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東方傳媒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0126)
電視臺在演播室錄制節目的過程當中,科學合理的布置燈光,調配燈光系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演播室整體節目效果。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夠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效配合呢?
電視臺在演播室錄制節目的過程當中,燈光的布置是否科學合理,和最終的節目效果息息相關。我們在燈光布置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做好曝光工作,必須要明確曝光目的,并科學合理的調整燈光,進而達到最理想的燈光效果,對畫面起到良好的烘托作用。在這里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要確保測光、強調和節目內容相協調,避免給人帶人格格不入的感受。與此同時,還要科學合理的布置燈具,包括位置、方向、角度等等。更要嚴格地把控程序,以大場面為例,首先需要做好場景光的布置工作,完成這一項工作之后,接著布置主光。而在一些小場面錄制播出節目的時候,則需要先做好主光的布置工作,然后再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背景光。完成左右的工作之后,要做好檢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陰影現象以及光線重疊現象,提升所呈現的效果。
1.小型虛擬演播室的燈光布置
以一百五十平的小型虛擬演播室為例,最適合進行一些新聞類的節目。主播在這樣的演播室當中,大多是站在藍箱之中的,由于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人物的膚色會偏冷,在這種情況下,在進行燈光布置的過程當中,就可以通過在熱光源上加柔光紙的方式,避免由于照明度不均勻導致出現陰影現象。與此同時,在布置燈光的時候,還要確保背景光和柔和型,藍色背景和藍色地面的光,兩者要相協調,避免過渡段出現陰影,并且要確保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兩者的光感變化不能超過百分之二十,進而為接下來的摳像打下良好的基礎,提升畫面的真實感。除此之外,在進行人物布光的過程當中,要科學合理地運用三點布光原理,確保現場燈光布景虛擬場景兩者之間相協調、相吻合,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矛盾的投影光照效果。在這一過程當中,還要注意人物測光,提高人物輪廓的清晰度,促進摳像效果的提升。
2.中型演播室的燈光布置
以三百平米的中型演播室為例,最適合進行一些座談類的直播節目,出鏡人物有是三人以上,因此在布光的過程當中,應確保三人共用主光和逆光,而在左邊人物的逆光,不僅可以成為中間人物的測光,而且還可以是右邊人物的主光。但是在這里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這其中也是會出現一定的問題的,那就是如果中間人物向前看的時候,由于受到兩側光的影響,會導致面部出現光線重疊的現象,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增加正面光線。
3.大型演播室燈光布置
以一千平的大型演播室為例,最適合進行一些大型晚會的直播以及錄播。并且大多配備了轉播車,不同標準的轉播要求,也就需要不同的燈光技術。國際HDTV的統一標準為16∶9的熒幕畫幅,HDTV數字攝像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感光靈敏度。在布置大型演播室燈光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充分重視起高均衡和低照度,同時要提升畫面的層次感以及清晰度。
在演播室當中,如果發現人物原因影響到燈光的話,我們需要及時地進行修正。第一,在頭發修飾的過程當中,如果發現頭發太亮,那么我們需要降低布光明暗對比,并減少逆光,使得該區域變暗;如果發現頭發發暗的時候,那么我們就要增強布光敏感對比,提升人物頭發亮度;如果人物存在禿頂等現象的話,那么我們就要使用局部柔光紙,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其他特征。第二,在面部修飾的過程當中,如果我們發現人物皺紋較多的話,那么我們最好使用正面低硬主光,同時要減弱布光敏感對比,應用較為柔和的低輔助光,起到淡化皺紋的作用;如果人物面部較寬,那么我們在使用較硬主光的同時,要加強布光敏感對比,使用正后方的逆光;如果人物面部較窄的話,需要在其一側布低主光,減量使用雙邊輪廓光;如果發現人物存在雙下巴的話,那么最好使用較為柔和的高主光,保持較高的攝像角度,使得人物的頸部藏于陰影當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科學合理地布置燈光,并及時地調整機位,能夠有效提升畫面效果。
在電視臺演播室錄制節目的過程當中,同樣離不開視頻系統的大力支撐。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通過對圖像的攝取,來轉換光信號和電信號,同時也需要借助其來傳輸、處理圖像信號,這一系列的內容,都是借助電視視頻系統完成處理工作的。我們要想拍攝出更加接近于原物的彩色畫像,就必須要積極地做好色彩比例的調和工作。在這一過程當中,主要是以白色為主,然后合理地調整白平衡,當傳送標準白色度的信號為0的時候,電視臺演播室可以采用3200k的燈光來進行照明,然后調節完成白平衡之后,及時地將調色片轉換到3200k,并在此基礎之上調整平衡。
沒有光線的情況下,如果攝像機同時輸出紅綠藍三種電平的話,由于不平衡就會導致顯色的黑瓷畫面出現夾帶藍色和紅色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進行黑色平衡的調節工作。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調整攝像機的方式,確保紅、綠、藍三路和黑電平數值兩者保持一致,以此來調整重現畫面的層次,最大限度地確保畫面的平整,努力將色差控制到最低。
當前,攝像機大多具備了自動關機電路,結合拐點的輸出特性,就能夠實現對所收入強度光的合理調節,不僅如此,還能夠及時地調整攝像機的視角以及動態單位,這樣一來,畫面不僅具備了更高的層次感,而且亮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在進行拍攝之前,需要合理調整攝像機的前后焦距,有效降低在標準測試調試的過程當中出現問題的幾率。除此之外,在錄制節目之前,應及時檢查攝像機,確保畫面的色度,如果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發現燈光存在問題,就要及時調整白平衡,最大限度確保光源的色溫和攝像機的色信號兩者之間的均衡,并通過調節感光靈敏度,能夠有效提升畫面色調,提高電視畫面效果。
我們都知道,電視節目的類型是非常多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確保光線貼合生活以及電視節目。在這一過程當中,作為技術人員,要和燈光師兩者相互配合,進而拉近主持人和觀眾之間距離的燈光,進而為電視觀眾帶來更加真實的電視畫面。要想為廣大觀眾帶來更加逼真的電視畫面,做好視頻和燈光兩者之間的配合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充分結合實際狀況,做好對光圈的調節工作,如果主體畫面的亮度和背景兩者之間不協調的話,那么我們就需要以出媒體曝光為準。與此同時,在錄制節目的整個過程當中,技術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提前做好對使用數據的記錄,一旦面臨突發事件,例如不小心碰撞改變了當前的數據設定等等,通過對使用數據提前做好的記錄工作,在面臨突發事件的時候,也能夠及時恢復,確保節目錄制的正常進行。
綜上所述,當前隨著人們的文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對于當前廣播電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在電視臺演播室錄制節目的過程當中,要融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并積極創新優化節目形式,將燈光和視頻進行有效配合,為人們更帶來更加震撼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