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倩王瑋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0000
隨著時代不斷的變遷,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推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新課標指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如何將PBL教學模式更高效的運用到小學課堂中,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一線教師非常關系的一個話題。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為PBL,它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將問題作為學習的起點,以問題為學習的中心,把學習設置在真實存在并且復雜的問題情境當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索等形式解決實際問題,學習隱藏在問題背后的基礎知識。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既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相互協作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國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思想與PBL所提倡的教育思想不謀而合:使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培養學習的興趣、合作意識及思維品質,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新課程理念為當今小學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問題:
1、問題情境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
新課程標準相比以往的課程標準最大的不同在于問題的提出和學科知識的引入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展開的。然而在很多PBL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深入的去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等,一味的按照成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違背了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很多的教學中存在著學生感到陌生、脫離生活實際、生硬的情境,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展開。
2、教師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不符合學情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開端,該問題設計得是否合理,將影響整體堂課的效果,甚至對后面內容的學習有所影響,因為不論是數學還是語文學科,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知識是環環相扣的。問題設計得過于簡單,學生可以毫不費力的解決,不具有挑戰性,設置的問題不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致于阻礙學生積極建構知識。若設計的問題過難,超出了教學目標要求應到達的目標,學生解決起來會非常的吃力,如果經過小組協作仍然不能解決,那將會嚴重打擊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影響他們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正常的教學活動難以進行。
3、注重結果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
評價學生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提高,并不是只為了給學生一個等級或一個分數。在教室巡視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對學困生應該給予特別關注,了解他們出現困難的原因,掌握學情以致“對癥下藥”,才能夠有針對性的給予相應的指導。教師不僅要進行定性的評價,更要關注定量的評價,細心觀察和善于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但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絕大多數考察的是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情況究竟如何,卻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積極參與討論等方面做定量的評價。
基于以上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PBL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建議,供讀者參考:
1、問題的設計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表明,在教學時要符合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因此,在教學前教師應該準確把握學情,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學習水平和可能的發展水平。根據前人的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實踐表明,如果問題從他們熟悉的事物入手,就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在傳授新知識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把新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用原有的知識去建構新知識。
2、教師設計問題的難度要適中
教師設計的數學問題要滿足“跳一跳,摘個桃”的效果,設計問題的難度應該適中。而且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照顧到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潛能,從而使打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3、教學評價方式應體現多元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一般情況,教師往往通過測評的方式來測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尤其以考試為主。但在運用PBL教學模式的課堂中,倡導過程性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首先教師應善于使用評價語,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反應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對學生在 PBL課堂中的進步情況、理解能力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關注學生在PBL教學模式中的表現;既要評價學生個體,又要對學生所在的小組進行評價。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不僅要進行自我評價,比如我是否參與到小組協作中去?我對學習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嗎?我能利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嗎?還要進行小組評價,比如說:小組是否得到了合理分工?每個組員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是一個孰能生巧的過程,通過教師細心的引導及學生不斷的練習,學生的評價意識將會不斷增強。
教育是一個國家不斷發展的源動力,一個好的教學模式就好比是教育的助燃劑。我們不可否認如今的教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促使我們教育改革的指南針。我們只要善于總結、反思,并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推陳出新,我們的教育事業將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