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前總干事 帕斯卡爾·拉米
全球貿易戰會打響嗎?這是一個很難簡單回答會或不會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多方面因素,任何經濟學家的答案都只能是“這得看情況”。
把不是問題的事當成了問題
這個問題的主要涉及方是誰?無疑是美國和中國。雖然也有其他方牽涉其中,但就現階段而言,可能導致全球貿易戰的主要焦點就是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態勢。這對關系現在正處在一個比較危險的節點,因為至少在美國人眼里,地緣政治問題與經濟方面的沖突已經被攪在了一起。
中美地緣爭奪不是新問題。“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為人熟知,不斷崛起的中國在經濟、政治等方面作用越來越大,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由此造成的地緣政治緊張事態并不讓人感到奇怪。
中美經貿競爭也確實存在,至少美國認為是這樣。美國總統上任后表露出貿易保護傾向,并將矛頭指向中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中美在貿易方面也有沖突,但現在事態有所升級。特朗普的論調是:貿易赤字不利于美國發展,而美國貿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因為中國沒嚴格遵守國際貿易規則。
中美既有地緣政治上的緊張,又有經貿方面的競爭,以前就已如此。但這次情況有了新的發展,即地緣政治和經濟貿易錯綜交織,美國政府明確認為這兩者存在關聯,這是一個危險傾向。
地緣政治博弈不可避免,無論在臺海、南海還是朝核、安理會改革等問題上,美中立場多有不同,但只要雙方進行妥善磋商和談判,這些分歧是可以得到有效管控的。但貿易赤字問題是沒辦法談判的,它與地緣政治分歧有著本質不同,貿易赤字不是由一方面造成的,也無法人為操控。美國政府認為貿易赤字問題也可談判解決,這是很危險的想法。
過去三十多年,美國一直面對貿易赤字問題,這是美國的結構性現象。美國人消費能力強,存儲率又比較低,而中國人正相反,喜歡儲蓄,消費比美國等國水平低。兩相比較,很容易就轉化為美國在對華方向上比較深刻的貿易逆差。但這根本不是問題,只要能有足夠的融資機制,也就是說這個貿易逆差沒有資金問題,就不會引發嚴重貿易問題。
問題是,現在美國總統不這樣認為,他對貿易逆差給予極大關注。美國的貿易逆差或赤字很大程度上是因美國以進口國外產品的方式消耗了大量產能,與之相應,美國很多就業機會就流失到中國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國家。但美國認為,是中國“偷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盡管美國的就業率事實上已經很高。
究其根本,這種論調還是源于美國的立場和觀點,它在用一種錯誤理念詮釋21世紀的貿易現象。當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認同,WTO和其他一些貿易機制將各國聯系在一起并形成共贏局面時,美國卻將自己國內情況凌駕于這種局面之上,將國際貿易與國內政治和經濟形勢掛鉤,而非惠及更多國家。
美國可能的目標
現在的美國好像搬到了另外一個星球上,它形成一套以自我為主、甚至是反歷史的貿易理論。美國發起這種地緣經濟型的對抗,其他國家該怎么辦?最終的目標還是盡可能形成一種多邊談判和咨詢機制。而要形成這種機制,首先需要了解美國立場背后的邏輯。
弄清美國的想法和目的并不容易,因為它所釋放的信息和態度有時自相矛盾,并非基于某種強大甚至無懈可擊的理論基礎或邏輯基礎。我們只能從中歸納出美國三個可能的目標,用以解釋其貿易保護舉措。
第一,全球貿易規則需要重新談判。我們已有貿易規則,2001年加入WTO表明中國也接受了這套規則,但現在一些規則要重新談。而要顛覆原來的一些規則,首先就要從中國開始談起。
第二,退出WTO,訴諸“叢林法則”。美國總統表達過這樣的看法,即WTO不再是主導,它需要改進,或干脆就不要WTO了。這種看法的邏輯之一,可能就是“叢林法則”是對美國更好的選擇。它跟規則無關,而是比誰經濟實力更強,誰就能說了算。這將挑戰過去三四十年來全球共享、共贏的理念。
第三,美國政府的目的也可能就是為了填平千億美元量級的貿易逆差,尋求一種所謂的貿易平衡。不論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能緩解貿易赤字就行。因此,雖然特朗普指責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對美國有歧視,但有時又訴諸這些機制為美國所用。這就是美國的表態和行為自我矛盾之處。
其他國家該怎么辦
面對美國的態度和行為,那些仍然認為自由開放貿易極為重要的經濟體,比如中國、歐盟、非洲、巴西、印度、印尼等,該怎么做?畢竟,這些國家認為世界貿易需要一些基于多邊的規則,這些多邊貿易規則也需要合理的仲裁機制以更好地解決貿易爭端。那么它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還是力求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現行國際貿易規則確有需要改善之處,未來需要更加平衡、透明和規范,投資、關稅協調等很多領域都有改善空間。如果美國對現行體系有異議或認為這套體系存在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談判和磋商仍然應是我們解決國際貿易問題時奉行的主要原則。當然,我不是很確定這是不是美國的目的,因此也不確定這種磋商解決機制是否能夠奏效。
如果磋商談判不能解決問題,美國的立場就是要么完全按我說的來要么我就不玩了,怎么辦呢?如果美國一意孤行要按自己的方式設定規則,那就是在對整個系統進行訛詐和要挾。這種重返“從林法則”的做法,無異于美國在其他國家頭上頂著一把槍,這樣的談判就不是真正的談判了。
如果那樣,其他國家就要做好準備,WTO將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存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協定仍在存續;美國也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它現在也還在正常運行。如果說美國真的不愿參加WTO了,其他國家可以重新構建這個系統,不是美國不參與,WTO就沒法活了。
那么基于以上分析,全球貿易戰會打響嗎?我認為如果能按第一套方案,貿易戰只是存在一定可能,但如果是按第二套選擇,則貿易戰肯定會爆發,而且影響很大。我們還是希望美國本著談判而非沖突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繼續撫育和保護現在的國際貿易體系,應該成為我們共同的目標。▲
(本文基于作者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演講)
環球時報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