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廣播電視臺
社交化媒體,是social media的翻譯,也譯作社交媒體、社會性媒體和社會化媒體,指允許人們撰寫、分享、評價、討論、相互溝通的網站和技術,是彼此之間用來分享意見、見解、經驗和觀點的工具和平臺。①
社交化媒體是一種給予用戶極大參與空間的新型在線媒體,具有參與性、公開性、交流性、對話性、連通性和社區化等幾個基本特征。目前的社交媒體按屬性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為創作發表型,主要是由博客網站和論壇網站、微博組成。第二類為資源共享型,照片分享網站、視頻分享網站、音樂分享網站還有評論網是內容共享性社會媒體的典型代表。第三類是協調編輯型,包括百度、維基以及社交型問答網站。第四類是社交服務性,如社交網絡(SNS)、微信等。第五類是C2C商務型,代表網站是淘寶網和各種團購網站。③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的走向是一個復雜且包含預測性的的問題,下面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研究: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的來源不應該局限在轉載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上,而應該更好地利用社交化媒體尋找新聞線索,做原創性新聞。社交化媒體可以幫助拓展網絡新聞的來源。網站記者可以通過微博和各種論壇關注當下最熱的話題、傾聽底層草根的呼聲,并借由社交化媒體擬定新聞活動增強與讀者的粘合度。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媒體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精細分眾傳播。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用戶呈現出群體聚集的現象。精確的受眾定位可以極大地提高新聞的實際到達率和閱讀率,提升網絡新聞的傳播效果。
1.內容選擇上
(1)堅守新聞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對于網絡新聞來說也是如此。尤其在社交化媒體環境下,海量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受眾很容易迷失其中遭受虛假新聞信息的欺騙。其次,處理方式也要真實,不造假,如選取新聞配圖、標注新聞來源上。最后,向社交媒體發布內容時要先核實后發布,避免由于記者和編輯的失誤為本媒體帶來不良的影響。
(2)要緊抓網民的興趣點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的選擇要時刻保持與網民的同步互動。只有抓住了網民的興趣點,知道網民喜歡看什么、讀什么才能更好地進行新聞傳播。重視新聞的趣味性網絡新聞可以適度迎合受眾的這一需求,挖掘更多具有趣味性的社會新聞。
(3)具有較強的故事性
人們在社交化媒體上閱讀時更傾向于故事性強的文章而不是枯燥無味嚴肅的文章,這樣的文章能更多地引起網友的注意。因此,在選取網絡新聞的內容時故事性應該成為一個重要指標。
2.內容排布上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新聞網站在進行內容排布時要突出社交屬性,要充分考慮網民習慣和興趣。每篇文章下要設計有贊、頂、踩等按鈕,同時可以進行微博、QQ、微信圈分享,增強用戶的參與感。
3.內容處理上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人們更傾向于快速有效地閱讀,所以新聞標題的擬定一定要簡短,而且標題的擬定一定要具備可視化信息。在文字的使用習慣上,詞匯使用盡量避免使用艱澀難懂的語言。新聞要注意對新聞圖片的運用,在新聞配圖的選配方面,盡量以圖片為主,文章要以簡短段落為主。
“互動”是當今社會生活的熱點詞匯,諸多領域都把互動作為體現公眾參與的重要指標。“新聞互動,一般指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授雙方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對新聞中的信息或者其他要素進行的溝通和回贈。”③社交化媒體十分注重對互動手段的使用。在新聞的議題設置上要選擇他們關注度高的話題。
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的傳播方式需要借鑒社交化媒體的傳播特性。“網絡數字化技術向用戶端滲透,使傳媒生態和游戲規則不斷改變,網民具有了表達、參與和聚合資源的技術手段,這意味著傳播權利的重新分配。”④社交化媒體環境下人與人的關系得到凸顯,因此網絡新聞的發展不但要以滿足受眾需求為自身努力的目標而且在努力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借助受眾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新聞與受眾的粘合度,順應社交化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生產傳播的規律。新的時代,新的征程,新的變化,我們有理由期待網絡新聞在社交化媒體的環境下迎來更好發展。
注釋:
① 百度百科:http://www.baidubaike.com.
② 王曉光,郭淑娟.社會性媒體初論「EB/OL].http://news163.com/08/12/14/4TCEO1DH 000131UN.Html17.
③ 劉碩:《論社交媒體與新聞互動——臺灣ETtoday網站社交新聞操作模式探析》,《經營管理》,2013.
④ 崔波:《社交化媒體正在改變新聞傳播方式——美國的混合式新聞傳播微議》,《國際新聞界》,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