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霞
河北省衡水深州市文化館 河北衡水 053800
公共文化服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和服務內容,以及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內容。而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體系的基礎就是群眾的公共文化權利,建立和開展一切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第一工作目標就是實現公眾的文化權利[1]。另外,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對于促進我國國民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以及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就我國當前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方式來看,我國依舊沿用傳統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方式,采取“一刀切”的文化服務模式。這種工作模式無法使得公共文化需求者得到滿足。另外,我國當前的公共文化服務大眾化現象嚴重,從而使得當前的公共文化服務無法滿足需求者多元化要求。
經濟的良好發展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是,當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發展情況較差,而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經濟發展不平衡。首先,經濟發展水平高以及經濟發展較為平衡的地區來說,其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充分了資金、人才和技術信息等,極大的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水平。[2]但是,對于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以及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地區來說,由于貧富差距懸殊,再加上公眾消費能力水平較低,給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嚴重限制了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
就當前我國的各個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程度來看,大部分地區對于數字化的文化資源利用效率較低。尤其是對于一些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城市和地區來說,文化習俗并沒有及時轉變成為一種數字化信息,進而極大的造成了文化流失。另外,雖然一些地區有效的提高了當地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但是數字化產品依舊處于過于單一的狀態,并且數字化文化資源無法合理的運用到實際當中,造成了文化資源的浪費。
分眾化服務,指的是順應當前時代社會的發展趨勢,以服務的對象需求差為基礎對服務進行仔細劃分,進而提供一套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務。并且通過適當的整和文化資源,以特定的文化服務渠道傳送到不同的文化需求人群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的發展。例如:H市為了能夠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水平,在進行公共文化服務時采用分眾化的服務原則。如,為了能夠適應當前中小學生的公共文化需求,H文化館與當地教育局聯手舉辦文化活動,根據不同的需求開辦書法、陶笛、以及少兒舞蹈等文化培訓班,極大的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程度。
首先,建立最低標準原則。所謂的最低標準原則,就是無論在經濟發達地區還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行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時,都要擁有一個最低標準,并且依靠政府的力量統一推行。而這個最低標準原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要相應的根據當地地區得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其次,是建立多樣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就是在鼓勵各個地區在滿足最低標準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地區自身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文化資源等建立適合自身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發展標準,進而滿足不同需求者得不同文化要求,提供更高層次的公共文化服務。最后,是要建立可行性原則。可行性原則的建立標志著每一個地區多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實施方案必須有著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建立可行性原則時,要相應的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民眾文化需求以及政府財力等因素工作。
為了能夠有效的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程度,首先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人員的數字化概念的認識。從思想觀念入手,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列入日常員工學習的范圍內,進而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其次,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各個工作部門要積極推進數字網絡技術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融合,不斷提高數字化文化館的建設,增加民眾文化互動建立科學的數字化文化目錄索引,提高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的可操作性。最后,要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的社會共享,建立完善的文化共享文化系統,進而全面鋪開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工作進程。
結論:我國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國社會文化公共服務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務方式落后、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數字化的文化服務資源利用效率低,導致我國各個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無法滿足人們的正常需求。因此,只有分眾化服務,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程度、構建三項原則,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擴大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才能提高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