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騰立國
(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116300)
從社會總能耗的構成分析,其中建筑能耗所占較高,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它貫穿于整個建筑生命周期,此時更加凸顯了建筑節能綠化的重要性,它是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關鍵所在。
需要將自然能源充分利用至建筑設計中,打造具有節能特色的圍護結構,增強建筑采暖以及空調系統的效率。以建筑自然通風規律為指導,在此基礎上構建優良的風冷系統。此外,在進行建筑平面與總體布局設計時,需要以自然環境為基準而展開,并與區域內的自然條件相適應。
在挑選材料以及施工過程中,需要采用科學的方式提升各類資源的利用程度,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引入先進的技術,可以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并充分利用廢料與廢物,實現建筑環境內的資源循環[1]。
建筑結構應與自然環境相適應,通過動靜互補的方式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并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建筑材料應挑選安全無毒的材料,以此打造出舒適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
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應以天然材料為佳,并盡可能減少鋼筋混凝土的用量。對建筑的地理區位進行分析,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典型的有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熱水。
當今,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嚴重,社會各界對于建筑節能效應的關注程度也逐步提升。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潮流,與之相關的理念應用與創新工作也逐步得到了深化。
實現建筑節能,就需要在建房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土地的不必要占有量,同時還需最大程度減少綠化面積的損失。節地設計指的是在不影響建筑項目施工的前提下,將土地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水平。其可采取的措施較多,例如:提升建筑容積率;充分發掘地下空間的作用;實現住宅建筑用地集約化等[2]。
整體設計質量將對建筑性能造成直接影響,同時還與施工成本相關聯。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當地的氣候、文化以及經濟這三方面的調研工作。
1.在建筑總平面設計階段,需要切實做好地質保護工作,對地形條件加以合理利用,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綜合體量、朝向以及建筑間距等方面因素,確保通風與采光照明的優良性。
2.在確定建筑朝向時,一方面需要考慮太陽入射角,另一方面需要明確當地的主導風向,綜合以上兩方面因素確定出最佳的朝向。
3.為了提升土地利用程度,在確保建筑具有良好日照條件的基礎上應適當縮小樓宇間距,具體可行的方法有交錯布置法。當建筑群表現為縱向布置時,位于前排的建筑可以充分利用斜屋面的作用,確保后排擁有充足的日照。
1.對于單個建筑而言,其對應的熱工性能與體型系數有著密切的關聯。通常,相比于直面建筑而言,曲面建筑的熱耗表現普遍更高。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分散布局建筑熱耗明顯偏大。因此在設計階段,應最大程度減少外墻表面積。
2.在建筑外墻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采光等需求,相關的電氣設備使用率不可過高,設計出合理的外墻結構有助于提升室內的熱穩定性。在外墻材料的選取上,應以新型隔熱磚為宜;在門窗材料的選取上,應以鍍膜窗戶為佳,它對應的導熱系數更低,可以顯著提升室內的熱穩定性;門裝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降低熱交換程度;此外還可以配備可調節的遮陽板,避免陽光直射現象。
3.合理的彈性設計方案,可以明顯改善建筑的可變性與適用性。其一,樓梯應具有一定的生長性;其二,應預留充足的管道空間,以便水暖、電路鋪設工作的展開[3]。
1.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材料應符合環保、安全的標準,不可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在對地板磚以及各類粘合劑進行選取時,在考慮其性能的同時,還應明確該此材料是否存在釋放有毒物質的可能。
2.提升保溫材料的應用程度。材料應具有良好的保溫絕熱性能,通常情況下,建筑保溫材料的節能效率應達到50%甚至更多。
3.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例如,充分利用空調冷凝熱,將其作為日常生活用水;在日照良好的地區運用光伏發電技術,并作為生活用電;使用具有修復功能的新型混凝土材料;選購具有自行呼吸功能的外墻材料,一方面可以維持室內熱穩定,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凈化空氣的效果。
1.在高溫酷暑時期,建筑門窗以及外墻等結構均會獲得大量來自于地面的輻射熱能,為了降低高熱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在室外栽種一些綠植,以此起到吸收熱能的效果。而在低溫的冬季,綠植類型應以落葉型為佳。
2.可以適當栽種一些攀緣類植物,進而起到綠化墻面的效果,現實中較為常見的有野葡萄,它無需依托于其它支撐物,生長高度可以達到 15m,不僅可以降低熱輻射現象,還可以起到裝飾美化的效果。
3.陽臺具有連接作用,它是溝通室內外的重要路徑,對陽臺進行綠化可以顯著提升建筑美感,并能夠適應城市景觀的需求。陽臺可分為凹形、凸形以及半凹半凸三種,對于小同類型的陽臺而言,其對應的日照與通風條件均存在差異,因此也形成了對應的小環境氣候。所以,在進行綠化設計時應當綜合實際情況。此外,還應控制好植物的高度,不可影響正常的采光與通風。
分析各類型建筑,其中使用的環保材料大體可分為如下五種:(1)無毒無害型:以天然性材料為主,或是通過簡單加工而成,最為常見的有天然石材與木料。(2)低毒、低排放型:對原始材料進行加工與合成,其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被清除,或是通過工藝方法控制有毒物質的釋放,此類材料的毒性較小,對健康的危害程度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常見的有纖維板以及大芯板。(3)環保裝飾材料:此類材料主要用于建筑裝飾裝修,具有較理想的環保效益,常見的有加氣混凝土砌塊,該材料只需要使用普通的木工工具便可進行加工切割,由于砌筑砂漿厚度較薄,因此具有優良的蓄能與隔熱效果,是綠色建筑的理想材料。(4)環保管材:如今管材被廣泛運用于建筑領域,對某一建筑而言,如果其內部均采用統一的環保管材,那么將會創造優良的節能環保效益。(5)環保照明:建筑的照明系統應合理,同時在選材上應以新型節能產品為佳,二者均是降低電能消耗的重要途徑。
在建筑工程大規模發展的背景下,綠色設計理念的重要性愈發明顯,它在暢行綠色建筑的背景下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在綠色設計理念的指導下,可以將現代建筑設計水平提升至新的高度。現代建筑設計工作除了顧及建筑功用外,還應通過綠色設計的方法提升建筑的節能性與環保性,通過對自然環境的分析,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的優勢,進而提升建筑的實用性與舒適性,做到建筑、人與自然三方面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