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麥克盧漢曾說:“真正有意義的,并不是媒介所提供給人們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媒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Vlog(視頻博客)作為一種新型的視頻方式,于近兩年國內逐漸顯露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如何結合品牌需求,對Vlog這一個新型媒介進行有效利用并確保品牌傳播獲取最佳效果,成為了品牌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Vlog是video blog的縮寫,是一種視頻形式,指的是一種集文字、圖像和音頻于一體,剪輯美化后,能表達人格化和展示創作者日常生活的視頻日記。Vlog源于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是被稱為“Vlog之父”的Casey Neistat推廣開來的,他通過連續600多天堅持日更視頻,讓Vlog擁有辨識度、專業性與技巧性,并使Vlog已經逐漸成為了許多Volgger(視頻博主)記錄生活、表達個性的流行方式。
一方面Vlog作為新的短視頻形態,它的擴散與普及觸發著一場生活記錄方式的新變革,存在對短視頻行業產生新一波沖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隨著各大平臺頻頻出現Vlog的身影,品牌開始和Volgger合作,這種短視頻形式正在成為品牌傳播新的營銷風口。
指品牌在更新后或推出新品的前期,通過Volgger測評的形式來增加品牌或產品的曝光度,以提升受眾的關注度和品牌的傳播力。如可口可樂在40周年推出迷你罐限量禮盒之際,邀請博主@Caston為品牌制作了一支名為《我的可樂倒帶回憶錄》的Vlog,視頻中博主@Caston以個人情感的視角,來呈現出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觀。
指博主通過個人線下體驗來實現品牌更深層次的曝光,加深人們對品牌或產品的認知,包括線下實體店或品牌展覽會等體驗形式。如在2018年在路易威登的展覽會上,品牌方邀請了多個知名博主到現場并為博主提供了服裝、鞋子、手提包、掛飾等品牌產品,博主以各自不同的Vlog風格呈現了現場觀感。
這種形式的傳播不側重于單純描述產品功能或體驗,而是品牌與Volgger們合作后表現出一些與品牌精神內涵相關的東西。以@你好_竹子和Puma合作的Vlog為例,視頻講述了該博主以“尋找靈感”為創意點,和好朋友去到海南島的一個小漁村,從漁民和沖浪手上汲取靈感的故事。在沖浪和對大自然的探索中,博主在視頻里傳達了Puma的“你就這樣”的品牌精神。
Vlog的本質是Vlogger以拍視頻的方式記錄生活,視頻內容與創作者的人格魅力聯系緊密。而由于Vlogger往往帶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使之成為品牌在Vlog傳播的重要特點之一。
與傳統的TVC或明星代言廣告相比,Vlog給受眾的距離感更小,也更加真實。Volgger與受眾處于平等的關系,他們不僅完成品牌簡單的曝光,還有對產品的深刻體驗,結合主觀感受來完成與受眾的深度互動。
由于網絡塑造了一種擬態環境,它從某種意義上隔絕了人際之間的真實交流,不對等的信息關系促成了人們單方面的認知。而Vlog用生活化的視角去傳遞信息,會給觀者帶來現場的真實性。
Vlog往往具有鮮明的人格化特征,如博主@Catson就將街頭美食家作為自己的標簽。而受眾也正是因此而進行關注,所以品牌選擇和自己風格調性一致的Volgger,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鎖定了相對應的目標消費群體。
移動社交平臺的普及化,促使Vlog發展勢頭迅猛上升,以B站為例,截至2018年2月份,已增長到日更千條,單條視頻點擊閱讀量可達到139.5萬。微博也在9月份發起了Vlog博主召集令,給認證的“微博Vlog博主”更多成長資源,并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知和接納Vlog。
自“OPPO”首次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大規模投放Vlogger后,參與到Volgger投放的品牌方也越來越多,以微博粉絲達到203萬的@你好_竹子為例,僅2018年已有十余個品牌與其進行合作,其中包括“寶格麗” “香奈兒” “奧迪” “梅賽德斯-奔馳”等品牌。
作為短視頻領域的藍海,Vlog受到越來越多平臺的關注與青睞,截至目前,包括微博、抖音和B站在內的平臺都已成為Vlog的重要陣地,2018年1月份,移動端視頻剪輯和制作APP小影(VivaVideo)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標志著以視頻網站為主要平臺的Vlog開始轉向移動終端,Vlog的平臺建構日趨完善。
拍攝Vlog不僅需要購買昂貴的拍攝器材,同時還需要具備剪輯等后期技能,Vlog的特性為其創作帶來了一定的門檻限制,導致品牌商在Vlog的營銷選擇中只能局限在少量的Volgger中。面對受眾范圍尚小的情況,品牌商仍要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盡管Vlog形式新穎,在經過長期的拍攝制作后,難免會陷入雷同的主題,如何避免內容題材的同質化迫切需要解決。對于Volgger而言,需要進一步挖掘細節、升華主題,在保證內容的基礎上實現對Vlog的持續更新。對于品牌來言,則需要研究品牌如何與Vlog更深入地進行結合。
Vlog作為一種新型內容呈現方式,其鮮明的人格化特征可以拉近和受眾的距離,產生情感共鳴,然而Vlog過度的商業化卻可能會引起受眾的排斥與反感。因此Vlog在進行商業化發展的同時,不要忘記其內容價值的本身意義。品牌與Volgger應保持理性的商業植入,從而做到內容和商業化的平衡。
綜上所述,Vlog上的品牌傳播形態一般以測評、體驗、原生內容三種形式存在,并凸顯出人物個性化、深度互動化、較真實的生活化、受眾精準化等特點,這一形態與特點為品牌傳播帶來諸如逐漸提升的受眾認可度等機遇,也同時帶來了制作門檻的提高和同質化及過度商業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