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國內基本共識是,自2008年國外出版公司因圖片版權問題敗訴賠償后,圖書版權貿易中的第三方版權問題得到特別重視。雖然國內外出版公司越來越重視第三方版權問題,且有采取相應措施,但第三方版權問題的責任基本完全由國內出版方承擔,問題并未很好解決。
如下列舉了全球排名前幾的幾家科技出版公司合同中對第三方版權材料的描述及其譯文(為避免對應到具體出版公司,已將部分詞語替換,但不影響涵義)。
material copyrighted in or credited to the name of any person or entity other than proprietor or which by their very nature indicate that the rights are owned by a third party,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text,charts,photographs or illustrations
以所有者之外的他人或實體的名義受版權保護的材料;歸于所有者之外的他人或實體的材料;實質上表明權利屬于第三方的材料。上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圖表、照片、插圖。
any textual or illustrative material(including photographs,pictures,diagrams,drawings,tables,graphs or maps)in which rights are not held by proprietor
非所有者持有權利的文本或說明性材料(包括照片、圖片、圖畫、表格、圖表或地圖)
copyrighted material from the original work controlled by third parties
由第三方控制的受版權保護的材料
any text,photos,or illustrations included in Proprietor's edition for which Proprietor obtained permission from a party other than the author(s)or general editor(s)(or illustrator)of the Work
所有者從原作者或主編(繪圖者)之外的第三方獲權使用的文本、照片或插圖
any text,illustrations or supplemental material from other sources that may be incorporated in the original Work
其他來源的文本、插圖或補充材料
copyright literary or artistic material from the Work
受版權保護的文學或藝術材料
以上描述或長或短,或寬泛或具體,不盡相同。可嘗試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材料具體內容,一是何為第三方。第三方材料的具體內容基本可確定,包括文本片、圖片、圖畫、表格、圖表或地圖,也包括補充材料。但重要的是另一方面,第三方具體是什么。針對這一問題,從上述描述可知,各所有方理解不同,有從來源理解,有從控制理解,有從持有理解,有的又排除了原作者或主編(繪圖者),有的甚至未加限制。無論其具體描述如何,都是從所有方角度進行描述,在此稱之為廣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針對廣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所有方在合同中基本都要求國內出版方負責取得授權且付費。因各個所有方對第三方版權的描述并不一致,國內出版方在同時與多個所有方合作時,即使有意付出大量精力及投入以解決第三方版權問題,但也會很難統一原則。
換個角度,從國內出版方引進翻譯的實務上考慮,問題似乎會簡單些。國內出版方關心的問題即就具體某個材料中文版是否可直接使用;若需獲權使用的話,是否需要另行付費。其中,需要另行獲權使用且需另行付費的材料,才是國內出版方的重點處理對象。從國內出版方角度,可定義第三方版權材料為需要另行獲權使用且需另行付費的材料。在此,稱之為狹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
狹義第三方版權對比廣義第三方版權,至少包括兩方面的好處,一是規避了何為第三方的問題;二是排除了需要另行獲權使用但可免費使用的材料。
在版權貿易實務中,從廣義到狹義,不僅是簡單的定義轉換,背后的本質是厘清版權的責任問題。若采取廣義的定義,合同要求國內出版方解決授權問題且付費,國內出版方則會顯得很茫然,會面臨很多問題。例如,界定哪些材料不屬于所有方,其中哪些材料要尋求獲權,尋求獲權的哪些材料需要另行付費。在這些問題上,由所有方處理會相對容易一些,因為其在最初獲權的時候都已建立了聯系渠道,再次聯系時可以節省時間精力,而且授權方對其也有一定了解與信任,獲權也相對容易。若采取狹義的定義,合同中要求所有方提供狹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實際上責任則由所有方承擔了。在現有版權貿易環境中,所有方依舊處于優勢地位,合同中要求所有方提供狹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這一訴求可能難以達到。但該階段,尚處在版權洽談階段,國內出版方未簽約付款,仍具有主動權,即使合同不能體現,至少可以要求實際操作中提供狹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列表。有了狹義的第三方版權材料列表,國內出版方在決定是否簽訂版權合同,以及如何處理這些材料方面,就比較有針對性了。
在圖書版權貿易過程中,為達成協議,需先厘清第三方版權問題,相應的需耗費大量精力與成本。國內出版方在承擔了高額版稅的情況下,若需再投入大量精力厘清第三方版權情況,版權貿易將寸步難行。現階段,短時間內都很難跨越第三方版權問題,需出版方積極應對。出版方可在實務中試圖采用狹義的第三方版權定義,轉換厘清版權的責任,減少精力的耗費,更高效地促成版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