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輝 宋靜一 邢臺廣播電視臺
一條新聞的傳播最終在觀眾那端停留,其目的就是讓觀眾了解新聞的內容以及必要的評論,這些任何媒體都能做到。
觀眾不僅是新聞的接受者,也可以從觀眾開始四處傳播,其對新聞實事的正確傳播有著巨大的影響。而在傳播過程中對新聞的主觀性評價也是非常關鍵的。因此,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加透徹地了解新聞實事,廣播行業有必要承擔起這一責任,在第一時間播出新聞和評論,根據觀眾的反饋再做出反應。
摘要是排在所有節目的前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摘要的主要目的是有簡潔生動的語言來吸引觀眾,以此引起觀眾的興趣,接著收聽節目。因此摘要的撰寫很重要,首先要生動新穎,其次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繼續聽下去,好的摘要非常關鍵。
每天發生那么多的新聞事件,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播出,就會顯得沒有章法。因此,編排人員需要把同一類的新聞放到一起去播出,比如政治類事件在一起;娛樂類事件在一起,而在各類新聞時間的轉換過程中還要做好銜接工作,以免太過生硬。具體熬遵循以下原則:
1.增加節目的信息量
新聞節目的信息量決定了其質量,一般而言,新聞節目的信息量越大,其價值就會越大;反之,其價值就比較小。比如說一條簡短的新聞也只相當于一個新聞導語,觀眾從中獲取的信息有限,那么新聞的信息量就限制了人們對新聞的認知。因此,編輯在編排新聞的時候,要注意編排同一類的節目,盡可能多得增加新聞的信息量,讓觀眾在了解新聞的同時,還能了解新聞背后的事件,這樣在聽新聞的過程中就能了解很多知識。
2.提高報道的新聞價值
并不是每一天都有很多重要的新聞,當這一天沒有大新聞事件的時候,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新聞,編輯要善于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東西,然后把最有價值的一方面呈現給大家,這樣聽眾一樣能獲取很多信息。
3.增強節目的評論功能
廣播除了以上的編排技巧之外,還要注意在每個新聞事件播出之后進行評論,因為專業人士的評論能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如果僅僅播出一條新聞不帶任何評論,那么這條新聞也只是一條新聞,聽眾對其了解并不多。
編輯在每天的編排過程中首先要有全局意識,就是能夠具有高屋建瓴的意識,站在一個制高點來審視這些新聞,把一類的新聞編排在一起,要從眾多的新聞中選取優秀的,新聞的播出能夠給人們帶來一些感悟。
在新聞事件的編排過程中,要選取不同類型的新聞,只有選取豐富的內容才能吸引觀眾,也才能讓節目更加多彩。而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一定要注意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沒有具體政策的指導下,切忌恣意平林。
新聞的播出主要是為了讓觀眾了解更多的新聞材料,如果拋棄了這個理念來做節目,那就是舍本逐末,節目就會得不到觀眾的認可。
在所有工作中,新聞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其標準多樣,需要根據真實性原則,對事實情況進行一次次的篩選。新聞媒介必須根據新聞的定義,宣傳價值、信息價值和新聞法則為依據選擇新聞。
新聞是對最近發生事件的報道,對于我們選擇的事實內容,首先需要保證其真實性,另外必須具有新鮮感,新聞廣播的過程可以根據新聞定義排除虛假、陳舊、司空見慣的事實資料,留下真實的內容。
新聞價值主要指社會中各類人共同感興趣的一類素質,這類素質具有一定的特征,如時效性,重要性,顯著性,趣味性等。
新聞的宣傳價值是其所有價值中最主要的一種,其對于觀眾的傳播和了解都具有關鍵的作用。其要做到以下幾點:
無論是新聞的編排者還是播音員,在新聞的播出過程中都要始終和黨的政策保持一致,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隨意更改新聞的內容和性質,多播出具有正能量的新聞。
新聞的收集過程必然是有好有壞,但是在播出的過程中是可以有選擇性的。在策劃的時候對于社會上抵觸性比較強、猜疑性的新聞就可以壓下來,對于關注國際民生的的事件要多播出,給老百姓以生活的正能量,讓老百姓感受到新時代的魅力。
對于新聞的真實性,要做出實際的調查。對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之間內在的聯系都要調查清楚,然后在根據事件的性質做出評論,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事件發生的基礎上播出發生的背景,讓觀眾對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更加清楚。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的巨大進步,而社會的進步也促進了人們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關注社會實事。在這種形勢下網絡化和廣播都是接受新聞的最好途徑。而新聞尤其獨特的優點,其能夠對于不同類型的新聞加以歸類,并對事件作出評論,這樣對一個事件的解讀就會顯得更加全面,廣播也正是利用這一優勢,擁有更多的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