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神話傳說正在以各種形態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神話傳說資源不斷被再創造和再敘述,從而形成帶有時代特色的新神話。恩施有著豐富的山水神話傳說資源,而挖掘出恩施山水背后的神話傳說,再現其藝術魅力與當代價值,這對恩施地區當下發展來說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山水神話傳說;神話恩施;藝術魅力
神話傳說飽含著先民對自然的認識和解釋,有著一種原始的、童真的想象,蘊涵著無窮的魅力。神話傳說的再創造在當下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國內外對神話傳說的再創造比比皆是,《指環王》和《哈利波特》系列的影響力,顯示出神話傳說在這個時代所具有的強大號召力。而國內近幾年出現了多部將許仙和白素貞的愛情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等改編的影視。也就是說,從口耳相傳走向文字述說,由文字述說走向影視,神話資源不斷被再創造和再敘述,從而使其成為帶有時代特色的新神話。
恩施山清水秀,其山水對應的神話傳說也是豐富多彩的,是人類豐富想象力的記錄者。恩施地區正在發展旅游業,不僅要以優美的自然景色吸引人,更要以其背后的文化魅力感動人,打造真正的“神話恩施”,讓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成為恩施的文化標志。人們就更應該重視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因此,如何發揮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創造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神話恩施》無“神話”
當今進入一個圖像化時代,圖像成為當今信息傳播的重要形式。曾今依靠口頭傳播的神話傳說陷入危機,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需要突破自身傳統傳播方式,緊跟時代潮流,開拓傳播渠道。
《神話恩施》是一部恩施地方的旅游宣傳片,借圖像傳播恩施地方文化。這部宣傳片重點表現了恩施山水風景之美,風俗人情之美。雖然它以“神話恩施”為題,但是對于“神話”二字的表現卻略顯不足。也就是說,《神話恩施》作為一部宣傳片,在景色和風俗的展示上是直觀有效的,可是其沒有挖掘出恩施豐富的神話資源,這樣就無法充分表現“神話恩施”的主題。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是恩施自然山水文化底蘊的體現。恩施地處中國西南,山地丘陵地形,自然環境幽美,有著豐富的山水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二者結合的宣傳,才能是宣傳效果更加明顯,使“神話恩施”的形象愈加深入人心。“創建大品牌,建設核心吸引物”是恩施2013年旅游工作要點,要點中提到要打造“人間仙境”品牌。恩施要打造這一品牌,必然需要有豐厚的文化內涵為依托,才具有核心吸引力。不過,非常遺憾的是,由于該片沒有充分挖掘恩施地區的神話資源,從而無法全面展示自然山水背后的文化底蘊。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口頭傳播方式受到限制。人們的對信息的關注面更加廣泛,接收到的信息更是豐富而復雜。在這樣復雜的信息環境中,人們對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關注變淡。在走訪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民間傳播現狀時,筆者發現,居民對當地神話傳說知道的并不多,僅少數老人依稀記得一些。
恩施大龍潭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當地人依托其優美的自然風光,自發組織和發展起游船觀賞業務。人們會和游人介紹大龍潭的神話傳說以及其山崖奇石的神話傳說——《柴疙蔸打龍》《和尚背尼姑》等。將實景與文化相結合的方式,是山水神話傳說在當下旅游業發展的背景下的非常樸實和最實在的宣傳方式。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傳播渠道有限,人們對其關懷不足,了解不夠。不過,《神話恩施》無神話的現象并不是特例。在當代文化中隨處可見。比如2016年,中國奇幻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神話元素植入停在表面,沒有深入傳播文化的精髓,觀眾的專注點也沒有落在電影中的神話元素。電影講述的一個名為“椿”的少女為了報恩,在天神“湫”幫助下而努力救活了人類男孩“鯤”,卻不知最終會使自己的村子遭受災難。而觀眾的評論多集中在故事情節的評述,對電影中的神話元素關注甚少。人們用現實的邏輯去揣度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形象。
總之,正是人們對神話傳說的關懷弱化,正是人們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不再相信神話傳說中純粹的故事。神話傳說正在消失,像一位世紀老人,逐漸要被淡出人們的視野,這何不讓人嘆息?
二、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藝術魅力
恩施依山傍水,空氣新鮮,是當代人居住的好地方。這是一個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豐富而有魅力的少數民族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扎根在此的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無不透露出少數民族文化的光芒,同時為后人展現出恩施先民的生活圖景,表現出恩施地區的本土特色。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構建了一個瑰麗神幻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的許多凄美愛情訴說和恩施先民樸實的山水情懷。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在當代仍綻放著無窮無盡的藝術魅力,等待著被重視和重述。
(一)瑰麗的神幻世界
神話傳說是人類自己構建的想象世界,而恩施山水神話傳也建構了一個瑰麗的神幻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有可以化焦土為沃土的“神蓮”。恩施山水神話傳說中有一個傳說是《蓮花池》。這個傳說講述的是施南城東的天池嶺下有一口蓮花池,四周有五座山峰看守著。相傳有一日,東鄉獵戶譚順山,和父親一同出山賣獸皮,走到天池嶺,突然狂風大作,被卷到了空中。后來他看到前方橫著一口大塘,突然升起了一朵大蓮花,四周原本光禿禿的山上,漸漸長起一片樹林。鄉親們認為這個地方有靈氣,就把家搬到了天池嶺下。這事讓施南府的于老爺知道了。他派人把蓮花偷偷地采走了,并栽贓譚順山父子,把他們捆起來投到了塘中。關于神蓮的去向,人們一說神蓮化作了一團大火,把于老爺燒死了就騰云飛上了天,二說神蓮飛回天池嶺,化做了五座山峰,保護著大水塘。人們為紀念神蓮,把自己的山寨取名為“蓮花池”。
傳說以奇幻的語言描述了施南城東天池嶺下,如何從一片荒蕪變為魚米之鄉。人們通過傳說,將這一地區自然環境的變化以故事性的語言來講述,以此表達他們對自然環境變化的理解和想象。詩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這個傳說中,荒蕪的焦土可變成魚米之鄉,金光閃閃的蓮花還散發著撲鼻的香氣。水有靈,長出的神蓮更是有靈,以至于這一塊荒蕪的土地也富有了靈氣。人們在這塊土地上,在自己的想象中,創造出了他們的“魚米之鄉”。這個傳說充滿奇幻瑰麗的想象靈動迷人。
此外,在人們的想象中,鶴峰北佳鐵牛坪的七個并排的山包是天上七仙女變化而成。她們因在凡間洗澡,遇上鐵皮老犀牛并與其惡戰,耽誤了回天宮的時間,她們被玉帝貶落凡塵,立地成丘。關于宣恩縣的仙人橋,人們認為是由長須白發的壽翁手里的金扁擔變化而成。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就是這樣與自然山水一一對應。這樣的對應關系在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系列中普遍存在。人們的物質生活離不開山水,精神世界當然也離不開山水。于是,他們也生活在一個神話傳說環繞的想象的世界中。而這眾多的想象中,一方面吸收了中國傳統神話傳說的元素,比如七仙女、玉皇大帝,另一方面又擁有屬于自己地方特色的神話元素,比如鹽水女神、撿兒、柴疙蔸。這些神話傳說形象和內容,構成了一個具有恩施地方特色的、奇幻瑰麗的想象世界。
(二)凄美的愛情訴說
愛情是一個亙古常新的話題。恩施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在這里少了一些對于人性的約束,人們滿懷對自由的愛情的期待。這里的人們個性淳樸,向往的愛情真摯熱烈,有一種為愛情可與天地對立的情懷。恩施山水神話傳說中也有著許許多多關于愛情的訴說。在這些愛情訴說中,有終生不能相守的愛情,卻以另一種方式讓愛情得以延續;有相守卻被分離的愛情,但是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對愛情的追求,雙雙化為巖石,以另一種姿態將愛守護;有受仙翁庇佑,才得以與新郎再會的凄美的愛情。這些愛情的凄涼在于生死別離,美麗在于最終的相守。
在恩施的清江河畔,有一個屯堡鄉,鄉里有一座山叫做花枝山。這座山上有棵千年紅葉樹。相傳這座山上曾經住著兩家人家,一家生女兒取名叫花枝,一家兒子取名叫朝朝。朝朝I8歲就參軍了,三年不能回家。花枝穿著紅衣服那座山頭上思念朝朝,后來因相思病,幾個月就死了。她死后被埋在她常坐的那個地方。一年后,她的墳頭就長出了一棵紅葉樹。朝朝很久才得知這個消息,在墳頭哭了三天三夜,淚水都要哭干了。次年,他從部隊帶回一些茶子,灑在這棵紅樹周圍。后來,這里的綠茶樹長了很多。而大紅樹周圍的三兜半茶樹吸收了千年大紅花的香味,其枝葉繁茂、葉片肥壯,并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茶質別具一格,名揚天下。這座花枝山名字里烙下了一段凄美的愛情,花枝與朝朝不能相守,但那棵紅葉樹恰似花枝的化身,回應著朝朝的愛。如今的花枝茶里既有愛之深切,又有相思苦澀。“花枝山”是愛的等候,是思念的默語,是凄美愛情的訴說。在我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是家喻戶曉的。這是一個愛情的悲劇,但這悲涼之中又透露出一種美。這種美來自于梁祝化蝶的結局。紅葉樹與綠茶樹的在這故事中的“同根連理”與梁祝二人的化蝶有著共通的凄美之感。
中國傳統神話傳說中,喜鵲在七夕為牛郎織女搭建鵲橋,為他們的愛情而感動。在恩施山水神話傳說中,喜鵲也有自己的愛情。她下凡化作一個姑娘,愛上三岔燕家坪的燕郎,可被王母娘娘發現。他們也被那枚白玉金簪劃開的絕壁困住,于是燕郎背喜鵲一同跳崖。王母娘娘下毒手,將他們變作一根石柱,人叫“夫妻石”。相似的還有另一個傳說。傳說講的是青梅竹馬的山郎與水姑,因八字不合而不能成親的故事。兩人中一個被送去當了和尚,一個被送去當了尼姑。他們活著不能當夫妻,于是決定一同跳江,死也不分開。但他們在跳下江的時候卻立刻變成巖石。兩個化為巖石的愛情訴說,表達的是對愛情的誓死追求。現實的生活,愛情不會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這里的人們卻有著為愛犧牲生命的凄美情懷。
愛情不能得以圓滿的理由有千千萬,這里的人們想讓愛情得以圓滿的方法也算是有千千萬。正如金鳳山里的黑蠻和青蘭。新娘被土司王逼死,但是被金鳳山里的仙翁所救,和黑蠻得以重逢,還喚來金鳳凰報了大仇。在世間有情人既然不能相守,便隨鳳凰去到金鳳山里。即使是愛情要經歷生死別離,這里的人們也要借仙翁之手,去讓一段愛情圓滿。這是人們對于愛情的美好期盼,熱烈追求。現實中的愛情或許是凄涼的,但是人們在想象的世界里也要讓它們美好起來。
(三)樸實的山水情懷
山水對于人們來說是生之根本。這里依山傍水,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樣一個山地丘陵中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山水對人們來說不僅僅是提供了生存的資料,更是給予保護。這里的人們敬畏自然,不向災難低頭,他們頑強生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在恩施山水神話傳說中,透露出了恩施先民樸實的山水情懷。他們的生存依賴著這一方的土地和水源,他們因此也愛護和敬畏著這一方山水。
傳說《清水湄》中講到,清水湄原是大湖,湖中有惡龍,陰雨天變在湖里翻騰,以至于洪水猛漲,淹田淹地。湖邊李家的李小兒天生不同,屁股生有尾巴,他見惡龍做惡,便在湖中與惡龍大戰被吞,他在惡龍腹中踢打,惡龍受不了便鉆入陰河,湖水也沒有了,出現幾百畝好田地。為紀念李小兒,人們給這塊田地取了一個湖的名字——清水湄。惡龍對于人們來說是他們對災難記憶的反映,于是在這個傳說中以一條作惡的龍的形象出現。但是人們并不畏懼,他們創造出一個英雄李小兒。他是人們勇于同災難正面對抗的精神的體現。山水會給人帶來災害,會給人留下許多痛苦的記憶,但是山水也給人生存所需要的資料。人們一面畏懼著自然的災難,一面感謝著自然的饋贈。
三、“神話恩施”與敬畏自然
恩施之所以被稱為“神話恩施”,還因其各個地名中深深烙下了神話傳說的影子。從這些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到,地名一是以英雄形象表現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敬畏,二是為記憶災難的同時達對美好生活和愛情的追求。恩施地名“龍鳳鎮”“鶴峰縣”“蓮花池”“滾龍壩”“一碗水”“紅魚坪”“野牛山”“龍洞河”等等,這類地名有著其對應的神話傳說。
例如“紅魚坪”“野牛山”這兩個地名,對應的是《紅魚坪和野牛山》這一神話傳說。這其中講述的是一個叫張魚郎的年輕人,他在夢中得天上紅衣姑娘點播拿到一串項鏈,在大雨后把到水田里發瘋的野牛套住,拉著往山上跑卻忘記了紅衣姑娘的提醒,變成了一條紅魚游到水里。紅魚魚便把水田的水趕到洞里,用魚尾擺出小溪將雨水引流到洞里。這里的水田變成了一塊坪。人們為紀念張魚郎,就將這塊坪叫做紅魚坪,野牛在山上變成巖牛,人們就把這座山叫做野牛山。“龍洞河”這個地名對應的是《龍洞的水是從東海借來的》這一神話傳說。傳說講述的是土家族向氏兩兄弟去往東海,化身為兩條龍,將從東海借來的水通過鉆洞引流到恩施城北,讓恩施從一片焦土變為山明水秀之地,卻再不能變成為人的故事。人們將鉆出的兩個洞叫做“大龍洞”和“小龍洞”,將洞中流水形成的河流叫做龍洞河。在這兩個神話傳說中,有三個英雄。“英雄”是人們的精神寄托,是漫漫歷史長河中人們精神的凝結。恩施這些地名借英雄形象和行為傳達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和抗爭。
鶴峰縣名字來源于神話傳說《白鶴井》。武當山上太乙真人被柘桑坪的龍井茶香味沖了脾肝,于是派白鶴童兒四處查訪,學習做龍井茶的手藝。白鶴童兒化名白鶴,在柘溪茶園邂逅茶姑,并得知茶姑父親會做龍井茶,便拜其為師。誰知被當地土王得知,便百般刁難,一要茶杯出白鶴,二要十八擔茶,三要殺死白鶴占有茶姑。白鶴與茶姑兩情相悅切順利完成前兩個要求,最后還是被土王陷害,兩人雙雙落入龍井。因為白鶴是仙童,于是兩人化為了白鶴飛往武當山,并將貝錦卡綠茶手藝傳到武當一代,在每年端陽飛回來,落在八峰山上。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反映了當時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再現了當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內心的相處方式。
四、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傳承價值
(一)文學藝術素材寶庫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是文學與藝術創作的素材寶庫。這些山水神話傳說有較為完整的情節,敘述內容生動。同時這其中的文學形象豐富而豐滿,給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格林童話》在世界范圍世界內有著廣泛的影響。“格林兄弟收集、發表這些民間童話,并不企圖逐字逐句、機械照搬原材料。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保存所記下來的民間童話故事的本真性特征并把它們的意義和精神表達出來。”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相比于《格林童話》,每一個神話傳說有著明晰的故事情節和明顯的意義和精神表達。童話《美女與野獸》也為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參考。《美女與野獸》在迪斯尼樂園的童話元素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動畫片《美女與野獸》風靡一時,但對于這個童話的在創作并沒有停止。2017年遵從原童話情節的電影《美女與野獸》上映后,票房亦是紅紅火火。而恩施山水神話傳說亦可搭載大眾傳媒,借以豐富的傳播方式,例如以歌舞劇、戲劇等百姓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進入百姓生活,或者借以網絡媒介進行傳播等。
(二)精神啟迪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是古代人們精神世界的體現,反映了古代人們的精神追求。這些神話傳說對于后人來說,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恩施山水神話傳說體現出了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由的追求,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在這個神幻的世界里,人們既與自然和諧相處,積極改造自然,敬畏自然,又勇于同自然災害抗爭,勇敢地面對一切艱難險阻,有著頑強不屈的精神。
(三)經濟價值
恩施山水神話傳說背后蘊藏了深厚的經濟價值。恩施山水神話傳說這《花枝山》這個傳說中對恩施花枝茶的來源做了解釋,《白鶴井》圍繞著“茶”這一線索展開,講述了一個浪漫奇幻的愛情故事。這對于恩施茶文化和茶葉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此外,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可以與地方山水自然環境可一一對應的特點,為恩施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力量的支持。如今,恩施發展旅游業,打造“神話恩施”、“仙居恩施”。因此一方面對山水風景的進行開發和保護,同時進行其背后文化底蘊的發掘和利用,有利于真正體現“神話恩施”背后的文化內涵。
五、余論
神話傳說因而有著一種隱蔽而有力的力量,包含著無窮的深意和無盡的想象。恩施山水神話傳說以恩施山水為背景,構建了一個瑰麗奇幻的神話傳說世界,其中有動人有凄美愛情訴說,并表達出樸實的山水情懷。這讓后人看到了恩施先民神奇的想象世界,感受到了他們對愛情美好的追求,也明白了每一個地名背后深深的記憶何動人的故事。恩施的確是“神話恩施”,她有著自己豐富的神話傳說,富有活力與靈氣。恩施山水神話傳說更是繪制“神話恩施”宏圖,以神話的“童真”為當代人的心靈療傷。
總之,山水神話傳說與山水風景共同構成和書寫了“神話恩施”,如果忽略了神話傳說維度,就不是“神話恩施”。恩施有著豐富的山水神話傳說資源,充分發揮其文化與藝術價值,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打造精致的文化品牌。這才有利于恩施地區的發展,也有利于恩施山水神話傳說及其他神話傳說在當代更好地傳播,依然綻放其無窮的魅力,甚至獲得新生。
參考文獻
[1]中國恩施旅游網.2013旅游要點.
[2]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湖北分會編.湖北民間故事傳說集——恩施地區專輯[M].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出版,1982.
[3]張素玫.格林童話的誕生[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6.
作者簡介
鄧大莉,女,土家族,湖北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基金項目: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研究”,編號:(201610517001);2016年湖北高校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研究”,編號:(201610517001);2016年湖北民族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恩施山水神話傳說研究”,編號:(2016C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