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公路管理局 ,山東 鄄城 274600)
橋頭引道設計科學、合理,“橋頭跳車”現象會因此得到有效抑制。路橋剛度變化的緩沖過渡部分通常能實現路面平整性提升,其也因此普遍應用于大型橋梁、道路工程項目建筑設計之中。不過,從實踐來看,這項工作并未引起我國設計師的重視,某種程度來看,其重要性被不少設計師的設計成果忽略,因此,國內路橋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橋頭引道設計不合理現象比較突出。盡管路橋連接部位的搭板能把路橋剛度變化減少,實現過渡段路基強度的整體提升,不過,由于設計時未能精確計算搭板規格、尺寸及具體的施工技術標準,同時,臺背路基沉降因素也未能充分考慮在內,因此,盡管國內現有路橋同樣設置了搭板,安全事故發生機率依然比較高。
分析現有路橋建筑現狀的結果表明,軟土地基處理不合理現象在國內同樣比較普遍。原因主要包括:其一,勘察工作不深入、不充分,未能準確掌握施工地段軟土地基的理化性質及其分布范圍,軟土地基處理不科學的現象由此形成,從而對我國路橋工程項目設計圖的合理性、科學性產生影響。其二,施工處理技術缺乏科學性。正確的施工處理技術要求:必須和施工部位客觀狀況相結合,將各種干擾因素全面考慮在內。而我國路橋設計施工時并未能有效執行這一基本原則,存在明顯的抄襲現象,即將其它地域采用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運用于各類不同的施工項目之中,路橋連接部位位移、不均勻沉降等現象發生頻率因此比較高,連接部位平整度也因此受到明顯影響。
資料與實際檢測均表明,由于邊坡防護策略設計不科學、不合理,導致河水、雨水長期持續沖刷路堤,路堤因此受損明顯,路橋連接處的路堤沉降現象突出,安全風險因此增大。首先,上述因素的潛在影響被設計人員忽略,設計圖紙未能重視邊坡防護策略;其次,臺背回填料的質量與設計師的質量標準不一致,降低質量及未從工程實際需要出發完成臺背回填料選擇,讓路面沉降幅度與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再者,平縱線形的設計標準存在差異,路線鋪設凹凸不平,缺乏完善的臺背防排水設施,凡此等等,均對路基強度產生一定的影響。最后,維護管理跟不上,未能及時合理的處理所出現的問題,橋頭基礎變形因此成為一種人為的“客觀現象”。
橋頭引道設計質量直接取決于搭板設計質量,搭板設計質量理想,對路基整體強度提升有利??茖W設計搭板是改善路橋連接部位質量的一個有效措施。因此,設計師必須全面勘察施工地段,從工程所在地地質等客觀情況入手,完成搭板長度設計。中、大型橋梁搭板長度一般設計成 8m即可,小型橋梁搭板長度通常以5m為宜。不過,必須從不同的路橋工程建筑實際需要出發來設計搭板。當地的地形、地貌等客觀情況必須全面體現在設計圖紙內。高填方路段通常是橋頭引道所處部位,由于該部位通常有比較明顯的沉降,因此,搭板長度宜合理加長。
質量問題高發部位通常是路橋的過渡緩沖部位。因此,該部位必須成為設計師關注的重點。首先,軟土地基處理辦法的設計必須恰當,這要求設計前的工程設計勘察必須充分、及時,要將工地段軟土地基的理化性征及其分布范圍全面掌握,在和其它建設地段的既有經驗相結合基礎上,將軟土地基處理辦法有效設計出來,比如,如果軟土地基強度標準較高,且分布較廣,加強地基強度的最佳選擇是振動碎石樁法,這樣可以把路橋連接部位的設計與施工質量有效提升。其次,邊坡防護策略的設計必須合理、科學,一方面,必須嚴格把關臺背材料的采購標準,將可壓縮性小、摩擦角大、壓實快、強度高等當成砂礫、礫石等填料選擇的基本標準,由此將由于材料不合格導致的沉降現象最小化。另一方面,多種防護策略同時使用,最小化沉降損失。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是任何工程建設的重心,直接決定工程項目施工安全與質量,路橋工程同樣如此。要提高管理力度,必須做到:制定并持續充實施工方案,從嚴把關路堤填料篩選,實現資源配置優化,對施工進度進行合理安排,在路橋連接部位質量有保障基礎上,將工程建設效率提高,實現成本最小化,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同時,安全措施及技術交底工作也要引起高度關注,以便把技術缺陷導致的路橋連接部位施工質量問題盡量避免。路基夯實工序也要嚴格設計并準確實施,這要求,必須基于實際完成填土標準設計,并通過現代設略去將有關數據測出,對松鋪厚度精確性及橋梁連接部位的含水量、平整度、壓實厚度提供有效保障,將路橋連接部位的沉降現象有效降低或完全避免。
綜上所述,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質量的提升關系到行車的舒適性與安全性,對于我國交通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與施工中依然存在較多問題,例如缺乏合理的橋頭引道設計、軟土地基處理方式不當、邊坡防護措施不合理等,必須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不斷解決設計與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為人們創造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實現我國交通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1]李妮貴.淺談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3709:70.
[2]唐博,楊錫江,稅歡.關于道路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探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01:125-126+14.
[3]謝進權.市政工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J].建筑技術開發,2016,4312:166-167.
[4]史巖.市政工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J].科技與企業,2012,1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