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靖
(內蒙古坤達工程造價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010010)
建筑工程造價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貫穿于建筑工程實施的各個階段,涉及工程各個參建方的利益。從建筑工程的整體實施過程可以看出,工程造價管理的各個階段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為此在工程造價管理中,造價人員應整合應用 BIM,將其作為協調各個階段的信息平臺,通過提高決策階段投資估算的準確性,進一步優化設計建模,并利用優化后的設計建立虛擬的施工過程,對施工過程的資金投入情況進行動態分析和控制,進而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目標。
對建筑工程場地進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周圍的環境,降低環境因素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在此項工作的開展中,可對BIM進行合理應用,通過創建BIM模型,對場地環境進行直觀呈現,利用現有的數據,借助BIM對建筑周圍的環境進行還原,從而模擬出擬建工程的最佳方位。同時,可將BIM與谷歌的實時地圖融合到一起,結合擬建項目,確保周圍環境達到最佳程度。BIM在場地分析中的應用,可使場地的規劃布局更加合理,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達到了場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標,由此使得決策速度大幅提升,成本隨之降低。
在建筑工程項目決策中,投資估算是重要依據,因其涉及的費用相對較多,從而使得估算工作具有了復雜性的特點,一旦估算不準確,將會對工程造價帶來影響。為確保投資估算精度,可在投資估算編制中,對BIM進行應用。通過構建BIM模型,利用建模的數據,對工程所需的構件數量及價格進行計算,由此可得出工程的總體造價。同時,可在數據庫中調用與擬建工程具有較高相似度的歷史工程,對BIM模型進行確定,并結合擬建工程對其中的數據稍加調整,因歷史模型的估算依據全都經過驗證,所以可使估算結果的準確性大幅度提升。此外,應用BIM還能對市場中的材料信息情況予以及時了解,使計算出的材料費用更加準確。
在建筑工程前期階段中,建設與投資方案的選擇是重要工作,為降低工程造價,選擇方案時,必須對成本、工程量等指標予以全面考慮,從而確保方案的最優性。在該環節中,可對BIM信息庫及歷史模型存儲功能進行利用,按照投資方的要求,從歷史模型中對與擬建項目類似的工程進行抽取,經過修改和更新后,使其形成一個新的模型,滿足投資方的要求。此外,可利用BIM模型對方案進行對比,分析不同方案的優缺點,以最佳的組合方式,形成最優的方案,在提升項目前期決策速度的同時,減少資源的消耗量,降低成本。
在建筑工程設計階段,可運用BIM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造價人員可以利用BIM技術和GIS技術,對工程設計條件進行判斷。同時,還可以對設計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快速找出設計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明確設計方向,避免設計失誤。建筑工程項目雖然具有獨特性,但也具備一定的共性,利用BIM可找出建筑的共性,在借鑒共性的基礎上,可為擬建項目的設計提供依據。如,可通過 BIM對景觀線及可視度進行分析,找出擬建項目被嚴重遮擋的區域,據此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和優化,避免后續施工中變更方案影響工程造價。又如,可通過BIM對工程場地的通風條件進行分析,為建筑布局及朝向設計提供參考依據,由此可使設計出來的方案更加合理,保證造價在投資估算的范圍內,避免失控的情況發生。
在初步設計階段,可在限額設計、建筑性能分析及碰撞檢測等環節中,對BIM進行應用,以此來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2.2.1 限額設計。在限額設計中,可以借助BIM數據庫對歷史數據進行調用,將之作為新工程設計的參考依據,從而快速、準確地獲取工程量,結合造價對指標進行估算,這樣便能得到該部分的工程造價。歷史數據庫存儲著企業所有項目的造價指標,可對其中的材料指標、區域指標等進行應用,確定限額設計目標。
2.2.2 建筑性能分析。運用BIM技術與已建模型進行對接后,可分析建筑的整體性能。如,模擬自然采光,改進采光效果,據此對室內照明進行優化布置;又如,模擬自然通風,增強室內的舒適度。同時,還可對噪聲、日照等情況進行模擬,為設計方案的改進提供依據,從而使建筑性能達到最優,減少能耗、節約資源,降低工程造價。
2.2.3 碰撞檢測。利用BIM模型,可對各專業的管線進行碰撞檢測,從而防止管線發生沖突的問題,隨著這些問題在施工前得到解決,避免發生設計變更,返工風險隨之降低,工程投資得到有效控制。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造價人員可對BIM 5D模型進行運用,以此來對施工過程中一些復雜的工藝進行模擬,據此對圖紙進行修改,模擬出的工期及施工圖預算可為施工進度分配及造價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建筑工程施工正式開始前,可以運用BIM對各專業的管線及凈高進行檢查,消除所有影響工程造價管理的潛在問題,避免工期延誤導致費用增加,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建立BIM模型時,可加入時間維度,以動態的方式,對施工過程進行模擬,找出影響工程正常進行的問題,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加以處理。此外,還可運用BIM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核,借助4D模型模擬施工現場的布置情況,優化場地布置方案,為后續施工提供便利條件。
施工過程是建筑產品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環節,可在施工中對BIM進行應用,借助5D模型,對將要實施工程中所需的資金進行預測,通過與完工項目的造價信息進行對比,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提出改進建議,為投資方編制資金使用計劃提供詳實、可靠的依據,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控制。BIM 5D模型可對施工過程進行動態模擬,它能夠賦予建筑中所有構件時間和價值屬性,利用 WPS技術,可將工程項目按預先編制好的進度計劃進行層層分解,并與 5D模型中的構件、進度計劃及價格信息進行關聯,這樣一來,所有要素之間可形成聯動,相關人員能更加直觀地了解每個構件在某個時間點的造價信息,為資金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據。
總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造價的各個階段要整合運用 BIM,提高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水平。造價人員要掌握BIM技術的實踐操作,積極與設計方、施工方等參建方溝通協作,全面了解影響工程造價的各項因素,進而利用BIM的信息化和可視化功能強化對工程造價的動態分析與管理,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