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王冰曦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今日頭條以算法分發制勝,憑借強大的算法、先進的數據抓取技術,精準分析并解讀用戶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以技術手段迎合用戶需求。但是為了迎合受眾興趣,今日頭條充斥的多是娛樂新聞信息,迎合“烏合之眾”的標題黨、蹭熱點、色情低俗和低質獵奇的新聞信息。
今日頭條新聞信息的發布都是有選擇的,依據的標準就是判斷其能否抓眼球、吸引用戶。為獲得更多的閱讀量和轉發量其傾向于發布以往點擊率高的題材,2016年今日頭條娛樂類資訊閱讀占比達到16.04%,娛樂興趣用戶占全平臺總量的68.29%,形成了群體趨向,娛樂、低俗、獵奇的新聞信息市場供大于求,所以閱讀量反而會下降,會呼喚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優質新聞內容,這就是移動互聯時代的選擇性螺旋。在媒介融合大潮中,傳統媒體應該認識到選擇性螺旋的規律,抓住機遇,生產“供不應求”的內容信息。
《烏合之眾》中提到影響大眾的,并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擴散和傳播的方向。掌握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沉默的大多數變成了隨意被引導的媒體奴役。媒體融合時代最需要的是真正嚴肅的新聞,真正深度的思考。
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不應將個性化內容分發作為媒體的戰略布局,應當認識到當今世界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關注度,而關注度取決于公信力,公信力是今日頭條等資訊聚合品臺所不具有的優勢,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性仍然是融合時代職業新聞人的核心競爭力,還要以報道真相為己任,以輿論監督和追逐真相為理想,才能延續公信力和權威性的競爭力。在全媒體融合時代的關鍵時期,傳統媒體生產具有“真善美”的優質原創內容,真是保證受眾更好地接觸新聞事實的真相,善是在信息之外提供如何傳播信息的正確的是非觀,美是內容制作提供健康的、高雅的、引領時尚的審美趣味。
取標題設置之長,根據2016年2月12日到3月24日今日頭條的40天的新聞為例分析。“流量入口”的新聞標題長度與新聞閱讀量有顯著的相關性,并且成倒U字型的關系。呈現出“信息前置”的長標題趨勢,在26個字符時能達到最佳閱讀量。除了長度技術層面的“取長”外需要補標題黨的噱頭之短,標題要把能刺激用戶的“點”找到并用專業新聞人的方式完美的呈現出來。
取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之長,但不唯用戶需求馬首是瞻。掌握用戶接受的方式和節奏,選擇有沖突性的正能量話題,在傳播中站準位置,增強新聞事實的生產能力,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而不是對娛樂、低俗信息的過度追捧。
取互聯網算法之長,補缺少把關人之短。傳統媒體在融合過程中應該與網絡技術公司積極開展合作,讓技術成為基礎設施,補自己技術之短,應用精準分發的算法技術。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發揮好把關人的作用,開創“人機合作”的新模式,把新聞價值標準引入到新聞分發的過程中。
選擇螺旋視角下,優質內容成為新機遇,自媒體“10萬+”盛行的時代,成本高、門檻高的深度調查、原創新聞內容成為稀缺資源,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生產更多豐富而立體的信息資訊。
傳統媒體在融合過程中將優質內容采用適合網絡媒介環境的形象、互動的可視化的呈現方式,將視覺元素融入報道中,但是重點仍然是新聞事實的實質性分析,這才是新聞的本質。
為了實現反向滲透,要加強與政府機構、企業機構、學術機構合作,獲取和傳播更多的新聞資源。移動互聯時代下,優質內容的傳播更需要好的創意和策劃,才更有傳播力。
以省為單位,將本省的傳統媒體聯合起來,發展傳統媒體的聚合平臺。形成共享平臺、共享技術、共享渠道的綜合共同體。以本省傳統媒體聯合形成起來的媒體聚合平臺,可以采取靈活的線上合作模式,與大數據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數據庫資源,不受地域和網絡的限制,發揮不同子媒體的優勢力量,由專題團隊負責專業領域的報道,形成各種新聞領域的精英團隊,而非現在新聞制作的大包大攬,生產精細化的優質新聞。
生產原創的優質新聞,優質的新聞資訊,讓受眾愿意支付,以訂閱優先,而非刻意增加點擊量或者低價投放廣告,在選擇性螺旋視閾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受眾愿意為原創和優質新聞業投資。只要持續生產優質內容,便會刺激消費行為的發生,而持續穩定的付費行為,反過來又能刺激優質內容的生產,形成很好的聯動效應。
在新聞邊界日益模糊的融合時代,傳統媒體人應該放下束手待斃的消極等待,看到選擇性螺旋下的新機遇,積極運用新的手段去發揮傳統媒體不會隨技術和時間而失去的優勢,積極追隨歷史發展的腳步,讓值得珍視和傳承的格調和品格,在新的舞臺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