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南
[摘要]收入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一直是經濟學的重要研究主題之一。既有的大多數研究均表明,收入不平等不利于經濟增長。本文利用中國自1995-2014年的省級面板數據,檢驗收入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發現,在短期收入不平等對于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并且這種正向影響是非常穩健的。
[關鍵詞]經濟增長 收入不平等 面板數據
收入不平等如何影響經濟增長一直是經濟學研究的熱點話題。遺憾的是,研究者仍未就二者的關系達成共識。在過去的理論研究中,收入不平等主要通過儲蓄率機制、信用市場不完善機制、政治經濟機制和社會政治不穩定機制。在某一經濟體中,上述的各種機制的會產生抵消作用。因而,很難斷定收入不平等到底是促進還是阻礙經濟增長。
本文使用中國24個省、市和自治區(以下統稱省)1995-2014年的相關數據(由于相關數據缺失,天津、吉林、山東、湖南、海南、云南和西藏未包括在內),估計收入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參照以往的實證研究方法,本文將使用最基本的線性估計模型。本文使用面板數據,相應的計量模型為:(1)
其中i=1,2,…,N代表不同的省份,t=1,2,…,T代表不同的時期。G,為相應時期內,實際GDP的年平均增長率,ginii,t、pgdpi,t和edui,t分別為相應時期內初始水平的基尼系數、人均實際GDP以及人力資本存量。
本文所運用的是最基本的模型,模型中的變量也經常被運用在眾多實證研究中。其中基尼系數(gini)來源于田衛民,根據各省歷年的統計年鑒計算得來;人均實際GDP(pgdp)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以1995年為基年,并利用各省CPI指數調整計算得來,其單位為千元;人力資本存量(edu)的代理變量是各省高中及以上學歷占當地人口的比例,根據各省的人口統計年鑒計算得來。
對于五年期和十年期的面板數據,本文將運用方程(1)進行估計,并同時給出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回歸結果,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短期,無論是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均表明,基尼系數估計值的符號正,而且結果大都是高度顯著。這一結果與Forbes運用跨國面板數據得出的結論相同。此外,模型顯示人均GDP對應系數的符號為負,并且結果均顯著。回歸結果還表明,地區接受教育水平的人口越高,其經濟增長速度越快,這一結果與大多實證分析文獻具有一致的結論。
本文運用中國1995-2014年的省級面板數據和橫截面數據,系統的研究了不同時期收入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短期收入不平等可以起到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