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紅塔區電視臺,云南 玉溪 653100)
生產技術的變革和突破必然會帶來市場供應需求的變化,數字出版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圖書新的表現形式。相比傳統出版,數字出版技術需要注重內容的二次開發和深度整合,除了簡單的電子版本的展現形式,還涉及VR、AR以及各種多媒體工具等等,它不僅僅是一種文字的轉化,還有圖片、音頻、動畫等等各種形式。這種完全不同的出版模式,給新時代的編輯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與我們的思維方式恰恰相反,數字出版技術帶來了出版工作、閱讀方式等便捷化,卻增加了編輯行業的工作量,不管是工作內容還是工作質量、工作的速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三個方面的變化:主題、內容和形式。
由于大眾傳媒的發展和數字出版的特殊性,信息的更新換代速度飛速發展,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信息進入互聯網中,編輯必須結合信息的特點和人們的閱讀需求,及時整合文章主題,提升數字讀物的閱讀價值。也因此,編輯需要在冗雜的信息潮流中進行搜索,篩選出有利用價值的信息,這需要編輯了解和把握社會和行業動態,敏銳感知網絡信息的真實可靠,堅持編輯的底線和工作原則,這都給編輯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最后是編輯的形式,傳統的編輯大多以紙媒為主,數字出版卻包括了大眾傳媒的各個方面:聽、說、讀、寫等等,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甚至表情包,都是需要編輯結合圖書策劃與新媒體元素,進行突破和創新。
由于工作內容發生了變化,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的展開,需要調整內部結構,充分保障各崗位的資源配置,其中主要包括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內容資源、作者自愿、平臺資源、版權資源和出版資源等,編輯需要合理利用這些資源,但其他相關部門需要配合編輯獲取這些資源。在工作開展中,新聞出版部門需要保證資源的有效供應,以合理、合法、有效的途徑來獲取資源,并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建立高效的資源保障體系。如果無法實現資源的科學配置,那么編輯出版工作就無法順利開展,在編輯中會面對技術不過關、版權問題、內容不滿足要求等等問題,對于編輯人員本身的能力發展和角色轉變都會造成阻礙,更不利于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出版技術的變化帶來編輯工作的深化,在人員素質方面主要體現為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現今出版業大部分的編輯都是傳統型,且已經從事傳統編輯出版行業多年,在編輯工作上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固有的觀念體系和工作經驗,這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編輯人員轉變思維模式,從大局觀念上看待市場發展的必然性。很多編輯人員依舊認為傳統的東西永不過時,堅持使用傳統的編輯方式,這也是我國出版編輯行業轉型緩慢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專業能力,現在很多的出版編輯都是在傳統教育下成長的,他們一直學習和使用的都是傳統的出版編輯思維,所學習的出版編輯的原則、方式、技巧等等都是紙質出版物的要求,不管是效率、數量、質量、模式上都和數字出版模式下的工作要求背道而馳。數字出版技術在我國的發展不過幾年,很多編輯人員還無法非常熟練系統地轉變編輯方式,且我國也沒有非常系統的相關要求和培訓,這就導致我國整體編輯人員專業素質較低。
數字出版技術帶來了編輯行業的一場革命,由于發展快速、范圍幾乎覆蓋整個出版行業,對于無法跟隨市場發展腳步的一些出版企業來說,無異于會帶來巨大的危機。在每一次行業發展改革的過程中,都會衍生出不同的發展思路,而不同的思路必然帶來不一樣的發展結果,引發出不一樣的發展政策。但是在新舊觀念的過渡之間,很多企業依舊保持一些傳統的編輯出版觀念,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稍有遲疑就會帶來覆滅的危機,而現在編輯出版行業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此,觀念的轉變是從根源上發生的變革,如果不及時轉變思維觀念,順應出版技術和民眾需求做出改變,企業必將被排除在時代發展之外。
由于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導致國內編輯行業轉型緩慢,一些稍顯落后的出版企業受到了強大的市場壓力。從總體上來說,我國很多的出版企業只是完成了表面的更新換代,比如簡要地將紙質文檔轉化為電子文檔等等,其中編輯技術的突破非常淺薄,編輯在其中的作用非常的邊緣化。我國出版行業編輯技術轉變緩慢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市場的不穩定,很多企業無法預測轉型后的經濟效應,且數字出版需要強大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很多微小型出版企業無法支撐技術轉型的費用,因此仍將希望放在傳統出版行業上。
首先需要發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了解市場行業的發展動態,明白市場發展的最終趨勢一定是數字化出版。所謂治病要治本,最成功的變革一定是完成根源上的轉變,所以第一步是要轉變編輯人員的思維方式和發展觀念,主要明確四點:①數字出版是必然趨勢,所有的工作變革和工作方式都必須要朝著這個方向轉變;②時代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所有的市場機遇都稍縱即逝,企業的發展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企業必須要及時抓住市場帶來的變革機遇,努力創新,尋求發展;③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要徹底完成工作模式和發展方向的轉型,就必須要有一定資金的注入,但這種投資一定是有方向的,要根據自己的發展需求和能力范圍進行合理、有效的投資;④必須要注重個性化的要求,每一位編輯都要根據讀者的喜好和工作內容的特點形成自己的文字風格,注意同讀者的交流體驗和閱讀反饋,及時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內容。
數字出版技術中是各方面新舊技術的集大成者,比如:文字編輯技術、信息傳播技術、移動閱讀終端技術、圖片音頻編輯技術等等,要完成真正的技術變革,就必須要完全引進這些新技術。主要還是需要從兩個方面來完成技術引入:“軟件”和“硬件”。
所謂的軟件就是指專業人才,總的來說引導和完成技術變革的都是人本身,所以首先需要引進的就是技術性的人才。國家已經針對各種新技術進行人才專項培養,這些人才的技術即使無法完全適應數字出版的編輯工作,但是他們有著對新技術熟悉和學習的基礎,能更快地掌握新編輯技術的要點。其次是專業人才的內部培訓,對于傳統出版工作中的編輯人員,要充分利用他們的特長,對新的編輯技術進行綜合培養,根據他們的個人特點重新調配崗位。新人才與舊人才相結合,更利于編輯行業快速、穩定地完成業務轉型。
硬件即相關的新技術裝備,從電腦到音頻設備、攝影攝像裝備等等,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發展方向、能力要求和主營業務方向來進行合理的新技術裝備。同時市場上更新換代的各類編輯軟件和程序要及時與自己的業務相匹配,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正品保證。
綜上所述,我國由于進行數字化改革時間不長,面臨著人才短缺、資金不足、技術更新慢、觀念體制轉型困難等諸多問題,因此難以快速實現編輯工作的數字化轉型。針對這些問題,主要還是需要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的注入,同時也要注意舊經驗、舊思想、舊文化的發展創新,只有新舊文化的融合,才能保證變革創新階段的平穩性。同時,企業必須要具備更長遠的目光,加大前期有效投資的力度,利用外引內培的手段,多方引進新人才、新技術,為企業改革創造條件,而政府也應該對這一行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技術扶持和法律法規的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