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
姓名,是人類社會最普遍的語言現象之一,是自己區別于他人的特定標志。在交際中,人們通常以互通姓名開始??v觀世界,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取名特點,某種程度而言,姓名的背后蘊含著一個民族的語言、歷史、宗教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的信息。越南和中國山水相連,由于歷史原因,漢語漢字在越南傳播、使用了2000多年,直到1945年,越南政府正式確定拉丁拼音字為國家正式文字,即國語字。從過去直接使用漢字取名到現在的使用越南語國語字,文字雖改變,但越南人的姓名中仍保留著許多有趣的、與漢文化關系密切的文化印跡。
在人類文明起源之初,人類還沒有姓名這一種符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出現了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姓名。據我國古籍記載,古代駱越地區在接受中原文化影響以及隸屬中國版圖、成為中國封建往常的郡縣以前,“駱越之民無嫁娶禮法,各因淫好,無適對匹,不識父子之姓”。漢光武時期,以“錫光為交趾,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為冠履,初設媒娉,始知姻娶”。從此往后“其產子者,始知種姓”①范宏貴、劉志強:《越南語言文化探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對照越南《大越史記全書》及其他越南史書記載來推斷,具有真名實姓的交趾歷史人物,幾乎都是在“嶺南華風始于二守”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才逐漸出現的。在接受漢文化的深遠影響之后,越南開始有了姓,并基本保留著子女隨父姓的傳統,逐漸成為以越南人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
關于現在越南姓氏數量,越南還沒有準確的官方統計,部分越南學者指出約有300個。如“1949年,阮幕鏙(Nguyen Bat Tuy)在《越南姓名》一文中寫道越南有308個姓氏。阮庭和(Nguyen Dinh Hoa)教授在《Vietnamese Names and Titles》一書中寫道越南有著約300個姓氏。阮玉輝教授認為越南有約300個姓氏,常用的姓氏則只有幾十個”②越南有多少個姓氏https://hinhanhvietnam.com/tinh-danh-hoc-viet-nam-so-ten-ho-tai-viet-nam/。。越南常見的姓氏有阮(Nguyen)、陳(Tran)、黎(Le)、范(Pham)、黃(Hoang)、潘(Phan)、武(Vu/Vo)、鄧(Dang)、裴(Bui)、杜(Do)、胡(Ho)、吳(Ngo)、楊(Duong)、丁(Dinh)等,這些常見姓氏占了越南總人口的90%,其中僅阮姓占總人口的38.4%③越南姓氏http://www.vanhoadongho.com/2016/01/21/88/。。根據越南《語言》雜志:“我國的姓氏大多從漢語中借來……”④[越南]《語言》雜志,1972年第2期。可見,這些越南常見姓氏大多或源起中國、或與中國姓氏有著緊密聯系。
越南京族人跟中國漢族人姓名結構相近,通常由姓和名組成,姓在前名在后,不能顛倒順序。姓氏是家族的標志,個人無法選擇,而名卻是可以后天選擇的,是個人存在社會的形式及標志。越南人姓名結構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姓+墊名+名;第二種是姓+名。越南語與漢語在語音音節上相似,都是一個音節可代表一個詞或一個語素,因此越南姓名的音節長短由姓、墊名和名的音節數變化而決定。如:①范宏貴、劉志強:《越南語言文化探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雙音節的姓名:Pham Tuan(范尊);②越南有多少個姓氏https://hinhanhvietnam.com/tinh-danh-hoc-viet-nam-so-ten-ho-tai-viet-nam/。三音節或三音節以上的姓名:Nguyen Sinh Cung(阮生恭)。
名在越南人姓名中地位相當突出,在越南人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交際中,不需要稱呼他們的姓,只需要稱呼名或應用人稱代詞和名結合的方式來稱呼。這點與中國稱姓而不呼名的習慣有所不同。如黃明海經理,越南人通常稱為Giam doc Hai(海經理)。
1.墊名。
越南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老一輩人給兒孫取名時常用“文”作為男孩的墊名,“氏”作為女孩的墊名,寓意是讓男孩將精力放在求學讀書上,讓女孩將學習精力放在家庭內務上。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和男女社會地位的平等,“文”“氏”的應用已經不再局限于過去封建思想,墊名的選擇也隨之得到豐富、發展和增加其職能。它既可以是獨立存在,也可以是作為連接姓和主名的,同時也可以直接省略。例如:Le Loi,Tran Luc,Nguyen Thi Hoa,Nguyen Phuc Loc.
越南姓名中墊名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區分性別。如女性常帶有墊名“氏”。第二,劃分家族體系。Ngo Thi Ngo Vai; Nguyen Duc, Nguy en Mau……第三,區分家庭的輩分。越南人名命名深受中國制度、禮教等思想理念的影響,但在越南同宗同輩者墊字不同,同宗不同輩者反而同一個墊字的現象卻很常見。
2.主名。
越南人在起名的時候喜歡應用吉利字眼,在女性的名字中比較喜歡應用自然界美好事物、世界上珍貴的玉石、布匹名或有著華美之意的詞,如鶯、玉、菊、梅、莊、雅。而男性則注重身心的強壯、智慧、道德、名利等詞,如強、勇、聰、義、福、昌等。
越南人名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選擇性并存在相應理由。越南人認為人名非常重要,俗話稱“Xem m?t ??t tên”(看相取名),在取名的時候會充分篩選和考慮使用人的性別、家庭、家族、家鄉、承載父母的希冀等。二是數量和姓、墊名相比,名的數量更加豐富。人名呈現出多音節的發展特點,特別是女性名字出現了多音節的特點,如Nguyen(阮,姓)Thi(氏,墊名)Bich Ngoc(碧玉,雙音節名)。三是漢越詞占據主導位置。現代越南語詞匯,以純越詞和漢越詞(借漢詞)為主,其中漢越詞占越南語詞匯的60%以上,絕大多數漢越詞包括兩個音節及兩個以上音節。越南的父母們普遍認為漢越詞更為高雅、寓意深遠,取正名時一般會首選漢越詞。四是很大程度受中國儒家傳統思想文化和道家陰陽五行說的影響,如常使用德、忠、孝等字,(懷德、光忠、克孝),或者根據命理選擇屬于陰陽五行不同的字來彌補。
此外,在古代,越南的文人和中國文人相同,喜歡為自己取號、字等。越南文人在取名的時候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名和字的選擇應用互相促進、互為表里,名字的命名注重體現個人志趣、雅趣等,不僅以個人志向與情懷為號,也以籍貫、居住地、書屋、居室、典故為號。
越南人的人名和中國人的人名一樣也是分為俗名和正式名字兩種。在越南社會生產力很不發達的情況下,越南人的封建迷信思想較為嚴重,在他們的思想認識中,孩子的俗名如果應用了美妙的詞匯則會引起鬼怪的關注,因此,越南父母一般會選擇難聽的字眼來給孩子起名。而歷史上,漢字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僅僅在越南士大夫層面流傳,百姓的交流還是應用越南語言。俗名是越南人在孩提時期的名字,在步入婚姻之后會選擇具有社會性個人特征的正式姓名,但是經濟發展落后的農村地區仍然采用俗名。著名的語言學家阮才謹曾指出;“有一個歷史時期,相當普遍地存在著區別在家里的呼名與在各種文牘證書中使用正式名字之習俗”。他還指出“小時候在家里起的名字,常常是不經選用那些具有深邃含義的美妙詞兒來起的名字,相反,人們傾向于選擇那些通俗平易的、很多時候甚至是相當俗氣的詞兒來命名……正式名字常常是讀起來動聽、美妙而且具有深邃含義的漢越名字”①阮才謹《現代越語名詞詞類》第94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與國之間加強多方位的友好交流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在對外交往中,相互介紹姓名,成了對外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如何將外方姓名翻譯得“信達雅”,顯得尤為重要。越南語人名與漢語人名有如下共同點:人名構成因素為單音節,越語中的音節是音,是越語的基本單位。在漢語中一個音節可以代表一個字。由此可以發現越南人和漢族人名字的構造因素存在內在和外在的連接關系?;谶@些特點,將越南人名譯成漢語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翻譯方式:一是音譯。越南人在取名中使用漢越詞頻率較高,按圖索驥尋找其對應的漢字、詞翻譯越南人名,被視為運用得最為廣泛的譯法。翻譯時需語音連語義一對一進行翻譯,同時兼顧所譯對象的性別及文化語境,如Le Anh Dung(黎英勇,男);二是選詞法翻譯,此類譯法主要針對純越詞,如Mui(純越詞,氣味,但是接近“妹”的發音),根據對象名為Dang Thi Mui可通過“Thi”推斷其為女性,所以翻譯為“鄧氏妹”;三是意譯法,這一類譯法也是主要針對純越詞,通常根據字詞的意思進行翻譯,如Bong(純越語,意思為棉花);Vi Van Bong(韋文棉,從名字基本可推測其為男性)。
越南姓名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語言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通過對越南人姓名的分析,探尋其承載的越南人的審美價值、民族特征、文化及心理特點,不難發現,越南人在取名上無不烙著深深漢文化印跡,然而卻又力求存異,一定程度上保留、發展著自己的民族獨特性。此外,加深對越南人名的文化、語言認知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譯者翻譯越南人名的科學性和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