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杰出的教育家、民主主義教育家,也是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在夸美紐斯的教育理論體系中,幼兒教育是其教育體系的起點和開端。
一、《母育學校》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提到:“關于這種早期的教育,一切細節應由父母去斟酌辦理。”1632年,夸美紐斯出版了《母育學校》一書,在人類史上首次制定了6歲以下兒童詳細的教育大綱。在《母育學校》里,他認為教育內容應遵循兒童自然發展的規律由簡到繁,進行百科全書式的教育,每個學習的方面都有具體的要求,學習的重點也不同。《母育學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給教育界提供了重要啟示。
二、夸美紐斯的兒童觀
在《母育學校》開篇,夸美紐斯認為“兒童是上帝最珍貴的恩賜,是不能跟任何事物相比擬的寶物。因此,必須給以極大的關懷。”這表明夸美紐斯非常重視和關注幼兒教育。在論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時,夸美紐斯認為兒童產生于父母,是父母身體的一部分,生來就是一顆沒有被玷污的純潔的“種子”,保持有人的所有美德。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因此,兒童六歲之前,應該在家庭教育中獲得健康的身體,并且形良好的德行和習慣。
三、夸美紐斯幼兒教育的內容
兒童期主要學習一些較為簡單的、具體的實物性知識,目的是為培養幼兒認識事物的能力。
(一)體育
保護和發展幼兒的身體健康是夸美紐斯幼兒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任務。他認為“除非他們生氣勃勃而有力,父母們就很難成功地把他們培養成人。”兒童的健康在胎兒時期就應該受到關注,孕婦在懷孕期間就要保護好自己與胎兒的健康,而且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樣胎兒才會有健康的身體,也能有良好的情緒情感。在《母育學校》中甚至提出建立“婚姻咨詢委員會”和“產前診所”來保障胎兒的健康。胎兒在出生后要有完整健康的生活制度,以便能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行。此外,夸美紐斯不主張給兒童期的孩子用藥,因為藥物對兒童的身體健康不利。
(二)德育
夸美紐斯認為德育比智育重要。在人性論和國家本位的理論前提下,其道德教育的基礎是人文主義,強調人性,并提出德育要為國家政治服務。
他強調人出生的前幾年是品德形成的基礎。在所有的品質中節制和簡樸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幼兒時期的學習主要是靠模仿得來的,所以,在幼兒教育重要運用榜樣的作用,在樹立榜樣的同時要運用多種方式,主要有示范、表揚和懲罰等。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員應該為兒童樹立榜樣,還要營造相應的家庭環境。孩子的任性等不良習慣是家長造成的,家長是不能溺愛孩子的。兒童獲得勞動的技能是從小逐漸掌握的,家長應在孩子年幼時就讓他們從事勞務活動,甚至要學習認識家常用品及其應用。
(三)智育
“泛智”思想是夸美紐斯教育理論的核心,是他從事教育實踐和研究教育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根據“泛智”教育的思想,“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當具備的一切知識的種子播植到兒童身上。”“在這種年齡的時候,施行教導的主要媒介應當是感官的知覺,而視覺又是感覺里面最主要的一個。”
自然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根據17世紀適應自然的要求,夸美紐斯指出兒童發展是有規律的,教育工作應該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才能使兒童健康成長。兒童期主要靠直接感知世界,“百科全書式”的感官教育是有價值的,能夠讓兒童在探索中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夸美紐斯把智力教育歸為二十個項目,包括物理學、天文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學、辯證法等等。在進行教育時,家長(教師)要讓兒童在自然中通過眼睛、耳朵、肢體等多種直觀的方式去直觀感知,并獲得經驗。
四、幼兒教育方式
(一)教材
兒童期的學習是通過直接感知獲得的。夸美紐斯的《世界圖解》被稱作世界上幼兒階段的第一本教科書。書中共有一百八十七幅圖,圖畫書中的內容和《母育學校》中的教學大綱的內容相呼應,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配套使用。圖畫的內容包括物理學、光學、天文學、幾何學等等。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大自然中的事物,并在每張圖畫的上端標出它的名稱,如“羊”“牛”“樹”“屋”等等。通過圖畫的感官教育,能夠促進幼兒想象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游戲
夸美紐斯認為游戲是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生活中真實的工具是存在危險的,為了幼兒更好地學習,就需找到現實工具的替代品——玩具,這些玩具可以是大自然中存在的泥土、石頭、木片等,也可以是經過加工的材料等。兒童通過對玩具的探索就能夠加深對世界事物的認識。比如,用泥土、石頭搭建一座橋,在搭建的過程中不僅形成了對橋的認識,同時也形成了一些建構方面的知識。
五、結語
夸美紐斯的幼兒教育思想是極具時代意義的,同時也給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指導。在幼兒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夸美紐斯的“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其實我們不局限于書本教材,更多地要讓孩子在不斷的探索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遵循自然的原則啟示我們要給每一個幼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不能一味地求“質量”和“速度”而“拽著”孩子大步前進。
參考文獻
[1]夸美紐斯著,傅任敢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7.
[2]陳秋平.夸美紐斯幼兒教育思想初探[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1):127-141.
[3]成媛.夸美紐斯“泛智論”教育思想及現代啟示[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0(1).
作者簡介
王艷芳(1991—),女,漢,山西朔州,無職務,學前教育碩士,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