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我國正在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非營利組織作為養老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并在構建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在簡要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的基礎上,以山西省晉城市曉莊老年護理院養老服務體系作為個案,詳細分析了其服務現狀,并據此分析總結了我國目前民辦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業的影響因素及發展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民辦機構;養老服務業
一、晉城市曉莊老年護理院的服務現狀
晉城市曉莊老年護理院是一家民營非企業機構,是一所集養老、康復、休閑一體的綜合性療養院。入住的老人大多來自晉城市及周邊市區,年齡在60~95歲之間。調查發現,入住老人大多高齡且身患重疾,并且喪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低齡老人入住數量較少,入住原因主要是健康問題,需專門護理。在服務方面,護理院以護理為主,醫療康復服務為輔,還有豐富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充分實現了“醫養結合”。護理院二樓即為與其合作的晉城市骨傷專科醫院,有專業人員保證老年人日常基本護理工作。護理院實行責任制,每位員工有固定負責的老人,除了護理老人外,還詳細記錄他們的生活習慣、愛好和情緒波動變化,及時與老人溝通,使老人心里話有人說,遇到難事有人解決,想念家人有人聯系,生病時有人護理。調查發現,曉莊老年護理院入住老人的滿意度整體上非常高,其中有高達53%的老人對“服務質量”很滿意,36%的老人對服務質量“比較滿意”,這與機構服務管理理念分不開。環境、食宿衛生、服務質量等因素共同決定了入住老人的整體滿意度。
二、曉莊老年護理院服務存在的問題
1.自身管理不完善
首先,在對曉莊老年護理院的走訪調查中可以發現在其運營過程中存在著在管理者不清楚如何管卻又樣樣都管、工作人員不清楚怎么干卻又件件都干的現象,機構自身管理較為隨意和主觀,對機構組織、人員管理和財務等方面的管理都缺乏系統的標準,管理組織缺乏系統性。其次,在與護理院管理人員的訪談調查中可以發現,由于在晉城市民營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業的時間較短,故護理院的創辦缺乏必要的考察論證和行業經驗,所以管理過程中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長遠的目光,管理目標不夠細化,管理規劃缺乏長期性。
2.發展資金不足
就養老機構資金來源來說,目前該護理院還沒有形成多元化的籌資渠道。雖然晉城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支持,如補貼床位費、提供物質補助等,但是這些措施有相當部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這讓民營養老機構無法從中獲得更多支持。負責人王女士長說:“現在公寓收支只能保持基本平衡,若降低收費標準,服務質量勢必會降低,這樣一來,就更不會有老人入住了”費用高了沒人住,費用低了自身經營難以維持,這就使老年公寓的發展陷入兩難境地。
3.護理人員數量少、質量低
由于養老服務人員需要承擔較大的心理壓力以及高強度勞動且養老服務職業并沒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所以民營養老機構的護理團隊缺乏穩定性,相當數量機構并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以及充足的護理人員。就曉莊護理院來說共有120位老人,30位護理員,平均一位護理員需要負責4位老人,可見該護理院人員嚴重不足。且其年齡一般集中在30歲到50歲之間,并且多為下崗再就業的女性。在從事養老護理工作之前,政府職能部門僅僅安排了短時間的基本技能培訓,并沒有教授太多的專業知識技能,這導致在遇到一系列特殊狀況需要用到專業知識來解決時護理人員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引發更大的問題。
三、發展建議
1.民營機構加強自我完善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自身的能力,管理者應該加強管理知識的學習,學習不僅是理論方面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增強對管理理念的認識,準確把握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打造個性化的企業形象,顯現出經營管理特色;其次要加強組織管理行為,目前曉莊老年護理院存在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和質量偏低的問題,因此建議在現有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明確各崗位職責及分工,對應制定獎懲措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
2.拓寬籌資渠道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如日常水電費按照民用價格征收、免征民營養老機構的營業收人稅等,同時。有關部門應積極協調,認真落實民營養老機構優惠政策,加強對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的檢查和監督力度;另外,養老機構還需要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相對于政府財政補貼較多的大型民營養老機構,中小型民營養老機構的籌資方式更加便利,既可以充分發揮銀行的籌資作用,也可以采用非正式金融方式,還可以接納風險投資直接融資,甚至可以采取各式各樣的眾籌形式。
3.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第一,注重加強專業人員職業道德培養,晉城市政府職能部門、民營養老機構、學校、社區等單位之間要加強交流合作,加大宣傳養老事業的崇高含義,大力營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氛圍,廣泛提倡奉獻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鼓勵更多的專業化人才從事養老服務事業,不斷提高其社會地位。
第二,注重加強服務人員能力素質培養,市政部門可以挑選高職院校為試點,對現有的養老服務人才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改革,為其提供涉及心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培訓,向養老服務一線輸送復合型技能型養老達人,推動當地養老服務社會化和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變革。
第三,提高服務人員待遇。在筆者走訪的曉莊老年護理院,護理人員普遍工作量較大,每天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且無編制、待遇低、社會認可度不高、工作環境差,從而導致了護理員的嚴重流失,對此,政府應盡快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護理員,按照不同等級,在勞動保險和待遇上給予每人每月不等的特殊崗位津貼。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護理員行列,并留住護理員。
作者簡介
李育慧(1997.07—),女,漢族,籍貫:山西省晉城市;山西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