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安徽 合肥 230071)
隨著電視事業的快速發展,電視新聞已成為廣大受眾了解國內外重大信息的重要來源,因受眾的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化,他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信息,而傾向于全方位和立體的深度報道,以便讓受眾更好地了解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來龍去脈。所謂新聞的深度報道是指媒體通過報道反映重大事件與社會問題,并就其發生、發展、結果做出深層次解釋和分析以及有歸納性點評的一種報道形式。
我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向報紙媒體借鑒學習而來的,在20世紀80年代后得到迅速發展,中央電視臺于1980年7月創辦的第一個評述性電視新聞欄目《觀察與思考》拉開了電視深度報道的序幕,而1996年正式開播的《新聞調查》是迄今為止中央電視臺播的片子最長、最有深度的新聞欄目,標志著我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成熟,可以說,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因其題材重大、報道范圍廣、能深層次反映社會焦點問題并引起社會輿論而備受廣大廣播電視臺的青睞,是我國電視節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種節目形式。在新時期,如今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已經成為新聞媒體加強輿論監督、增強媒體競爭力、擴大社會影響力、滿足受眾多元化信息需求的主要手段,可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已經成為各家電視臺的一種聲音和一面鮮明的旗幟。
目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至今,被新聞界所認可的方式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
連續報道是一種常用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方式,多用于報道重大事件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種報道形式主要是指以調查過程為主線,在一段時間內,圍繞調查過程中所獲取的主要素材進行連續新聞報道,一般是通過新聞記者深入新聞事件的內部,以問、看等溝通手段與相關當事人進行交流互動,按照新聞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盡可能全面地了解整個新聞事件的全貌,然后將新聞客觀真實、系統性地呈現給廣大受眾,從而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深入式系列報道是指主要圍繞新聞事件的原因而展開的報道,圍繞同一新聞題材、新聞主體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進行多次報道,以分析原因為報道線索,如“剝筍式”層層深入新聞事件的內部,向受眾展示更深層、方方面面的情況,探討“新聞背后的”新聞,從而引起廣大受眾的長期關注并激發他們的收視興趣。系列報道的每篇報道相互之間雖然沒有時序上的連續性,但是要圍繞同一主題思想,不斷加深整組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
快速型的組合報道也是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一種形式,是編排形式上的一次新突破,主要表現是將日常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組合,格外要求報道的時間快,新聞的時效性強。在進行報道時,快速型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化整為零”,變一篇報道為多篇,變一次報道為多次,當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后,新聞一般先報道最主要的信息,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同的新聞角度進行深度報道,這樣既能讓受眾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新聞事件的大致情況,又可以讓受眾通過不間斷關注報道了解更多的新聞。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不同于一般的新聞報道,有著獨特的特征:
一般新聞報道只是追求“單向”地將新聞事件報道出去,停留在新聞事件的表面,而沒有從多側面、多角度深挖新聞事件,通常“就事論事”;而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則不同,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更追求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廣度,要反映新聞事件的“本質和內涵”,找出新聞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問題”,并且常常在報道中穿插“點評”,引發受眾思考與分析,所以,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內容更加深刻。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內容主要都是圍繞重大新聞事件或社會焦點問題,是經過記者層層深入一線調查采訪的,在播出前經過了嚴格審核,比一般新聞報道尤其網絡新聞更加真實,再加上電視媒體作為主流社會媒體,本身的社會公信力非常高,受眾更傾向于通過電視媒體獲取權威新聞信息,也正是由于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可信度高,所以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非常受到廣大受眾的喜愛。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特點之一就是突破了動態新聞反映事物的局限性,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要求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以及在正確的辯證法指引下,將重大新聞事件置于社會大背景中進行宏觀上的透視,通過某個別新聞事件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從而全面揭露這一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幫助社會政府部門及時妥善處理,維護社會和諧發展,幫助受眾消除疑慮。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跟進報道的內容可以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報道形式,而且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形式不拘一格,比如連續報道、系列報道等。現在電視熒屏上的深度報道基本都是通過主持人主播的形式,主持人尤其知名主持人自身獨樹一幟的主持風格,也會增強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豐富性,讓新聞節目印上鮮明的“標簽”,這也有利于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節目的推廣。
在媒介發展的新時期,媒介融合已經成為當前與今后媒介發展的主流趨勢。電視媒體面對日益興起的新媒體的挑戰,需要加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做好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可以成為電視媒體與網絡等新媒體競爭的一個有力舉措,畢竟網絡新聞報道較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而言,信息內容的可信度、信息發布的審核機制等方面要求都較低,電視媒體正好利用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優勢,充分研究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發展趨勢,從而不斷做大、做強。當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主要趨勢為: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的信息需求愈加多元化,受眾已不再滿足于信息的簡單報道,他們還想要了解更多內容,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雖然增強了新聞報道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但基本上仍停留在“就事論事”階段,提倡“多報道,少評論”,缺少對重大新聞事件以及熱點社會問題的評述,可以說,“述而不評”一度成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存在的最大問題。如今,廣大受眾完全可以通過新媒體渠道輕松地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還能從各種網絡評論板塊獲取關于新聞事件的評論,但網絡評論觀點五花八門,“調侃性”評論居多,沒有權威定論,受眾需要權威媒體適時“發聲”,也就是說,電視受眾在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中已體驗到對新聞事件的親歷感,但他們還需傾聽不同的分析與見解,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斷。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在這種環境下,傾向于變“重報道輕言論”為“報道與評論相結合”,這樣可以將客觀報道與主觀見解相互補充,促進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在不同層面上,以不同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增強了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思辨性。
毋庸置疑,諸如《焦點訪談》等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節目曾有效報道并解決了許多重大社會問題,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些印象似乎都是批評類、曝光類的報道,甚至《焦點訪談》在廣大受眾心里已成為批評報道的“代名詞”。在新時期,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要注重改變這一現狀,更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其實并非只有批評性報道才能做得好看,受眾也喜歡收看弘揚社會主旋律和正能量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所以,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要充分發揮節目自身的優勢,通過對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的全方位、立體化的報道,引導廣大受眾關注真善美。
總之,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受眾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臺相關新聞從業人員要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及時了解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趨勢,做好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增強電視新聞的深度,促進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