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梅紅
對于數學活動課的教學,本人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活動內容的理解
數學教學包含思維活動、動手操作活動的統一。它所關心的不是活動的整體結果,而是活動的整個過程。讓不同的思維水平的同齡兒童去研究不同的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開發智力能力。如果在一節數學課中,老師講的太多或者是學生得到的少的話,那么學生就只能聽,失去了一定的動手操作的活動的機會,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很難進行相應的體現,我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這樣的體會。比如:“用7根火柴拼成兩個正方形,四根火柴拼成兩個三角形”這兩題的解答,首先改掉了以前的教學方法,教師做學生看。而是通過創新教學的方式,進行四個有層次的活動;第一,數出7支彩筆,當作7根火柴棒,和四支彩筆充當四根火柴棒,分別放好,作為相等情況下的平衡理解,所需要的材料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二,讓學生動手拉動,動腦想。第三,通過對試驗的結果基尼險那個質疑和加以猜想。第四,參看動手拼圖縮畫圖的形式進行圖案教學。結果表明,將教師的操作改為學生的有效操作,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最后通過老師的補充,學生對于動手拼圖知識學得既有興趣,又印象深刻。
二、突出活動課的“活”字
課堂是引發學生思維的源頭,在活動中不斷汲取其中的數學知識,必須要突出一個“活”字,即思維活、思路活、做法活。鼓勵學生求異思維,鼓勵學生要多進行學習,主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教師在學生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標新立異,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活學活用的這樣的目的,用活所學到的知識。在學習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后,布置學生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剪紙和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經常見到的一些類型。結果學生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有的還拿剪刀正在動手去操作,這樣也是很好的,只有這樣才會察覺出與別人的差距在哪里,有的說我有“長方形的餅干,者餅干是長方形的,吃了部分后成為正方形,再吃得了三角形”等等。課堂上學生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把數學知識與平時的生活進行緊密結合起來,覺得學了數學非常有用的,增強了學習的動力感和自信心。
三、活動課教學要“新”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整體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及猜測分析,歸納出整治的所有過程,理解數學教學問題的關鍵,掌握概念的形成。通過活動,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初步的探索問題和交流問題的能力,在逐漸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如:“每隔4米種一顆小樹,從第一顆到地6棵小樹一共有多少米?”這一個問題的提出,同學們進行一定層析的分析與議論,兩個人一組或者幾個人一組,只要他們交流的通暢,那么就可以討論出他們想要知道的知識,有的同學真想走出課堂,進行實地的考察和觀察,更有靈性的動筆在紙上畫畫。稍差的同學也會在影響上悟出簡單方法:用5根小棒等距離的擺放,教師對他們的方法都加以賞識,給予表揚!當時,學生的學習熱情極為高漲。事實上,學生在操作中有那么多的新發現,有時可能在備課時,都沒有想到,我想如果教師一開始就給學生按固定的方法去思維,那么學生就少了思維空間和時間,就不可能獲得更多的方法,更說不上有新的發展。而現在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自己進行有效的歸納,才能夠把知識學懂、學會、學通,教師也能夠在創新中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
數學活動課的特點就在于:它是以一種挑戰性方式呈現數學,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思考數學、運用數學的能力。而這種潛能一旦被激發又反作用于學生學習數學,學生就會以更持久、更積極的態度去思考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活動課一旦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會在學生的骨髓里生根發芽,演變為學生的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品質,促使學生思考未知世界,探知未知世界。
目前學生學習數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差;對數學的自信心、自覺性、積極態度等發展不夠;沒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如何上好數學活動課,也是所有數學教師共同探討的問題。綜合以上分析,結合數學教學特點,我將互動教學應用于數學活動課中進行了嘗試,旨在探索互動教學在數學活動課中的有效性。
四、活動課教學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互動情趣
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動力,若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產生了興趣,他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欲望,內驅力要足,從而成為支配行為尋求滿足的力量。教學同樣如此,只有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興趣了,那么他們才會樂意去學習,才會從學習中得到相應的樂趣,不斷加大對知識的需求信息。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有一定的學習規范和學習目標在里面,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開拓進取,不斷發展,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促進學生主體地位,互動教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承認學生是教學的客體的同時,還要看到學生所具有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現代教育理論很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智力、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并以學生主體性發展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生一切知識的來源,只有教師水平提高了,那么整個教育教學的大環境,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不斷提升,這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愿意去看到的,更是學校領導愿意去看到的,也同樣是教師進行職稱評定時最基本的素質和學識要求。
綜上所述,活動課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在課程學習上不斷開發自己的聰明才智,加大對知識方面的投入,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活動課教學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達到認知互動、情感互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更能激發學生探知的欲望,開闊學生的視野,還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