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河北廣播電視臺
電視燈光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只有完全理解了節目的形式和內容,燈光師才能成功做出符合節目類型特點的設計方案。筆者以河北衛視《中華好家風》(以下簡稱好家風)的燈光設計方案為例,簡要闡述對電視燈光設計的理解。
根據節目的整體錄制流程,筆者將光區分為五個部分:一是主持人與嘉賓的訪談區,這也是節目占比最多的一部分;二是“家風聽我說”環節家風特派員的演講區,因演講區位于用作出場門的兩扇LED大屏前,故應同時兼顧出場光效并做出明顯區分;三是家風觀察團所在的坐席區;四是“家風傳家寶”環節的演講區;五是舞美的景光區及開場環節的燈光效果編程。
中心為主持人與嘉賓的訪談區,東側為家風觀察團成員坐席,訪談環節均為坐姿。訪談區在面光設計上使用LED聚光燈,色溫為5600±150K。側逆光使用1500SPOT切割電腦燈,色溫為5600K,照度為500LX左右。訪談區承載了節目主要的內容形態,是布光的重點。
訪談區面光由7只聚光燈環形布光完成,包括沙發前的站立區域,為照顧1號機主持人鏡頭,另有1只聚光燈作為側光補足主持人臉部亮度,不至于1號機出現陰陽臉。
逆光分為開場逆光、前區逆光和沙發訪談區逆光。開場逆光由3只SPOT電腦燈完成,在主持人開場時使用;前區逆光由5只SPOT電腦燈組成,在訪談過程中的各種互動環節使用;訪談區逆光由3只SPOT電腦燈組成,其中主持人的小沙發1只,嘉賓的大沙發2只。
家風觀察團坐席區除開場、結尾觀察團成員起身鼓掌外,其他時間均為坐姿,同時開場、結尾均有燈光制式效果,鏡頭也多為搖臂全景,布光重點以保證坐姿為主。觀察團有5人,在觀察席分上3下2布局。面光使用7只聚光燈,每人一只面光燈,另有2只聚光燈放大光圈上下各照顧一排觀察席;側逆光使用4只聚光燈,不做單人逆光,觀察席上下各一只,左右各一只,控制光圈均勻鋪展,整體包裹住觀察席。
此區域既是家風觀察員的講述區,也作為節目開場主持人和嘉賓出場的出場區,需組合布光。根據出場門的閉合狀態,筆者調了兩組光分別使用。
主持人與其他嘉賓上場時,出場門開啟,面光選舞臺區1只SPOT電腦燈和2只聚光燈使用,SPOT電腦燈加CTO25%,使其與聚光燈色溫統一;逆光選擇從LED大屏后掏出1只SPOT電腦燈使用;家風觀察員講述環節,出場門關閉,面光選擇2只聚光燈,側光使用2只聚光燈。此時因LED大屏閉合,同時由于大屏高度原因,并沒合適的燈位做逆光,因此筆者折中選擇將原觀眾席上方的LED三基色燈推亮70%做逆光,燈珠為80%藍珠加30%白珠,LED大屏后的Beam電腦燈打成棱鏡均勻向下鋪展開做舞美景光效果。
“家風傳家寶”環節作為欄目的壓軸環節,由嘉賓發布家風宣言,提煉主旨,升華節目內涵,作為點睛之筆,布光一樣馬虎不得。演講臺面光使用3只聚光燈,控制光圈突出嘉賓主體,主要照顧1、3號機位、搖臂和游機。此外有一面照片背景墻,選2只SPOT電腦燈打亮,CMY100%黃色,準確切割平鋪到背景墻上,保證光斑邊緣干凈,沒有多余的雜散光影響到演講臺的嘉賓和其它舞美背景。
兩條舞美通道分別連接出場門到訪談區、訪談區到演講臺,訪談環節通道不給光,特定環節給亮。布光原則遵循通道鋪勻、與其它舞美區域無差別銜接。出場門到訪談區通道使用2只SPOT電腦燈,加CTO25%,接上出場門面光;訪談區到演講臺通道使用3只聚光燈,接上演講臺面光。通道使用時另有全場燈光效果。
舞美中使用了齒輪結構象征時間流轉,為更好配合整體基調,使用了數臺SPOT電腦燈把齒輪全部單獨著色,CMY100%黃色。為更好烘托出場氛圍,在LED出場大屏后又加裝了燈架和8臺LED條形矩陣燈做成燈墻。
開場做了分步起光的特殊設計處理,需燈光、音響、視效、舞美整體配合。開始全場壓暗,音響起,燈帶、燈泡、景光依次漸起,此時搖臂從主舞臺訪談區搖至出場門,LED大屏播放時間流動的視效,視效播至2018年時定幀,大屏開啟,主持人出場。此時加裝的LED條形矩陣為金黃色Dimmer跳動效果,LED搖頭染色燈為紅色,大屏后Beam電腦燈為金黃色Dimmer跳動加Tilt軌跡,舞臺區3道Beam電腦燈做金黃色Dimmer跳動加半圓畫圓軌跡,通道起光,待主持人走到舞臺中站定,Beam電腦燈向下聚在主持人身后,主持人念完開場白后Beam電腦燈水平向上散開后恢復定場效果。
電視燈光設計是影響電視畫面質量的主要因素,此次好家風欄目的全新改版,各工種的緊密配合對欄目成功錄制功不可沒,根據演播室實際情況對燈光設備的使用、光位的確定、光比的控制及光影的消除則是燈光設計成功的關鍵所在,也為今后其它類型節目的錄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