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本報特約記者 顯揚
“四環內難再有新房!”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27日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該部門公布了《建設項目規劃使用性質正面和負面清單》。這是北京首次在用地性質上列出“負面清單”。
四環內住宅稀缺性增加
根據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的官方文件,這份清單共涉及“首都功能核心區”“首都功能核心區以外的中心城區”等六個區域,旨在鼓勵疏解非首都功能、補齊地區配套短板等。
按照“正負清單”的規劃,首都功能核心區內鼓勵工業、倉儲批發市場等用地調整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辦公和配套用房等。在“負面清單”中,引發市場關注的是“限制四環路以內的各類用地調整為住宅商品房”。這意味著,將來四環路以內,除非是原先規劃性質為住宅的用地,否則很難再新增商品住房用地。在限制的同時,將在適合的地方安排建設租賃住房,加強職住平衡,而且市民關注的回遷安置房不受影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當前正負面清單的規定,應該說既是北京城市規劃的要求,也是北京土地利用的要求,所以此類限制性內容符合預期。“當然從實際情況看,當前北京市場的住房發展也具有郊區化發展,所以單純看房源的供應來說,其實對北京全市影響不大,因為四環以內區域過去也不是住宅的重點供地區域”。從對房價的影響看,嚴躍進認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四環內的次新房或者說部分二手房,可能會漲價,因為此類住宅稀缺性增加”。
四環內房價暫未受影響
路透社稱,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此后,中央和地方出臺一系列針對房地產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包括北京的“正負面清單”。
“四環以內的土地基本上算是用完了,”北京某房產中介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清單中的限制性規定對四環內的商品房市場影響,短期來看不會太大。該中介稱清單出臺后,四環內的用地只能往綠化帶、公園等方向調整,四環以內的房子或小區環境和品質會越來越好。“只能說按照推算,四環內房價會有一定上升空間,但在目前房價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這一影響怕是要長期才會見效,還要考慮到今后國家層面對房產會出臺什么新的措施。至于今后房價會不會漲不好說,至少現行政策比較平穩”。
北京一位李姓業主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注意到了這個清單,但不清楚清單中的規定對自己名下四環內的住房價格影響。“我從中介那了解到,今年以來我的房子價格一直沒啥變化,比起去年年中還有所回落。”李先生表示,對于像他這樣計劃將房子換成改善型住房的業主來說,政策對他們賣方意愿的影響應該不大。“至少對于我來說,我相中的改善型住房也位于四環內,暫時房價未受影響”。
北京房價止跌回升?
雖然北京新建住宅價格略有下降,但綜合整體市場交易情況,北京的房地產價格9個月以來首度止跌回升。根據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3月27日發布的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2018年2月北京房價環比上漲0.92%。這是自2017年5月以來,北京房價首度止跌。當月北京二手房價中位數為55378元每平方米,二手房總價中位數為415萬元每套。
香港《南華早報》稱,中國政府將加大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打擊房地產公司和中介機構違法行為。新加坡《商業時報》稱,國際金融服務集團ING的分析人士表示,從主要市場價格小幅下跌來看,目前實施的抑制投機行為的政策是有效的。這些政策也導致溢出效應,繼續推高其他城市的樓市價格。▲
環球時報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