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羅江縣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 德陽 羅江 618500)
前言: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國民個人車輛的平均擁有數也在不斷增長,此時,國民出行所必需的公路數量也隨之增長。在這一基礎上,我國對于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精力,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的過程中,要求施工的技術運用以及施工質量必須合格。基于此,針對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這一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2013年,我國對外公布了《國家公路網規劃》,于規劃中提出將高速公路規劃的總里程增加至11.8萬公里,包括普通國道在內的總體公路規模將達到26.5萬公里[1]。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該數量必然會逐漸增長,此時,公路施工團隊作為國家公路規劃計劃的具體實施者,必須將公路施工建設工程的質量重視起來。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首要關注的就是路面基層的施工,換言之,公路基層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該條公路的使用壽命,為了節省施工企業的成本同時也是為了節約國家資源,施工管理者在進行施工時將施工技術應用到位,做好公路基層的質量的管控工作,對于當代中國交通建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公路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作業人數相對比較多,作為項目管理人員,首要做到的就是施工人員作業內容的劃分,做到專崗專職。與此同時,還需要重點考量施工技術崗位人員施工技術掌握情況,在路面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對于路面施工中的難點、重點進行系統的培訓,并將這種培訓落實到施工一線的工人身上,全面保證路面基層施工質量。
在現代公路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性能優良的施工設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施工工具。通常情況下,在進行選擇施工設備時,需要按照公路路面的功能進行側重點分析,必須將設備的運行、調用、租賃或者購買的成本因素計算進去[3]。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公路路面的實際施工規模、施工現場的條件、施工方案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保證設備作業功能可以滿足施工需求,保質保量的同時又節省不必要的施工支出。
通常情況下,公路基層路面的施工材料選擇的范圍都較為寬泛,而在材料的運輸上也通常會就地取材,以期達到降低運輸成本的目的。在施工開始之前,首先需要針對施工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做好原材料的取樣工作,確保施工材料能夠滿足施工需求。在施工開展期間,還需要嚴格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質量,按批次進行原材料抽簽,對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準使用,只有從根源上保證施工原材料的質量,才能為整個公路基層路面施工項目的推進奠定堅實的施工基礎。
在進行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作業開展前期,首先需要做好施工設備的檢測工作,確保所有的施工設備在施工的過程中都能夠正常運行,絕不能因為施工流程過于繁瑣等原因而敷衍了事[4]。在施工已經進行期間,只有施工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才能確保整個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質量過硬,并在延長公路路面基層使用壽命的同時節省施工期間。反之,如果由于施工設備出現失誤不能正常使用,不僅會延誤工期,額外增加施工成本,還會負面影響公路路面基層的施工質量。
開展公路路面基層施工項目時,作為工程的管理者,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公路路面基層鋪設材料的配比情況,尤其是基層水泥的用量應該做到嚴格管控。在大多數路面基層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作為基層的頻率比較大,基層作為路面中的承重層,要承受來自瀝青面層傳導的荷載,所以要求基層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但作為半剛性基層,一般情況下的水泥用量會控制在3%-6%之間,7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可以達到5.0Mpa。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水泥用量進行密切監控,避免因為水泥用量過多而導致路面使用過程中開裂。對于水泥用量往往會采用雙控方法,首先每天攤鋪的混合料應隨機取樣,然后工地實驗室EDTA含量測定,測算水泥用量,但是這個由于取樣的隨機性和實驗人員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偏差。其次每天還可以通過施工后場水泥使用情況來反算水泥用量,只有這樣才能將基層混合料的水泥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確保施工項目質量得到基礎性的保障。
當做好混合材料的配比工作后,作為施工管理者,還應該將目光集中在混合料的檢測工作上,把試驗檢測工作落實到路面基層的各個環節,這需要施工管理者充分認識到試驗檢測的重要性,把它作為保證質量的利劍。眾所周知,保證基層的鋪筑質量,不僅要從原材料把控,還要密切監控混合料的各項指標。水泥穩定類碎石基層施工,作為檢測單位應該每天都要對混合料取樣做分析,比如混合料的篩分、EDTA測定、無側限抗壓強度、壓實度試驗等等指標,只有通過每天對混合料的檢測,對照配合比,修正各項指標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保證路面基層的質量。
眾所周知,水泥穩定碎石屬于水硬性材料,通過水的作用 黏結劑水泥裹附在集料表面,并具有一定的初期強度,在外界碾壓設備的作用下集料之間相互嵌擠,形成骨架密實結構,從而使得水泥穩定碎石具有一定的強度。隨著齡期的增長,水泥穩定碎石能夠滿足抗壓強度要求,是一種比較理性的路面基層結構。為了保證基層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這要求我們施工管理人員重視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總體上應該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應該對攤鋪碾壓好的基層遮蓋養生膜,并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進行必要的灑水養護,保持基表層面層的濕潤,避免長時間失水或忽干忽濕,以保證結構層強度并減小收縮裂縫的可能。其次是封閉一切交通通行,在養護期屆滿之前嚴禁任何車輛在基層上通行,避免由于車輛荷載導致基層開裂。控制好基層施工質量,必須抓住水泥穩定碎石養護成型這一關鍵時期。
總結:綜上所述,由于公路基層路面施工是整個公路建設工程推進的基礎性環節,所以,對于施工技術的選擇以及施工質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只有施工管理者在施工之前保證施工條件滿足人員、設備配置以及材料要求,并積極的將試驗檢測應用到施工過程中去,最后通過選用優良施工設備、監督管控混合材料配比、混合料的各項指標、養生工作的落實等質量控制工作,才能真正提升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繼而提升我國公路的整體施工水平。
[1]馬尉.瀝青混凝土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技術及質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7,31(18):58-59.
[2]陳玉磊.公路路面瀝青施工質量控制技術分析[J].建筑知識,2017,37(05):133-134.
[3]劉宏勇.公路路面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23(0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