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16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變性,進行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臨床上以關節疼痛、變形和活動受限為特點,男女患病率的峰值分別為24.7% 和54.6%[1]。筆者選取45例患者,觀察中藥封包聯合骨刺軟化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收治的9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49~80歲,平均年齡(64±2.5)歲;病程2~36個月,平均病程(15±1.8)個月;雙膝患者21例,左膝患者13例,右膝患者11例。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62.23±3.2)歲;病程3~38個月,平均病程(14±3.5)個月;雙膝患者23例,左膝患者12例,右膝患者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2]中的相關標準進行診斷。①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 ②X線片(站立或負重位)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 ③關節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個/mL;④中老年患者(≥40歲); ⑤晨僵≤3min; ⑥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綜合臨床、實驗室及X線檢查,符合①+②條或①+③+⑤+⑥條或①+④+⑤+ ⑥條,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②年齡為40~80歲;③非手術患者。
1.3.2 排除標準 ①合并其他病癥的患者;②病情嚴重需要手術的患者;③過敏體質或對研究所采用藥物過敏的患者。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布洛芬膠囊(長春迪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6320)0.2g粒,1粒/次,1次/d。觀察組口服我院研制的骨刺軟化丸,組方:續斷、白芍、全蝎 雞血藤 、 川牛膝 、茯苓等17余種中藥;(生產批號:160701 9g/袋,10袋/盒),1袋/次,3次/d。在此基礎上運用中藥封包外治療法:中藥封包方:續斷12 g,補骨脂15 g,骨碎補15 g,杜仲12 g ,牛膝15 g, 桑寄生18 g,當歸15 g,丹參20 g,全蝎30 g,雞血藤15 g,制南星15 g,黃芪30 g,茯苓6 g,伸筋草15 g,淫羊藿15 g,威靈仙15 g,海桐皮15 g。將藥物磨成細粉,用黃酒、醋等量進行拌勻,形成糊狀,平攤于一次性透明膜內,上層覆蓋大小相同的無紡布備用,治療前放入微波爐小火加熱2 min,治療時用場效應治療儀進行持續加熱,30 min/次,1次/d(現用現調配)。7d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兩組均給予生活指導、心理指導、飲食指導及功能鍛煉等系統性、個性化健康指導。
1.5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兩組治療前后均采用國家KOA膝關節WOMAC評分量表[3]進行問卷調查:①關節疼痛采用VAS(目測模擬)標尺法(0~10分):該方法采用10cm的標尺,兩端標明0~10的字樣,總分10分,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積分;②關節壓痛(0~3分):0=無壓痛,重壓或做最大被動活動時無壓痛;1=輕度壓痛,以關節邊緣或觸及邊緣韌帶時重壓,病人稱有壓痛,被動活動不受限;2=中度壓痛,重壓病人稱有壓痛,且皺眉示不適,被動活動輕度受限;3=重度壓痛,重壓病人稱有壓痛,且退縮逃脫,被動活動嚴重受限;③關節腫脹(0~3分):0=無腫脹;1=膝部皮膚紋理尚存在,浮髕試驗可疑陽性; 2= 膝部皮膚紋理消失,浮髕試驗陽性;3=膝部腫脹明顯,浮髕試驗明顯可見。④關節活動度(0~3分):0=正常,伸直可達0°,活動自如,屈伸范圍可達150°;1= 輕度受限,膝部屈伸范圍>120°,<140°;2= 中度受限,膝部屈伸范圍>100°,<120°;3=重度受限,膝部屈伸范圍>100°。以上4項量表總分值為0~19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效果越差。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的相關標準對兩組療效進行判定。①關節腫痛完全消除,活動能力恢復正常為治愈;②關節腫痛基本消除,關節活動明顯好轉為顯效;③關節腫痛基本消除,關節活動輕度受限為有效;④關節腫痛及活動能力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治療的滿意度和依從性調查:采用我院自行設計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對治療的效果(好、一般、無效)、衛生性、經濟性和接受程度等方面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比較兩組出院時對中藥封包治療的滿意率和依從率。
2.1 兩組治療前后WOMAC比較 兩組VAS、關節壓痛、關節腫脹、關節活動度等進行統計比較,治療后觀察組WOMAC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WOMAC比較(分,
注: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及滿意度、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滿意度和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臨床療效及滿意度、依從性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因較多,與患者自身的體質和膝關節磨損的程度密切相關,關節軟骨的破壞退變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理基礎[5]。該病在中醫歸屬于“痹癥”、“骨痹”范疇,多因感受風寒濕邪,阻痹經脈氣血,不通則痛[6]。《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或因外傷勞損導致經脈氣血瘀滯;或因年老體衰,肝腎虧虛,肝主筋,腎主骨,筋骨失于濡養,不榮則痛[7]。
目前西醫保守治療采用口服鎮痛消炎和局部注射軟骨營養藥物等為主,而臨床中用布洛芬膠囊通過抑制誘導型致炎性環氧(COX2)將花生四烯代謝為介質性前列腺素或其它遞質的合成,減輕前列腺素所致的局部組織充血、腫脹、發熱;通過抑制白細胞活動及溶酶體釋放,減低局部周圍神經對緩激肽等致痛物質的痛覺敏感性,減少組織沖動,起到鎮痛作用[9],對近期控制病情有一定的優勢,但具嚴重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影響整體療效,而手術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和經濟上的負擔。
骨刺軟化丸具有補骨壯骨、疏筋止痛的效果,中藥封包方中的淫羊藿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之效;全蝎為入絡良藥,具有息風鎮痙攣、通絡止痛功效;當歸、白芍為血分之首藥,與雞血藤、淫羊藿、茯苓等用藥物聯用起到舒筋通絡、補腎陽、強筋骨、消水腫的功效[9]。加之治療中持續的熱源,通過藥物的滲透改善關節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關節局部炎性介質的吸收和代謝,增加軟組織和肌肉的韌性,有效改善關節活動度和功能[10]。
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滿意度和依從性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藥封包聯合骨刺軟化丸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較好且中醫特色突出,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蔡輝,姚茹冰,郭郡浩.新編風濕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589-609.
[2]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骨關節診治指南(2007年版)[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07,1(4):254-256.
[3]Sangdee C,Teekachunhaten S, Sananpanich K, et al. Elec- troacupuncture versus Diclofenac in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BMC Complementa Altern Med,2002(2):3.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3-204.
[5]高麗麗.中藥熱敷聯合深度揉壓按摩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醫藥雜志,2015(35):7277.
[6]劉嵐.針灸結合TDP烤藥治療慢性膝關節炎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7):193-195.
[7]余洋,孫強,樊效鴻,等,加味當歸四逆湯配合溫針灸治療膝關節過的隨機對照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8(1):72-74.
[8]周國柱,鮑自立,朱金華,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5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2):239-240.
[9]陳喜鳳,胡建庚,郭永昌.骨刺軟化湯配合功能鍛煉治療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8):84-86.
[10]周國柱,鮑自立,朱金華,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5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