018-03-28 15:35:06姜學霞
傳播與版權 2018年1期
關鍵詞:誠信檢測系統

姜學霞

中國是論文生產大國,科技成果豐碩,應該充分發揮學術出版的文化傳播功能,服務于社會的發展。學術誠信是保證期刊健康發展的源動力,然而,諸如數據造假、抄襲剽竊、論文代投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卻頻見報端。近幾年來,國內研究生論文照抄、國際期刊論文遭撤稿事件頻發,使得科學界的學術誠信問題受到挑戰,科研誠信的重要性備受關注。國際期刊《晶體學報》針對中國某大學教師的學術造假行為,一次性撤銷其發表在該刊的所有文章,并將其所屬單位列入黑名單。這種類似休克的療法表明國際學界對學術不誠信行為堅決打擊的態度,應該引起國內學術界的深刻反思和警醒。學術論文可靠數據來源和實事求是的結果公布是論文真實性的重要體現,對于學術期刊而言,真實可信的成果是科技傳播的生命線。

學術誠信的缺失滋生了學術不端行為,特別是在信息高速傳播的網絡時代。學術不端是指在學術活動中的各種造假、抄襲、剽竊和其他違背科學規范的行為。隨著公眾傳播媒介由傳統的紙質、電傳等方式拓展到互聯網,人們已經無可逃避地置身于開放式生存的后工業化信息時代。各種媒介將洪流般的海量信息匯集到人們觸手可及的方寸之間,其簡便快捷與時空視域的延伸性使受眾可以隨意在信息海洋中擷取所需。因此,網絡時代的學術不端形式呈現隱形化態勢[1]。擅長剽竊造假的“文抄公”也大肆利用這些無障礙通道盡享豐富的文獻資訊,并且這種抄襲現象向高知人群演化,對社會文化影響惡劣。國內對學術不端行為現象主要是預防為主,在這點上,國外集教育、監督與懲治于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值得借鑒。當今社會,僅僅依靠學者自律已無法規避學術不端行為,拯救學術道德、重建學術誠信需要剛性約束機制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阻斷策略,特別是快速而準確的鑒偽方法。各種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成為防止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重要工具。本文從編輯的視角,探討如何通過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的合理利用來防止學術不端論文的傳播,從而使諸多或潛隱或明顯的學術違規行為無所遁形。

一、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和表征

(一)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

學術不端行為涉及諸多方面[1],與學術不當和學術失范有所不同。朱邦芬院士認為偽造、篡改、抄襲和剽竊是最惡劣的學術不端行為。本文所述主指存在主觀層面上的涉嫌抄襲剽竊、重復發表等學術違規違法行為。導致上述不端行為的原因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界定學術不端的標準不夠具體明晰,學術違規處罰更多地停留在宏觀的原則層面而不是微觀的實踐層面。科技部早在2006年就頒令對科研不端行為予以界定,并給出明確的處罰措施;我們尚無根治學術違規行為的良藥,也未形成完整且能共享的科研人員學術信譽檔案體系。一些人游走在學術不端的邊緣,借打含混的“擦邊球”得利,這種違規雖然還不能稱其為惡劣,但對學術誠信的危害非常大。

二是量化考核機制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學術不端的“推手”。量化考核將學術研究這一復雜的智力勞動機械地簡化為數量表達,統計數字和科研分數成為被考核者的終極追求。由于考核結果與個人評職晉級利益攸關,被考核者會盲目而疲于應付地追求論文數量。學術資質的良莠不齊導致一些人迫于考核達標的壓力而劍走偏鋒。事業單位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定崗定編、評聘分開使科研領域競爭日趨激烈,一些高校規定博士甚至碩士需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方能順利畢業。面對這樣的現實,一些人為了“強化”自身實力而不惜突破學術道德底線。

三是科研違規付出的成本代價遠低于其可能得到的高額回報[2]。一些人借助抄襲在名、權、利等方面獲得巨大收益,而由于學術違規監管的實質性缺位,其丑行被揭發的風險系數卻很低,且侵權者善以改頭換面的方式對他人作品的獨創成分施以重新拼湊包裝,這使得其侵權更具隱蔽性。即便其行為不幸被揭露,也大多不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和懲戒。例如廣州某學院院長博士論文被認定抄襲,也只是調離和降級處理。代價與收益相比微不足道且風險極低的現實,造成鋌而走險者前赴后繼、屢禁不絕,對不端行為的查處責罰極不到位,因而對同類問題起不到應有的震懾和警示作用。

四是學術誠信還未成為學人的共識,其制度建設還有待健全。雖然近年來學術違規問題已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對策[3],但是持有“天下文章一大抄”觀念的還大有人在,特別是青年學者學術誠信意識的淡薄更令人堪憂,重建學術道德也因此任重而道遠。教育部也提出“完善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學術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學術不端行為監督、查處機制”。

(二)學術不端行為的表征——以抄襲、剽竊為例

如今原封不動地復制他人作品的低級抄襲行為已較為少見,然而改換形式或內容后將已有成果的獨創成分竊為己用的高級抄襲日趨增多,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作者通過改換名目及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將有效內容分解為若干“最小可發表單元”[4],這種化整為零分拆發表的論文被人形象地稱作“香腸論文”,其中涉嫌侵權的不端行為呈現不同表象。

1.東摘西引拼湊型抄襲。有些人利用網絡進行檢索查詢,鎖定類似主題的多篇論文分別截取片段,就單篇引用情況看,其重復比例并不高,但通篇文章的綜合復制比例卻很驚人。這是一種截取多篇文章段落字句的拼湊型抄襲,作品中真正屬于作者的獨創成分難覓蹤影,作者的功夫用在了將文獻中剪輯過來的內容重新進行組合拼接。

2.數據與圖表的照搬式抄襲。實驗數據被視作科技學術論文的靈魂[5],而圖表是數據的載體,許多研究、分析基于數據、圖表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數據、圖表是構成實驗論文的核心內容。有些人雖然在謀篇布局、層次結構及表述等方面采用“原創”,但反映其“質”的基礎核心數表卻移植嫁接而來有人會“聰明”地對數據略作改動,使其形式上更像自主研究。這種老調重彈的做法在國際上是被明令禁止的不誠信行為。

3.引用抄襲。第一種:引用的“度”與“量”失當。其特點是作者完全按規定對文獻進行標引著錄,但倘若將引用部分全部抽掉,則文章的內容或篇幅就所剩無幾,難以為“文”。即使注明文獻出處,也不可以隨意大塊照抄他人作品字句。引用本身無可厚非,但其作用僅僅是為佐證自家觀點提供輔助性支持,引用應是邏輯關系的點到為止[6],而不是過度過量的肆意抄用。第二種:引用時“避重就輕”。作者在著錄參考文獻時,對文中引用較少或無關痛癢的文獻能逐一標引,而對引用最多、最直接且最關鍵的文獻反而既不標注出處,也不在文獻中予以著錄。之所以如此,源于他們對漏掉之文獻在自己作品中的“貢獻”心知肚明,他們不是遺忘而是故意“忽略不計”。這種基于抄襲剽竊的目的故意“引而不著”的行為[7],行為人主觀上存在對知識產權的惡意侵犯。

4.研究模式抄襲。在體育、生物、醫學等科技論文中,采用相同寫作模式的論文較為多見,其中大多數是由學科特點所致的正常雷同;但有些則帶有非正常的“隱性剽竊”[8]性質。有的作者套用他人的研究思路、方法原理、實驗條件、操作步驟、環境器械等,僅在細節上進行微小調整或替換,便成就一篇或多篇新作。這類文章不論形式如何改變,都難以掩飾其“換湯不換藥”的本質,抄襲向“高級”演化[9]。

5.學術思想與見解的剽竊。與抄襲不同,剽竊是以較為隱蔽的手段暗地里對他人作品施以改頭換面的偽裝,但實質性內容沒有改變。通俗地講,就是深入解讀他人作品的思想內涵,將之內化后以自己的語言闡釋他人的學術見解,這其中不乏語言成分的原始創作因素,但關鍵在于重述他人見解之外是否也有些許自己的真知灼見。若通篇文章除去復述他人思想之外別無新意,成為沒有靈魂的空殼,則只能將之歸結為非一般的“深度剽竊”。

6.自我剽竊。過量自引的延伸就形成自我剽竊。作者在自己已發作品基礎上略作擴展,僅添加少許內容即成就或衍生出一篇新作;或者重復舊作的數量雖少但卻是精髓:上述情況不論作者是否將其之前的作品列入參考文獻,均應歸屬于自我復制或抄襲,因為超量和關鍵引用已經構成新論文的主體或實質部分。還有在新作中大量復制個人已發作品的所謂“自引”,因其新作只是在原作基礎上略進一步,自引內容已構成新論文的主體或實質部分,故本質上是一種變相的重復發表。

二、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的功能和科學利用

(一)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的功能

針對抄襲性學術不端行為,論文檢測系統應運而生。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都開發了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其學術鑒偽的智能化和可靠性受到許多期刊的信賴。其中中國知網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研發的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以其快速的檢測途徑和高效的效果,備受國內出版編輯部門青睞。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以《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為全文比對數據庫,其海量文獻資源確保檢測結果有非常高的可信度,它不但能對被檢測的文獻內容進行智能分析,通過語義級別處理支持模糊檢測,還支持表格的自動檢測及多語種檢測,其強大的功能和高度的智能化為阻斷學術不端行為提供了實質性保障,該系統能準確無誤地搜到與之相關或高度相似的論文,精確顯示重合比例,以醒目顏色標示重合位置及段落,這些不容置疑的事實數據面前,抄襲者的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使學術不端行為防患于未然。

通過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的查重功能衍生出的文獻追蹤和監督功能有待于進一步開發和合理利用。有些作者在投稿時存在僥幸心理和依賴心理,甚至想通過審稿意見了解自己的稿子是否存在抄襲。筆者認為這種心理的滋生跟作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學術誠信素養直接有關。如果把存在抄襲的稿子進行登記,建立專門作者誠信系統,并對稿件的再次投稿及發表進行監測追蹤,將可以很好的斬斷涉嫌抄襲稿件的傳播,以正學術之風。在出版單位大范圍使用各種文獻檢測系統后,有些期刊的來稿總量呈下降趨勢,這與檢索系統的啟用有直接關系,檢索系統火眼金睛般精良的鑒偽能力對投機者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因此,開發和完善文獻追蹤系統,有不端行為的作者一經告知檢測結果,則其日后意欲重蹈覆轍就需“三思而后行”,讓學術不端系統充分發揮學術監督作用。

(二)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的科學利用

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已在眾多期刊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仍是出版人需要著力探索的問題。

1.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的使用現狀及遇到的問題。盡管目前國內有知網、萬方、維普等多家權威的文獻檢測系統以及在線論文檢測專家、論文檢測網等專業的檢測網站,但是中國知網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市場份額最大,甚至成為很多編輯部門依賴的唯一手段。而作為工具功能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仍然存在查全、準確率、時滯等問題。每種期刊選擇的檢測系統不同,其查重結果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本編輯部曾遇到同一篇稿子在某一文獻檢測系統的查重結果是12%,而在另一查重系統的查詢結果卻是46%,因此檢測系統的數據可靠性是期刊使用者嚴格把關的重要問題。另外,對社科和科技論文的檢測準確率因檢測時偏重文字重合比而導致檢測準確度也會存在差異。因此,針對各科目的特點合理使用學術不端檢測工具防止學術不端行為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其中醫學論文在檢測系統過程中的問題及其防范對策研究值得其他科目的學術人員借鑒[10]。

2.科學使用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來防止學術不端行為。在學術不端事件頻發的當下,如何借助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功能,防范不端論文的發表,就應該充分了解并合理選擇和使用適合自己期刊的學術不端系統。對編輯部門來說,審稿、編校、出版、發行幾個重要環節都要嚴格把關稿件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特別是審稿環節,稿件送審和出刊之前,編輯可通過學術不端檢索系統進行2次檢索查重[11]:第1次主要檢測其是否涉嫌抄襲或引用失范(如“著而不引”或“引而不著”)。編輯初審時從系統中搜得相同主題有一定重合度的論文,可以下載其中主要的文獻(一篇或數篇),復審時連同來稿一并上傳或交予審稿人,由審稿專家綜合審閱后給出專業判斷。有些專業性很強的內容需要進行深度解讀,編輯難以作出合理準確的評判,審者具備擔負此任的學識,但其查重途徑有限,編輯提供的比對文獻恰好能為其準確評鑒助一臂之力。第2次在復查作者修改過程中不端行為的同時,旨在避免由出版時滯導致的重復發表。本刊曾遇到這樣的情況:檢測作者初稿時的文字復制比在許可范圍內;但作者按審稿意見修改后,修回稿的文字復制比例卻大幅度提升,這說明其所謂修改多是援引他人而非原創。此外,一些作者為了提高命中率,借網絡之便一稿多投,編輯若能在發排或出刊前復查,則可借助出版時差減少一稿雙刊。經實證分析發現增加檢測次數和多系統補充檢測可以有效的減少學術不端稿件的發表[12]。因此,合理利用檢測工具,編輯在學術不端的“防”和“治”方面大有可為[13]。對于文字復制比高、涉嫌抄襲的稿件,各期刊雖然做了退稿處理,但是這些稿件又會通過作者投機取巧或者細枝末節的微改投到其他期刊,如果編輯部門和學術不端系統不能對這些稿件和作者進行記錄和追蹤,這些稿件終歸會成為危害社會的負能量產品。因此,建立學術不端論文網絡跟蹤系統迫在眉睫,一旦發現學術不端論文,應該對論文及其作者進行誠信記錄,讓不端論文就此止步,對作者本人及學術界起到警示作用,以筑良好學術環境。

三、對學術不端行為的反思和建議

(一)對學術不端行為的反思

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缺乏統一、權威的標準。目前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可以準確顯示復制比對結果,但重合比例達到多少即定性為學術不端尚無定論。關于引用的“量”,國外參照的標準也各不相同:有的規定不得超過40%,有的規定在1/3或1/4以下,還有的嚴格到不超過1/10;我國《圖書期刊飽和試行條例實施細則》中,要求“引用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1/10”。鑒于自然科學論文的承繼特性較強,有人建議自然科學作品的引用部分以不超過1/5為宜[11]。在實際操作中,國內有的期刊將重復內容的上限定為50%,也有人認為重復比例大于60%為抄襲。筆者曾細查過一篇文字復制比達68%的論文,除摘要和參考文獻外,僅文章開頭部分出自作者手筆,其余文字全部是“借用”。由此看來,將重復比例確定為60%或50%都值得商榷。復制比如此之高的論文應定位為嚴重抄襲而不是涉嫌抄襲。倘若因我們的過度寬容而在潛移默化中“使抄襲成為一種習慣”,則其危害不僅在于制造學術垃圾,它最終將使我國學者的創造力陷入萎縮的可悲境地。

科研成果的評價考核體系存在缺陷。學術研究的評價不能單純以數量來衡量,考核也不應簡單地折合為分值表達。被稱為刑法學之父的貝卡利亞只有5萬字的作品流傳于世;而著名哲學家伽達默爾數十年磨一劍,其產生世界影響力的代表作《真理與方法》在他60歲那年面世。如果按照我們現行的量化考核標準和以年為計量單位的周期進行考核,這2位世界級大師恐怕多數時間都難以達標。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需要發表論文的有1180萬人,而國內學術期刊的承載量約248萬篇[14]。供需之間存在巨大落差,要求人人考核過關根本是超現實的天方夜譚。可以說,考核從客觀上提供了滋生學術不端的土壤和溫床。若以考核作為推動研究的原動力,勢必造成被考核者的心浮氣燥和急功近利。在這種學術氛圍下,我國成為論文“數量的巨人、質量的矮子”也就不足為奇了。有院士指出,90%以上的學術論文是垃圾,我們不必去評判這句話是否準確,而是要看到目前的科研學術論文現狀。重“量”更要重“質”,建立質、量并舉的學術評價體系,才能使我們在保持論文數量優勢的同時,質量與影響力也得到與之相匹配的同步提升。

(二)對防止學術不端行為的建議

遏制學術不端需要標本兼治,在全社會應加強學風建設和誠信教育,讓學術誠信之氣內化于心。劉延東同志認為“誠信是科學家最寶貴的品格,每一個邁入科學殿堂的人都應當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15]。我國高校應該借鑒國外經驗,從教師、學生抓起,建立誠信體系、強化監督管理、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懲治力度[16]。通過教育引導讓學術誠信觀念根植于學者頭腦之中,使其以自律精神自覺遵守學界的公序良德。熱衷追求虛名終將自誤,要成就文章這種千古之事,僅靠睿智靈活的頭腦和豐厚學識的積淀遠遠不夠,誠信作為映現人品的基本素質,對人終生的學術成就影響至深。目前很多期刊有自建網站,面向公眾開放網上投稿系統。各出版單位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在網站的醒目位置將“學術不端文獻檢索系統”及其效能廣而告之,向受眾昭示其強大的查重鑒偽功能,以此警示取巧投機之人“此路不通”,促進學者學術誠信意識的回歸。

完善學術不端行為處罰機制,使學術誠信之氣警于心,化于行。學術不端行為頻發給出版人帶來極大困擾,為了凈化學術空氣,構建規范健康的學術平臺,許多期刊在發布《征稿簡則》或《稿約》時申明對學術不端的懲處辦法,一些期刊還以群體協作的方式對其進行聯合抵制。2010年福建省高校所屬的51家刊物,聯合發表了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對不端行為者除采取撤稿、曝光、5年內禁發文章等嚴厲處罰外,同時還將其列入刊群共享的“黑名單”。聯合抵制聲明與檢索系統有機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術不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各期刊可以協作建立共享網絡數據庫,及時向社會公布不端行為及其處罰辦法,讓廣大作者有規可依,從而提高自律意識,在以后的學術生涯中將學術誠信落到實處。[本文系肇慶學院2017年校級科研基金項目(201723)]

[1]王文福.網絡時代期刊論文隱形學術不端挖掘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677-682.

[2]李真真.查處學術違規 豈能不了了之[EB/OL].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http://check.cnki.net/Article/topics/lzz/2010/05/152.html.

[3]孫濤.學術期刊防范和治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對策[J].傳播與版權,2015(10):70-71,74.

[4]趙麗瑩.科技論文自我剽竊的識別[J].編輯學報,2010,22(1):29-30.

[5]尤偉杰,李小萍.學術不端論文的一般規律及應對策略[J].編輯學報,2009,21(2):151-152.

[6]張月紅.透過幾種現象看學術不端[EB/OL].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http://check.cnki.net/Article/standard/avoid/2010/09/221.html.

[7]郭玲,陳燕.參考文獻著錄中的學術道德缺失現象及其防范[J].編輯學報,2007,19(1):8-10.

[8]許姝韞.論科技論文中的一種隱性剽竊[J].編輯學報,2009,21(2):147-148.

[9]劉軍,許治平.體育學術期刊常見學術不端行為類型及其應對策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5):70-72.

[10]楊晨晨.運用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檢測醫學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編輯學報,2014,26(1):42-46.

[11]冷懷明,劉洪娥,欒嘉,李愛國.避免科技論文重復發表和一稿多投的機制與實踐[J].編輯學報,2007,19(6):457-458.

[12]張輝玲,白雪娜,崔建勛,黃修杰.學術不端文獻的發表追溯及防范對策——基于185篇疑似學術不端文獻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691-697.

[13]馬云會,劉蘇君,王雅西,王紅麗,謝貞.抵制學術不端行為是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74-676.

[14]王攀.“學術不端”何時謝幕[EB/OL].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http://news.163.com/11/0211/01/6SITMFKN00014AED.html.

[15]劉延東.劉延東在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http://check.cnki.net/Article/rule/2010/05/149.html.

[16]韓麗,廖英.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圖書館學術誠信課程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7(2):125-131.

猜你喜歡
誠信檢測系統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檢測題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檢測題
WJ-700無人機系統
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中國鹽業(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少先隊活動(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91导航|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午夜久久影院| 中文字幕啪啪| 亚洲αv毛片|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婷婷激情亚洲|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91美女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超碰免费91|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欧美成人国产|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亚洲|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本在线|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白浆视频| 理论片一区|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天堂网2014| 国产人人干|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国产系列|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日本国产在线|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一级裸网站|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青青草一区|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日韩在线视频网| 男人天堂伊人网|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亚洲天堂久久新|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成人午夜久久|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国产毛片不卡|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