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安徽 安慶 246003)
自來水廠建設工程關乎社會公眾的生活需求和社會需要,是一座城市經濟文化是否發達的標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經濟水平及人民生活質量。“豆腐渣工程”近年來屢見不鮮,如何建設高質量的自來水廠,是人們最為關心和重視的問題。水廠建設項目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的工程項目,我們應該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努力提升建設施工管理水平,杜絕施工現場管理中的違規現象,規范操作,切實把好工程質量關,為城市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保障,做出貢獻。下面針對水廠土建施工管理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作出精細分析與探討,并對此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供參考。
現階段,達到一定規模的水廠土建施工大多是以總包再分包的模式進行,因水廠建設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涉及的環節相對較為復雜,故總分包模式難以實現對工程整體管理和進度的規劃,致使項目建設難以如期實施完成。在水務土木工程分包過程中,正因為總包單位無法做出明確的施工進度規劃,再加上一些小型分包單位為尋求經濟效益,同時承包了多個項目,從而導致工程項目施工中分包單位分身乏術,不能兼顧。水廠土建工程是一個整體性工程,一旦局部施工進度不能跟上,那么整個工程進度也將難以保障,最終出現延誤工期的情況。項目進度與預期不符,將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投資效率。
就影響水廠土建工程建設質量的相關因素而言,建筑設備及材料的使用是重要因素。首先,因為建筑材料的批次不同、質量也不盡相同,加上施工人員的工作習慣、天氣條件的突然變化等原因,都會對施工乃至項目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墻體出現裂縫、鋼筋不牢、承重能力不強等一系列質量問題都有可能出現。因此,要求施工過程中使用的砂石、鋼筋、填料、土方等建筑材料應及時進行備份和取樣,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才可以投入使用。其次,項目建設還涉及各種機械設備的使用,機械設備作為施工中的重要輔助工具,若質量差將影響項目完工后的正常使用。
如今,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建筑質量,水廠土建工程建設規模龐大,需要投入大量優秀人才進行建設。施工人員的個人技能和工作態度將影響他們在采購、施工作業等施工各環節中對材料質量的判斷。有些施工人員沒有經過崗位培訓,進行一些違規操作;有些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進行一些危險操作,不僅會給建設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也會影響施工質量,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水廠土建工程的施工現場可以看到,施工材料擺放不到位,施工車輛亂停亂放的問題比比皆是,施工材料浪費、機械意外損壞都是水廠土建施工現場中的常態。近年來,水廠土建工程中的安全事故也不斷發生,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些都暴露出水廠土建施工現場管理中還存有很多漏洞,管理系統的不健全、各種安全措施保障不到位、相關處理處罰措施的缺失等等,不僅嚴重影響了施工安全,也不利于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發揮。
(1)加強施工人員綜合素質提升。水廠的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參與施工。施工人員的個人綜合技能將直接影響項目的質量和進度。一是要提高他們在水廠建設方面的專業技能,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定期培訓評估,并根據工作標準建立明確的評估指標。二是建立監督機制,在施工過程中合理利用有效的人力資源,開展相互監督和互助,從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個人能力。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可以采取績效考評形式,獎罰分明。三是加強施工人員的崗位責任心培養和安全教育,避免施工中偷工減料、盲目追求工程進度。
(2)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在水廠土建工程中,原材料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它直接關系著水廠竣工之后的使用壽命,水廠建設應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檢驗標準,制定詳細的原材料管理計劃,對原料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一要看是否有生產合格證,嚴禁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二要嘗試在施工過程中測試鋼筋混凝土的等級和特定功能。通常做法是對建筑原材料進行取樣,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使用,從而使水廠結構更加堅固耐用,同時降低事故風險并延長使用中水廠設備的壽命。
(3)重視質量監督體系落實。安全和質量應是水廠土建工程施工的首要目標,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管理及監督體系,統一規劃建設施工現場管理標準,對每個施工環節,從材料選擇、人員配備到技術考核、崗位職責以及對圖紙的審核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規劃。首先,建立統一的建設工程施工管理規范,把每個崗位職責落實到每一個人。其次,配備專門的人員來監督施工人員的工作成效和安全問題,對建筑工人進行強制性的崗位安全知識培訓,對每個進入施工現場工作的工作人員施工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確保施工效果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再次,強調團隊協作,合理的分配人力資源,確保每一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價值。最后,做好安全知識宣傳落實工作,提高施工現場人員的安全意識。
(4)創新監管模式,排查安全隱患。水廠工程建設中如果安全隱患排查不到位就極有可能導致建設質量不合格,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威脅。加強安全隱患調查,首先要完善安全隱患調查制度,對于存在安全風險的地方,應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和糾正,后期還應定期復查。改革傳統的監管模式,采取以巡查、抽查為主的監督模式。其次,對于重大的危險源應該進行監控,以便最大限度的杜絕安全隱患。還可采用行政執法的監督模式,將水廠土建施工現場監督與建筑市場監督相聯合,可以實現監管合力,監督信息共享,從而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有效性及權威性。
綜上所述,我國水廠土建工程仍存在許多管理問題。在實際工程施工中,要按照國家質量檢驗標準來控制建筑材料的質量,使用綜合素質高的施工人員,定期培訓和評估他們的專業技能,正確糾正項目中出現質量問題的區域,及時調整和改進不合理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