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梓恒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三高級中學)
中西方建筑物設計審美風格不同,主要原因為歷史文化差距與宗教信仰區別。西方主要傳統宗教為基督教,而我國傳統宗教則為道教,道教追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將其融合在建筑物中。基督教中追求友愛和諧,西方建筑在結構設計上,也更多的體現出這一文化色彩。
中國歷史文化與傳統建筑,具有濃重的神秘主義色彩,主要原因為其中包含了更多的天文地理知識理念。而西方建筑物中注重實用設計,設計中更加理性化,欣賞建筑物設計藝術,通過表面的審美構建,便能夠了解到其內在所要表達的理念。中國建筑物單單從表面審美設計上觀賞,很難真正的解讀,還需要結合傳統文化來剖析。可以理解為文化差異性是造成中國西方建筑物不同設計風格的主要因素,也使得世界各地的建筑物獨具一格。
西方建筑的內涵特征主要內容為建筑設計思想理性化,在建筑物設計過程中更講究實用藝術,將藝術與日常使用結合,并以實用為前提進行建筑物的藝術性設計。西方建筑物中尊崇“美既是和諧的比例”原則,觀察西方國家古建筑可以發現建筑物更注重立面審美形象,建筑物各處結構之間的比例也控制十分精準,這種實用主義思想影響下的西方建筑,將建筑物設計與數學、美學、哲學方面構建聯系。不僅考慮建筑過程中的實際條件,更考慮所涉及建筑物結構功能與環境特征是否可以融為一體,可以發現西方建筑物在設計中是十分理性的。
西方建筑大部分帶有濃厚的宗教主義色彩,西方國家古代處于宗教統治階級,往往會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出千古流傳的神廟教堂,將對宗教神明的虐成崇拜通過建筑物表現出來。其中最顯著的為哥特風格基督教堂,基督教堂具有獨特設計風格,采用圓形與尖頂結合的形式,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教堂建筑風格。宗教文化對西方普通建筑影響也比較明顯,通常在建筑物的屋頂處會呈現出哥特風類型,觀賞此類建筑物很容易聯想到基督教信仰。
西方哲學與我國傳統文化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性,多樣化的文化為各國之間藝術交流創造平臺,西方建筑物更是將哲學融合其中。西方哲學中追求平等、民主理念,歷史環境下西方部分國家存在種族歧視,西方哲學發展中,重點針對這一現象進行化解。西方一些標志性建筑物中,均與哲學思想以及哲學運動有著直接關系。西方歷史建筑物,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浪漫抽象的,例如古羅馬建筑以及巴洛克建筑等,將所追求的哲學思想境界體現在建筑物設計中,使得建筑物審美更深刻。
中國建筑的內涵文化中信奉天文地理,我國歷史建筑設計更是融合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因素,在建筑物地理位置選擇以及建筑形式設計方面均有考究。西方建筑中崇拜結構立體美學,是以符號形式存在的。而我國歷史建筑中則提倡五行相生相克的建筑原理,建筑物設計則注重內部整體構造,外界審美中建筑物也直接與環境融為一體。這種審美觀念與我國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我國歷史文化中對世界的認知,便是從天文地理兩方面起源的,傳統文化中更遵從人與自然融合的理念。
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主義設計理念,我國只有在佛寺神廟中才會獨特設計,有特別的風格,普通建筑物中更具有融合性。歷史時期僅僅是中國風格建筑物設計,時代發展逐漸融合其他國家的建筑物風格,體現出多元化的設計環境。我國古代的哲人思想家對建筑的看法則比較模糊,他們既在宗法禮制等方面肯定其重要性。但又不將建筑看作一種能表達思想意念的重要藝術,只是作為滿足人們某種生活需求的實用性技藝。
我國邊疆領域廣闊,建筑物設計中更是體現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在我國北方冬季氣候寒冷,建筑物設計以及材料選擇上更注重保暖性。云南等地四季氣候溫暖并且自然環境優美,特色建筑為竹樓,不僅能夠滿足人們日常居住需求,更能夠在蛇蟲出沒頻繁的區域起到合理保護作用。
民族文化融合性與民族信仰、所處地理位置環境有著直接關系,西方建筑物多數為整體風格,而我國建筑物則能夠體現出不同民族區域的獨特文化風格,體現出多種多樣的審美差異。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源遠流長,璀璨絢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的物質載體,它映射出了哲學思想、美學精神,以及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其迷人的藝術風韻,鑄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和深邃的哲學境界。西方建筑設計獨特,講究造型和裝飾,在世界建筑設計的浪潮中引領時尚的前進。
中國歷史建筑設計中注重建筑物,平面審美與空間審美的結合,不僅建筑物立面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從立體環境中觀賞,所設計的建筑物能夠與環境互為融合,根據地勢高低起伏變化設計出建筑物結構形式,最終建筑物之間能夠形成整體觀賞形式。空間審美是中國建筑物區別于西方建筑物最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國著名的故宮建筑,整體建筑恢弘大氣,各建筑樓宇之間高低相應,突出建筑物的主體部分。不僅單個建筑物具有極強的藝術觀賞性,大小建筑物之間更是風格一致,空間藝術性表現淋漓盡致。
在我國建筑中講究方圓規矩,在建筑的結構造型上不善于突破,西方國家則善于通過不規則搭配,體現出建筑物的外在形態美。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建筑生命也是傳統與創新當代中國建筑的發展方向,新時期的我們應當更清醒的看待現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整合與重構的現象,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經是一個大趨勢,我們應順應這一潮流,將中國建筑藝術文化中的精髓同西方建筑藝術領域的先進元素相結合,向前輩學習,設計出一條中國建筑的特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