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云
英語復習課是鞏固、發展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課型,其作用是“溫故而知新”,不僅要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內容,還要在復習的過程中將已有的知識匯總、整理、歸納、概括,使知識系統化,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語言技能。“話題式”復習,就是以某一話題為主線,將話題所涉及的單詞和句型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有明顯的意義和構成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開展不同層次的活動,再配合少而精的習題進行鞏固。在話題復習課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復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的一個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話題復習即是在復習中圍繞一個主話題,通過一系列的子話題將相關的單詞、句子和語篇聯系起來進行復習。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直觀地將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思維導圖引入到話題復習課當中,可以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話題復習課當中,教師在設定的話題里利用思維導圖通過線條、顏色、符號、圖像、詞匯等直觀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知識的聯系,使學生對該話題胸有成竹,并在該話題中有話可說,他們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思維導圖在形式上也能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降低了學生對復習課的畏懼情緒。把思維導圖引入到小學英語話題復習課教學中,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思維導圖趣味濃厚,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通過思維導圖的提示,孩子們很愿意開口說英語,既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復習,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每個人在學生英語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遺忘的過程,而有效地復習是戰勝遺忘的最好的武器。英語話題復習往往圍繞多個話題而展開,由于小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和歸納能力比較欠缺,他們很難將每個知識點進行歸納整合,面對大量零散的知識點,思維導圖能通過圖形等方式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和整合,把相互聯系的詞匯組織在一起,并將知識點聯系起來,用圖形表示出來,進行組塊記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梳理了話題間的層次聯系,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網,大大加深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加工深度,進而大大增加學生將其納入長期記憶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將語言知識內化,以期達到自動化輸出的水平。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認知策略,它在使語言知識達到自動化輸出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
三、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復習,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
由于思維導圖具有的發散性特征,使學生的思維模式由傳統的“線性思維”轉化成具有放射性的“網狀思維”,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了語言學習過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級思維模式。在話題復習課中,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提出中心話題,然后細分不同的子話題,充分運用思維導圖中的顏色、線條、圖形、關鍵詞、連線等來理清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還可以巧借思維導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復習課堂,積極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中運用恰當,可以幫助學生對整節復習進行梳理、概括和理解,對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很大的好處。
四、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復習,能促進學生的協作學習
新課標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通過交流與協作,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實現對知識意義的建構,同時使學生的社會交往技能得到發展。在以交際為中心的小學英語課堂中,協作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在英語復習課當中,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進行表達練習之前,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結構清晰、明確的交流支架,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協作、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彼此啟發思路,形成對事物或話題更加完善的認知,為學生認知的輸出和交流提供表達線索等。英語課堂離不開情境,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孩子才能有話可說。思維導圖圍繞中心主題展開分支,呈現關鍵知識點,用圖和字的形式創設出英語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使學生不僅有話可說且知道從何說起。思維導圖給老師和學生提供師生對話或生生對話的支架。學生很容易通過同桌、小組合作,相互啟發,創作思維導圖并進行表演。學生的協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中教師能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記憶力、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這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并且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然而,并不是說每一節復習課教師都需要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地把思維導圖應用到復習課當中,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