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科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城市道路設計是一項繁瑣復雜的工程,科學合理的城市道路設計需要統籌兼顧好功能需求、生態環境、人口密度等諸多客觀要素,始終秉持“實事求是、以人為本、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理念,致力于維持好路網配置、城市交通功能與道路自然文化建設之間的動態平衡。隨著我國近年來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快速向前推進,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隨著國人汽車擁有數量的不斷增長對城市道路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在客觀上刺激了城市道路在設計上要不斷的改革創新,全面提升道路的設計品質,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一是功能性,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社會、經濟和物質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系統的主題。城市道路可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組成城市交通的骨架,保證城市各區域的連通性,保證區域路網的可達性。二是經濟性,城市道路設計需要從宏觀上認真參考交流,流量及性質等不同特點。在切實保證道路交通通暢和行車舒適的前提下,盡可能將工程投資成本降低到最小化,社會經濟效益得到最大化。三是環保性,主要是削弱道路對環境產生的各種污染,采取道路與綠化結合、加裝隔音屏、使用降噪路面等多樣化的措施來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觀;三是順暢安全性,各車輛能夠連續不斷的安全行駛是城市道路順暢安全性的標志,合理確定道路性質、妥善組織交叉形式、力求人、非機動車、機動車的分流,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達到交通順暢、安全的目的。
雖然當前我國的城市道路設計水平在經濟實力迅猛發展與科學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的背景帶動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與成就,但是在具體的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亟待改善,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過科學的調查研究資料顯示,許多城市道路設計將關注的重點過多放在施工速度上而嚴重忽視了道路的品質,很少將社會群眾的需求納入考量,同時也忽略了社會影響,比如某些道路設計方案中沒有對涉及到的文物古跡進行及時有效的保護,某些項目存在大范圍生態植被濫砍濫伐的不良現象。另外,部分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缺乏人性化也是一大缺陷,在隔離帶布局、公共汽車站點布局等方面并沒有從宏觀上進行系統化的考核評估,在城市道路節點的最大允許通過量等方面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沒有依據實際情況對最佳道路寬度加以深入剖析,不利于促進城市道路的正常運營。
在許多城市道路路線設計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城市支路上體現的最為突出,首先是同向或反向圓曲線間的直線段長度問題,很多城市道路都是同向或反向曲線直接相接,造成道路運營速度低且容易出現交通事故,但外在一些老城區的道路改造工程中,又對最小直線長度過分強調,導致大段老路的浪費,同時增加了拆遷量,從而大幅提高工程造價。其次是城市道路在道路豎向設計問題,一般城市道路的豎向設計與城市的排水體系息息相關,一些城市道路過分追求與地形地勢的符合程度,造成道路縱坡與城市排水體系背道而馳,造成城市的排水系統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導致道路積水情況及其嚴重。
路基路面是直接承受車輛荷載的載體,它的設計質量直接關系城市道路的使用質量和壽命,一般常見的問題在于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和路面的開裂。整個道路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縱向或橫向的填挖方交界,部分道路在設計過程中未對這些交界處的路基做細致的設計處理,造成在后期長期車輛荷載下交界部位出現路基不均勻的沉降。路面結構形式、混合料的技術指標以及路面材料的科學合理選擇是路面結構設計的重要內容,很多設計者在這些方面的選擇上過于草率,未充分考慮遠期交通量的增長情況,路面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出現路面開裂等各種病害,大大降低了路面結構的使用年限,增加了城市道路在后期養護上的成本,同時也增加了生態環境建設的負擔。
首先,有機結合道路的使用功能和生態綠化建設,將道路與城市綠化、建筑景觀風格自然的融為一體,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綠化帶,統籌考慮綠化帶與行車道的寬度,靈活布置,使道路綠化與周邊建筑景觀充分發揮出空氣凈化、防噪降噪、裝飾的典型優勢,使得城市道路發揮出良好的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其次,將居民的日常出行、休閑娛樂與城市道路融為一體進行考慮,在交通組織上盡量滿足人們的出行便捷性,道路沿線設施要結合人們的休閑娛樂需求。
從城市道路規劃為源頭,設計為主導,在尊重城市道路經濟性的前提下,靈活運用線路技術指標。在新建道路中,應盡量少用C型等特殊線路曲線組合形式,嚴禁出現違背設計規范的線路指標,盡可能的取用規范推薦的一般值;但在老城區道路改建中,應充分考慮原道路的利用和周邊拆遷的成本,可以采用C型等特殊曲線組合,同時可以降低要求取用曲線指標的極限值,以減小建設成本。另外在城市道路豎向設計上不要過于追求道路與地形地勢的符合程度,應更重視道路與城市排水系統的符合程度,避免出現道路積水區域,保證道路的安全性。
設計者應在設計過程中注重細節設計,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造成后期路基、路面病害的可能性,選用科學合理的路基填筑材料、粒徑指標、填筑方式,加強路基的強度,避免路基的不均勻沉降;通過遠期交通流量的預測,選用科學合理的路面結構,同時根據項目當地實際經驗,選取合理的路面材料,在試驗的基礎上選用合理的路面材料技術指標,從源頭上減少路面病害的出現,延長路面結構的使用年限,降低道路后期維護的成本。
綜上所述,本文對城市道路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城市道路是我國交通運輸業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是城市發展與布置的基礎,直接體現出一個城市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城市道路設計的科學合理與否直接關乎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相關的城市道路設計者必須要通過實地調研來采集詳細客觀的基礎數據,進而提出操作性強、經濟科學的城市道路設計方案,更好的促進我國城市社會經濟的協調穩定可持續快速發展進步。
[1]孫浩翔,趙文文.針對城市道路設計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的幾點思考[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3):147-149
[2]劉天東,袁炳發.淺析當前城市道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16):173-175
[3]廖紅梅,孫建剛.試論城市道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1):106-108