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陽縣人民醫院藥劑科,河南 正陽 463600
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多發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反復發作[1]。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氣喘及咳嗽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中醫治療哮喘歷史悠久,擁有完備的理法方藥,認為哮喘屬寒痰為患,多因寒誘發、痰從寒化、素體陽虛,需進行化飲平喘、溫肺散寒等治療[2]。筆者探討小青龍湯加味聯合西藥對哮喘患者癥狀及肺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90例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1~68歲,平均(43.62±5.63)歲;病程3~18年,平均(11.35±1.32)年。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0~69歲,平均(44.39±5.82)歲,病程2~18年,平均(12.52±1.6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符合《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3]關于哮喘的診斷標準;②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哮喘寒哮證的診斷標準。主證為痰液稀白、面色晦滯、咽喉部哮鳴音、氣喘、胸膈滿悶;兼證為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脈象弦細、小便清長、喜熱飲。③依從性良好,能遵醫囑治療者;④病情分級屬輕、中度者。
1.2.2 排除標準 ①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者;②肺炎、肺腫瘤、精神病、肺腫瘤患者;③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有過敏史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抗感染、調節水、電解質等常規治療,并采用布地奈德氣霧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10)5mL:20mg,200μg/噴治療;用法:4.5μg/吸,2次/d,治療周期14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小青龍湯加味治療,藥物組成:胡頹子葉9g,僵蠶12g,麻黃9g,杏仁9g,地龍12g,白芍9g,甘草6g,桂枝9g,干姜6g,細辛6g,半夏9g,五味子6g。用法:水煎服,日1劑,治療周期14d。
1.4 評價指標 治療前后采用本院現有肺功能儀器測定PEF、FEV1、FEV1/FVC,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療效判定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哮喘相關體征及癥狀均明顯改善或消失,哮鳴音消失,偶有輕度發作為顯效;哮喘相關體征及癥狀有所改善,哮鳴音減少,發作時間減少為有效;哮喘相關體征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PEF、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時間PEF/L/sFEV1/LFEV1/FVC/%對照組45治療前2.29±0.481.08±0.2443.45±5.64治療后3.68±0.57*1.88±0.41*68.75±8.42*觀察組45治療前2.35±0.511.15±0.2742.86±5.82治療后4.47±0.64*#2.54±0.51*#81.46±8.69*#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比較,*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哮喘發病機理復雜,主要與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遺傳機制、變態反應、氣道重構、氣道神經調節失常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關。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患者出現可逆性氣流受限,引發反復發作的氣急、咳嗽、喘息等癥狀。雖然對哮喘的認識不斷加深,治療越發規范,但仍有部分肺功能不能得到改善,最終導致危重性哮喘,甚至死亡。該病發作具有季節性,一般發于冬令或秋初時,故寒哮患者數量較多[5]。
目前臨床常采用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影響治療依從性,局限性較大。中醫學認為哮喘歸屬于“哮證”、“哮喘”、“宿痰”等范疇,發病原因是脾腎陽虛、肺內寒飲留伏、飲食勞倦及外感六淫等[6]。小青龍湯加味方中麻黃性溫味辛,宣肺平喘,發汗散寒;干姜性熱味辛,溫肺化飲,回陽通脈;桂枝入肺、心、膀胱經,補元陽,暖脾胃;地龍清肺平喘,清熱利尿,通經活絡;胡頹子葉性微溫味酸,歸肺經,止血解毒,止咳平喘;僵蠶性平味咸,歸肝、肺、胃經,化痰散結,息風止痙;杏仁性微溫味苦,潤腸通便;白芍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細辛宜通肺竅,祛風止痛,解表散寒;五味子性溫味酸,歸肺、心、腎經,益氣生津,收斂固澀,補腎寧心;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消痞散結,燥濕化痰。諸藥合用,調理五臟功能,散寒緩急,標本兼顧,正可針對哮喘而治[7]?,F代醫學研究表明,地龍中的次黃嘌呤對組胺和毛果蕓香堿對支氣管的收縮起到拮抗作用,可明顯緩解支氣管收縮,平喘作用較好;小青龍湯可改善肺功能并可調節免疫功能平衡,減輕氣道炎癥反應,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緩解哮喘癥狀,減少哮喘發作次數,最終達到治療哮喘的作用[8]。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小青龍湯加味聯合西藥可有效加強患者肺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1]許銀姬,唐雪春,林琳,等.參蛤青龍丸治療支氣管哮喘寒哮證的非劣效性隨機對照試驗[J].中醫雜志,2017,58(6):489-492.
[2]殷采葦,周賢梅.西醫基礎治療結合補腎益氣湯治療激素依賴性哮喘42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41(2):153-155.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5):331-336.
[4]鄭莜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60-66.
[5]佟雷,孫琳林,劉金麗,等.不同補腎陰方藥對慢性哮喘氣道重構的調節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7,42(8):1585-1590.
[6]閆永彬,賈長虹,楊明江,等.從伏風暗瘀宿痰辨治小兒哮喘[J].中醫雜志,2016,57(21):1877-1878.
[7]孔慶活,唐興榮,馮玉蓮,等.小青龍湯加減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PEF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7(5):530-532.
[8]孔靜,蔡懂,田梅.小青龍湯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2(3):39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