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鑫亞地質礦產有限公司 450000)
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工作進程的發展和我國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進,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大了,相應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開展也逐步深入,許多新型技術和設備被研發出來廣泛的應用到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中,但是,和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需求相比,卻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和距離,所以,我國的地質勘查工作還需要更大程度的資源勘查和開發以及更加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
礦產資源地質勘查技術在我國應用的較為廣泛的技術,尤其是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由于地質勘查需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由于存在像氣候條件、地質水文條件變化等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地質勘查工作變得更為困難,再加上以往的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主要由國家承擔執行的,所開發出來的資源也歸國家所有,這樣的經營模式從根本上淡化了對勘查成本的控制和研究,勘查技術等不到有力的提升,制約了我國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和研究進程。但隨著地質勘查、礦產資源的開發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地質勘查的工作逐步的走向了商業化,隨著市場經濟的自我完善和改進,這一情況有了改變。
(1)對象不同質特性
目前的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具有著對象不同質特性,簡單的說,就是在所有的礦產資源區塊中,沒有生產情況、地質情況等完全相同的礦產資源產地。礦產資源的勘查需要在不同的地區進行地質勘查,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因為每一塊礦區的實際情況都是不同的,具有其獨特的特性,所以,地質勘查工作的進行需要通過各種假設才能證實。
(2)抽象性
地質勘查資源開發是商業性的生產活動,所以,其開發的礦產資源具有抽象性,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地質勘查,不同于其他有事物生產出來的產品,地質勘查主要是指對于一些地下礦產資源的研究性報告和說明的數據信息,是后續資源開發和開采的主要依據,是作為參考指導工具存在的,它不是指已經開采出來的礦產資源,如果是沒有經過地質勘查的礦床,沒有相應的研究性報告和說明,那么該礦床仍屬于自然物,不為產品,沒有使用價值。地質勘查是通過對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礦物進行勘查定點,做量化分析的工作,通過數據的采集歸納和分析處理,形成對礦床的認知。
(1)持續投入性
在自然界中尋找礦產資源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和時間,礦床的尋找具有著很大的隱秘性,要找到礦床,大量資金的投入是其前提和根本保障。此外,所以,礦產地質勘查具有著工作周期長的特點,甚至有的大型礦場還需要幾代人的付出和探索才能開發。這就意味著礦產地質勘查的長周期性和投入大量資金決定了其存在的持續投入性。
(2)高風險高回報性
根據礦產地質勘查的持續投入性可知,地質勘查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維持地質勘查的運轉,所以,地質勘察有著很高的風險性,因為一旦資金鏈不足,無法支撐礦產資源接下來的勘查工作,那將意味著以往的投入都將打水漂。通常的情況下,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的認知過程都是由淺入深的,礦床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因為沒有辦法準確的知道那一塊地區有礦床,比不是靠勘查人員憑空臆想或者光靠理論數據就能找到的,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勘查,需要經過不斷的實踐,有可能會經歷多次失敗,才有可能發現礦床。地質勘查經歷一開始的發現礦點,到普查、收集數據、初次勘查、到最后的詳細勘查的過程后,會有將近百分之90的礦點被排除淘汰,而真正能夠發現礦床并且具有經濟效益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 1左右。然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又有著高收益性,發現一個礦床帶來的經濟效益往往是之前投入的許多倍,其投入產出比是很高的,能夠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3)礦產資源產出不均衡性
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勘查時各個產區地質情況、水文情況等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勘查變得復雜引起的。同樣的,由于地質情況等情況的不同,其造成的礦產資源的產出也是不均衡的,從全球的礦產資源來看,由于各地的勘查技術和勘查條件的不同,再加上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導致找礦存在地域的差異性,進而引起產出不均衡性。如小的礦床投入低,但是資源小,經濟效益自然也就小,大的礦床投入量則十分大,而由于地形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一樣規模的礦床可能投入的資金和時間又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引起的產出不均衡的也會進一步的導致勘查資源的效益不確定性現象的出現。
(1)勘查成果的低流動性
因為礦產資源資質勘查有著投入資金大、工作周期漫長和高持續性等的特點,在對待勘查礦點的認知過程往往也需要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有的甚至需要幾代人才能發現有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要想有一個好的勘查成果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由于礦產資源開采工作者和礦床的勘查工作者之間存在著各種利益沖突,例如像承包方將勘查信息做商品賣出或者泄露,就為讓勘查工作者多年的勘查工作所做的 付諸東流,變得毫無意義了,這樣做就限制了勘查工作的開展,所以勘查成果具有著較低的流動性。
(2)勘查的非充分性
由于地域差別、地質條件差別、礦產資源類型差別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地區在探礦權分配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樣就會致使探礦權有可能出現單一化的現象,即是產權壟斷現象,這和地質勘查的非充分性有關,地質勘查的勘查工作,必須經過區域地方許可才能進行,沒有授權不能勘查和開采。
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地質勘查的準確性,但是,勘查工作仍然是一份十分艱難的工作,仍存在如上述的很多問題需要去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只有對地質勘查的一切基本的特點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夠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革和完善,以推進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發展進程。
[1]林鵬波,淺議礦產地質勘查的基本特點[J]《江西建材》2015年第11期.
[2]李濼,地質礦產工作中勘查與找礦技術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