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公路管理局, 山東 鄄城 274600)
在施工開始之前,應全面完善對原有的瀝青路面的檢測,確定路面出現的嚴重龜網裂以及坑槽現象以及區域,同時確定區分軟弱區域,結合具體的檢測結果確定最終使用水泥穩定碎石的方式對此區域路面實施挖框補強。在分層施工的過程中,為了有效避免薄層粘貼等現象,同時也為了確保層與層之間的充分連接,必須要保障施工過程的一次性處理,以此維護良好的整體性以及結構力。
針對以砂、碎石以及水泥為代表的相關原材料的取樣,首先要根據廠家的送檢結果,同時結合配合比以及等級強度等試驗,通過這部分試驗以及結果,一方面是為了獲取質量檢測數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確保相關原材料能夠充分滿足設計需求以及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嚴格把控質量關。
在開始施工之前,首先應綜合考量原有瀝青路面,并以間隔 10 m到15 m 的距離確定中樁,針對局部可能會出現下沉的區域,應充分考慮道路本身的整體豎曲線的圓滑美觀,同時還要兼顧縱坡的合理性。由此,中樁上的掛線應確保為最小高度,為了充分滿足上述設計需求,應立足于原有坡度,有針對性的對縱坡線形適時進行調整。為確保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水泥穩定碎石料不會偏移至中線,一般情況下,中樁掛線之下普遍會設置混凝土預制塊,起到了提高護肩墻的功能,方木也是同樣,其功能等同于支撐鋼模。在確定中線標高之后,邊樁高度的確定應以橫向坡度為準,同時還要把控高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保障通行大都使用在半幅施工放樣的方式。
在攤鋪工作開始之前,應針對已經鋪筑的基礎底層適當的灑水,使其維持濕潤,再借助攤鋪機以梯隊的方式攤鋪。一般情況下,比較普遍的就是半幅全斷面一次性攤鋪成型的方式。為了避免停機待料以及集料離析等現象的發生,既要維持一定的攤鋪速度,同時也需要專人完成對混合料的管理。實際攤鋪的過程中,應當借助傳感器控制高程,既便捷了施工,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接頭的出現。針對攤鋪過程中不均勻或者不到位的地段,應借助人工補料的方式,需要六個左右的工人,這部分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修整邊緣,清除多余廢料,保障基層的平整度。
整型工序完成之后,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仍然超過最佳含水量時,就需要壓路機(18 t~20 t)的再一次輔助碾壓,使其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滿足密實度要求,一般情況下碾壓6-8遍之后就不會存在明顯的輪跡。對于具體的碾壓過程來說,壓路機的后輪必須要超過兩段的接縫,輪寬維持在1/2的范圍,只有當后輪碾壓完所有路寬之后才能算作一遍碾壓的完成。同時碾壓的實際速度前兩遍應維持在 1.6 km/h-1.8 km/h,后兩遍則可以提速到2.2 km/h-2.5 km/h。一般情況下,路面兩側需要多壓3-4遍,首先壓路機應在全寬范圍內實施靜壓,如果仍然超出最佳含水量,就需要借助振動器實施均勻壓疊的振動。為確保水泥穩定碎石表面的實際濕潤程度,可以適當噴灑一定的水量。
對于保養階段而言,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應始終維持良好的濕潤狀態,在養生地段的兩端分別設置禁令標志,以防止車輛運行而導致的損壞。如果是在不能封閉交通特殊時段,需要禁止大型車輛的通過。每完成一段路面的施工就需要開始灑水保養階段,這一階段一般在七天左右。
對于施工單位而言,應確保拌和前后的全程監控,防止礦料在進場之后出現混料的現象,同時也要嚴把進料關,礦料既要遵循分開堆放的原則,并且在料堆之間需要有嚴格的隔離措施。除此之外,在開工之前,會連續幾周甚至幾個月購進集料,完成提前儲備。但是廠家可能會由于工藝水平以及技術的影響而導致同類型集料的變異。
為了保證拌和時間的合理性,可以根據混合料提前預拌。一般情況下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并不需要過長的拌和時間,可以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大約在 2 min以上。
在實際攤鋪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由于供料不足而導致的分料不均勻,必須要確保攤鋪機維持慢速且均勻的作業,具體的鋪筑寬度需要控制在6-8 m之間。
在施工過程中,應針對含水量實施嚴格把控,因為不管是具體施工過程中集料含水量不均勻,還是在實際拌和過程中供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這些都極有可能引發含水量的改變。
結合施工要求以及實地勘測之后便可最終確定碾軋方式,一旦確定,不能隨意更改。實際碾壓過程中,不管是混合料的級配以及含水量,還是混合料的延遲時間,亦或者是選擇的具體碾壓機械以及組合碾壓方式等,這些都極有可能對壓實度產生顯著影響。
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建設過程中,不管人員、材料,還是機械設備,亦或者是三者的合理配置,都是關鍵要素;如果配置科學合理,必然有助于促進整個工程的動態管理。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加大對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設備的關注,要嚴格把控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為保障優良工程的建設,必須要加強全程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理。
[1]劉森. 雙層連鋪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J]. 華東公路,2011,(02):56-59. [2]徐忠陽.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配合比試驗和施工技術控制[J].交通標準化,2006,(08):72-74+85.
[3]康亮亮.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雙層連鋪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8(0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