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偉 咸陽師范學院設計學院
最近幾年來,互聯網影響著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理念以后,互聯網和各個行業的融合力度更深,推動著各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在社會生活中,高校承擔著培育人才的重要責任,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對高校工作有序展開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互聯網+”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可以探索出學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徑。
在“互聯網+”視閾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基礎是學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創新,各個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們的思想觀念變化,切身轉變個人管理理念并讓選擇一種學生們更容易接受的管理方式。在“互聯網+”視閾下,要堅持學生為本的思想,站在學生們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個性,按照學生們自身特征優化本校的學生管理路徑,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在高校先進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下更好的發展。
在“互聯網+”視閾下,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創新是基礎,而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即為具體的路徑。過去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層級比較復雜,在管理時信息傳遞速度比較慢,管理質量和效率并不高,信息傳遞速度比較慢,學生管理模式過于僵化。在“互聯網+”視閾下,各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要突破過去單向控制的學生管理模式,通過學校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構建一個雙向體制,借助于網絡平臺創新學校和學生的雙向互動管理模式,具體的模式創新如下所示。
首先,要實現管理模式的平臺化,這是“互聯網+”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的重要基礎,通過平臺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及時傳遞和反饋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和實時交流。從目前來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平臺化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類似微信和QQ群等互聯網平臺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學生們不僅可以借助這些媒介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進行意見反饋,同時學校方面可以借助這些媒介了解和掌握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們的滿意度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其次,要實現組織的扁平化。過去的科層制影響下,學生管理工作環節比較復雜,管理的部門體系不科學導致了組織結構的不合理,阻礙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在“互聯網+”視閾下,要充分尊重學生這一主體,建設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模式,更靈活的滿足學生們的多種需求,借助互聯網對學生管理部門進行撤銷、合并和重組,實現管理機構無縫連接,保證高效、有序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構建扁平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
通過學生管理的平臺化和組織扁平化,高校的管理者們可以借助互聯網優化學生管理工作體系,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對學生們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兩方面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下面筆者將結合具體的實例進行管理模式實踐示例。
首先,在進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互聯網工具,有秩序的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借助學生管理系統錄入學生們的日常信息,及時修改和更新信息,把握和學生們相關的動態狀況。第二,要借助于微信群和QQ群等上傳學校管理工作文件,保障信息及時傳遞出去,及時獲得學生們的意見反饋等。第三,要借助網絡平臺構建學習討論小組,通過網絡平臺讓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討論的科學性。第四,通過學院的公眾號和官方微博記錄學生們的集體活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其次,在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教育管理時要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借助互聯網平臺了解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及時解決學生們在思想方面的問題,幫助學生們解答疑惑。從目前來看,高校學生思想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學生們學習問題,伴隨著成長出現的心理問題,在戀愛方面的情感問題,和人相處的問題以及對人生規劃的問題等等。為了更好的解決上述問題就要采取以下幾種措施:首先要借助學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設置專門的思想教育工作板塊,及時發布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動態;其次要在校內的學生社區論壇中公布一些和學生息息相關的就業信息,讓學生們可以和學生管理工作者更好的溝通;最后,要在學校建設專門的“學習交流”欄目,學生們也可以互相交流經驗,實現資源共享,在校內形成良好的風氣。
總的來說,通過雙向互動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可以創建良好的學生管理工作平臺,通過扁平化組織模式重視和學生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和過去的單向控制模式不同,雙向互動模式強調發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實現和諧的關系模式。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互聯網+”視閾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借助網絡平臺更好的服務學生,各個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學會使用先進的網絡工具,發揮網絡工具的作用并不斷優化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讓學生們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獲取知識并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