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盛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準入門檻不同導致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差異,這樣就給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為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高職學生班級管理現狀,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 班級管理
學生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也關系到社會人才的未來發展。素質教育模式下,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批綜合素質較強、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人才,這些工作的落實都需要班級管理的大力支持。
一、當前高職學生班級管理現狀
(一)高職學生的生源較差
高等教育人才擴招政策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的綜合素質各有差異,學習質量以及學習能力也各不相同,而這部分學生常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如上課遲到、曠課、寢室衛生差、夜不歸宿等。因此,許多班級管理者往往把班級管理工作定位在批評教育這部分后進生上,忽視對班級里的尖子生的引導和對中間生的帶動,忽視示范的作用,整天疲于奔命而管理效果欠佳,恨鐵不成鋼,徒自感嘆“高職院校現在的學生素質越來越差”、“高職院校現在的學生如何才能管理好”。
(二)制度管理得到了過度重視
一些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要想滿足學校對班級的考核要求,班級管理人員采用比較傳統的管理方式來管理學生,嚴格得近乎苛刻地要求學生按照統一模式、統一標準來解決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這種管理模式下,班級可能在院校各項考核中獲得好評,迫于班級管理者和管理制度的威懾,學生中規中矩,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沒有創新的機會,缺少創新意識,失去個性,這與高職類學生教育培養“合格+特長”的目標背道而馳。
(三)過度重視學生智力的提升,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職院校是當前培育社會人才的主要場所,是比較常見的高等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職業素養,還能提升學生的自身專業水平,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在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更應該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積極開展切實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我們傳統的班級管理過分看重智育,以分數為中心,只求考試及格,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種管理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就業問題上,顯然與市場經濟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結合高職學生班級管理現狀淺談優化方案
(一)不斷提升高職學生之間凝聚力
每一個班集體都是來自不同地方、性格不同、經歷不同的學生組成的,要想落實好班級管理工作,我們應該采取科學的對策不斷提升學生之間的凝聚力,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整體把握,因材施教,真正落實“抓兩頭、帶中間”的策略。常言道: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須先知人。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學生情況,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問題,建立學生檔案,詳細記載學生的生活、學習、性格、思想、愛好特長等情況,正確分析,對癥下藥。可實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學生實施分層激勵。對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應引導其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引導其學習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再接再厲,銳意進取;激勵其思想上積極追求進步,寫入黨申請書,力爭思想和行動向黨組織靠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能力鍛煉,參加班委、學生會競選,樹立競爭意識,充分挖掘潛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對于后進生則實行“賞識教育”,盡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繼續努力,聚沙成塔,逐漸改掉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缺點。
集體的榮譽是每個成員共同創造得來的。班主任應有意識地引導,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增強其主人翁意識,使之感受到集體榮譽跟每個人的努力分不開,以增強其上進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齊心協力為班集體爭光。如此,學生就會熱愛集體并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便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遵規守紀,為集體的建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達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目的。由此,便創設了一個具有凝聚力、進取、團結、和諧的班集體。
(二)認真落實好各項班級管理機制,提升班級學生的自我約束力
學生應該全面了解學校的管理機制,不斷提升自我約束力,管理人員還應該實時監督學生的行為,在教室里設置公示欄,將國歌、校歌、大學生守則、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文明禮儀常規、班規、班委干部名單、學生職責、獲獎情況、好人好事、各種違紀、各類考核結果都張貼在公示欄內,讓學生一目了然。以便學生時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自己的職責是什么。學生誰都想在表揚欄內為自己增光添彩,誰都不愿意在違紀最差欄中“榜上有名”。這樣,既增強了管理透明度,也美化了教室,有利于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有利于學生進取精神的增強,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有利于班級的管理,也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管理團隊成員應該增強自己的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班級管理團隊的成員應該增強自己的危機意識,不斷學習新的管理知識,班主任也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一批管理團隊成員。設置班、團委干部人員崗位并將班內事務分組分塊管理,將每個崗位的主要職責、管理范圍予以公示。然后通過自愿報名的方法,進行競選,在競選之前對參選者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歡迎學生對參選者提出意見。競選時,先由競選者在講臺演講,最后由全班同學不記名投票進行選舉。
(四)加大監督管理力度,認真落實各項管理機制
管理機制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實就會影響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因此我們應該加大監管管理力度,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學到更多的知識,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建立了一個由班委領頭老師參與的督察小組,對各項管理進行隨時抽查,并采用老師意見箱和寫周記的形式向老師反映情況,讓老師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最準確的信息。這樣學生不敢輕易違紀,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使班級管理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