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黃山職業技術學院
全域旅游的目的是為了將旅游質量進行提升,其內涵在于全城居民和部門共同參與,在資源、產品、需求上進行相應的配置優化,以此滿足游客全方位的體驗。旅游文學產生于很多年以前,也是人們所廣泛關注的一種文學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文學騷客對山水情有獨鐘,通過自己的感悟來描述對天地山水的感受。
旅游文學主要是作家在旅行的過程中將旅途中的感悟進行藝術加工的一種文學類型,其表現特征主要是紀實、地域特性以及哲學性。紀實主要是作家將旅游文學過程中的所見記錄在文學中;文學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記錄了各地的地域特征,哲學性是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相互結合體現在文學作品中。
旅游文學主要體現在景觀、游蹤、情感這幾個大方面,但是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的過程中,還應當具有對于景物的觀察,對所接觸的事情的描述,對當地景色的感悟以及對當地環境的思考這些過程,通過對所目睹的一切的描述,能夠進行思索,從審美這個程度慢慢到審智,從哲思慢慢變化到化境這個過程。從廣義的角度看待旅游文學的要素,起源于人們的歷史變遷,一些神話作品中大都包含了人們遷徙的過程,對于周圍地理環境的描述,這是旅游散文最早的產生形式。《詩經》是出現最早的旅游詩歌,通過對旅游過程中的生活的描述,能夠體現出當時的旅游環境。旅游文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很好地發展,各個文體形式都具備,在后續的唐宋階段得到了升華,旅游文學具備了文體特征以及要素開始在各朝各代中廣泛的傳播開來,逐漸成為了古代文學的中流砥柱。
隨著國內文化的傳播,散文對旅游文學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旅游文學從鄉土游記開始向文化游記開始轉變,內容從對山水開始轉變為了對心靈的感悟,為旅游文學開始輸入了新鮮血液。目前我國的旅游文學的現狀是很多文學作者在進行創作,但是極少的文學作者的創作成果在旅游文學方面能夠獨當一面。九十年代以來,在我國西部進行旅游文學創作是一個潮流,在那個階段,馬麗華和劉亮程的創作表現可圈可點。馬麗華的旅游文學通過從當地的地域特色出發,對當地的景色以及歷史傳說等進行詳細描述,探索出藏族獨特的文化內涵。其描述特點能夠表現出多層次的文化結構,在旅游文學和文化之間打開了一扇門,是旅游文學創作的一個新的方向。劉亮程的旅游散文特點是以自然的詩性思維來表現出自身的情感,與我國古代旅游文學創作類似。旅游散文的崛起有著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多元化的社會因素能夠使得旅游文學創作出現多元化的特點,其次歷史文化的傳播結合時代的環境也在影響作家的創作,最后作家的個人意識多元化,結合作家不同的表達方式及審美角度也能呈現出多樣的旅游文學作品。
旅游文學在我國的文化傳播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我國的文學有接近一半的部分是旅游文學,由于大自然的景觀以及獨特的人文特色能夠很好地激發作家對于人文的思考,所以在這類作品中能夠很好的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得旅游文學能夠在各朝各代經久不衰。能夠對旅游文學作品創作產生影響的幾個問題是:首先,對于旅游文學創作的認識不足。隨著國內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地方政府通過旅游文學來使得旅游地點知名,通過對旅游地點的包裝,制造出大量的旅游文學作品,造成一種旅游文學作品質量很高的假象,這其實是對于旅游文學的一種認識不足。其次沒有對旅游文學作品進行獨立的精神塑造。目前大部分的旅游文學作品沒有對旅游文學有深刻的理解,僅僅是為了創作而創作,沒有獨立的文化精神支撐其旅游文化作品。最后是對于旅游文學詩性的追求和哲學化境的營造不足。詩性的追求和哲學化境一直是進行旅游文學創作的重點,很多作家無法達到這個目標,通過在作品中進行意向的營造,來表達出一種獨特的境界。不經歷長時間的思索,很難在旅游文學創作中營造出這種氛圍。對于旅游文學的核心問題是文化品格的樹立和詩性追求及哲學化境的創造,通過將精神和審美進行融合,綜合表現在旅游文學作品中。旅游文學作品還應當具有獨立的精神意志和潛在的朦朧美,旅游文學的詩性是通過詩和思,這兩種表現形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進行文學創作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作家產生的文化作品能夠表現出作家的精神面貌,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詩意能夠表現出作家對于山水的感受以及對于生活的感悟。通過打造全域旅游的環境,能夠給作家營造出一個比較好的創作氛圍,作家如果不注意對周圍環境的重視,并加以思索,很難產生出有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