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彥
摘 要:在初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發現,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知識傳輸效率低,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不足等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氛圍營造、方法選擇、課堂互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階段;課堂教學;計算機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不僅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關系國家綜合國力建設的各個領域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和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隨著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后學校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各階段教育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并且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后也將在學生未來社會生產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做好信息技術的教學不僅僅是身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更是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要求。
但在信息技術的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和語數外等學科不同,信息技術不在考試的范圍內,即使部分地區的考試會涉及到所占據的分支也非常有限,所以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就容易本能性的忽視這門學科。以初中階段為例,師生面臨著中考的升學壓力,科目多任務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本會以考試涉及科目的教學為主導,而學生也習慣性的將精力放到應試科目中,這就導致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呈現出積極性不高,興趣缺乏等問題,最終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讓這門學科的教學流于形式,不見成效。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我國教學通常是采取班級授課的方式,初中階段也不例外。課堂教學過程中幾十個學生一起進行知識的學習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相互之間的影響。因為處于一定的環境中,大多數人的思維和行為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到環境的左右,并因為從眾心理而迎合大多數人的思想和行為趨向,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從眾心理,通過課堂氛圍的營造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
首先,作為教師在教學氛圍的營造方面要做好表率作用。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嚴格意義上大多數在思想和行為方面還處于成長期,所以對于教師的思維和行為有一定的模仿性和跟隨性,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和動作能夠將自身的情緒無形中表現出來。那么如果教師呈現出積極的狀態,學生則會隨之積極,反之則會消極怠工。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讓自己始終以積極、陽光的狀態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在只是講解過程中就會不自覺的通過授課中的語言和行為動作傳遞出來,無形中為課堂教學氛圍增添了活力,學生也就因為感受到教師的活力而激發自身的學習動力。
其次,從教學內容來說,教師要做好開場白。計算機本身就是一門專業性突出的學科,所以學生對于這門知識的學習本身就存在畏難心理,學習積極性自然也就很難提高。而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開場白上下工夫,通過備課環節精心準備開場白的內容,例如通過舊知識的復習逐步過渡到新知識,還可以在課本知識的適當的引入一部分課外知識內容,尤其是和現實生活相關的計算機小知識,或者最新的信息技術研究成果,人工智能知識等,通過這些學生熟悉的或者是有趣的內容在上課一開始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進而逐步實現需要學習知識的引入,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聽課過程中漸入佳境,提高學習效率。
二、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知識教學的最重要渠道,所以要想做好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教師必須立足于課堂,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首先,從理論知識教學來看,我們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學模式。對于初中生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學習能力,并且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普遍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那么探究式教學是讓學生分小組進行任務的探究,教師減少參與感,從課堂主導者轉化為課堂引導者角色,主要依賴學生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所以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的探索和學習,不知不覺主動參與課堂討論。
其次,從實踐教學來看,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精講多練。計算機本身就是一門實踐導向的學科,所以對于初中計算機這門學科來說,教學通常都是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知識的講解伴隨著實踐的演示。
三、注重內容呈現的層次性
對于初中階段的計算機教學來說已經涉及到部分專業性的內容,并且計算機和語數外等基礎性學科聯系較少,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的會遇到更多的挫折。因此對于教師來說,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從內容安排上入手,實現課堂知識講解的層次性。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針對基礎性的內容,并且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實現教學例題的化繁為簡,讓學生能夠聽得懂、聽得進去。計算機課上有很多知識點都是抽象的,尤其是涉及專業術語的部分學生根本不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通過舉例子等形式,將深奧的知識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將計算機不同部分比喻成人的身體,計算機的處理器相當于人的大腦進行信息處理等,這樣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
其次,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需求適當的改變內容的教學順序。從教材知識設置的思路來說,內容一般是由易到難的安排,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更加注重知識的關聯性和遞進性,因此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就可以將知識點進行拆分和組合,從而試下課堂教學內容的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先通過最基礎的內容打開思維,進而一步步接受更高層次的知識。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來說,我認為只有抓住氛圍營造、內容安排、方法選擇這幾點,才能夠保證教學效果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之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